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062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的局部结构,特别涉及其支撑座结构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在散热风扇的结构设计上,其主要由一基座、一定子组以及一扇叶转子组构成;目 前散热风扇随着计算机电子产品的薄形化趋势而相对有薄形化的发展设计趋势。然而,散热风扇在各部位薄形化设计改良过程中,往往受制于现有构件组合形态 的局限而面临薄形化困难的课题与瓶颈。以典型散热风扇现有结构而言,其基座上均组设有一电路板,藉以供控制IC及霍 尔组件(以单相控制式而言)等主要电子组件组设之用,然而,由于控制IC具有相当于电路 板的厚度,因此会凸出于电路板表面的下方或上方,这使得电路板与基座之间、或者电路板 与转子之间必须再留设有一间隔空间,才能避让该控制IC,但如此一来,也就造成此部份结 构的厚度空间颇受局限,难以进一步薄形化的问题与缺弊;再者,由于散热风扇的流道空间 内存在凸出不平的电子组件,更会造成风扇运作时噪音量提高的问题与缺弊。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散热风扇支撑座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 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使用者所企盼,亦为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 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主要针对如何研发出一 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式散热风扇支撑座结构为目标加以改良突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所 述散热风扇由一支撑座、一定子组、一转子扇叶组组成;其中所述支撑座供所述定子组装设 之用,所述转子扇叶组通过一轴心枢组于所述定子组上,该转子扇叶组包括一轮毂以及凸 设于该轮毂外周的多个扇叶,并藉由所述扇叶相对界定形成一流道空间;所述支撑座包括 由电路板所构成的一基板部,该基板部中央区域设有一定子装设部藉以供定子组装设配 合,且该基板部并包括有主要电子组件;以及一外移板部,设于所述基板部一侧,且所述外 移板部为设置于对应所述流道空间外围处的外移状态,所述主要电子组件设置于该外移板 部;定位孔,为复数或单一数量设于所述基板部,以供定位所述支撑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由于所述支撑座藉由电路板构成其基板部,故能够将控制散热风 扇的主要电子组件整合于该支撑座,使得该支撑座兼具支撑构件与装设电子组件的双重作 用,且使得流道空间内面更加平整而能降低运作时的噪音量。2.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要电子组件包括控制IC、电阻、电容。3.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中央区域所设定子装设部为一贯穿孔或凹槽,所述定子组底部设有一组设座部,藉以嵌组定位于所述贯穿孔或凹槽形态的定子装设 部。4.上述方案中,所述定子组底部于组设座部的外侧间隔位置处设有复数个向下凸 伸的辅助定位柱,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对应设有复数个插设孔,以供所述辅助定位柱嵌插 定位;所述辅助定位柱由塑料、金属任一种材质构成。5.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座包括一立框体;所述定位孔设置位置则对应于该立框 体,以使所述立框体能够藉由凸柱嵌插形态或螺栓锁固形态与所述基板部的定位孔实现组 合定位。6.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并设有贯穿孔形态或凹让缘形态的吸风口。7.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移板部与支撑座的基板部二者为同一块电路板所一体延伸 构成。8.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移板部为单一块电路板所构成,通过一连接线路与所述支 撑座的基板部达成电性连接状态。9.上述方案中,构成所述支撑座基板部的电路板,为单层式的一般电路板或结合 有铝基板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主要通过所 述电路板所构成的基板部以及所述外移板部、定位孔所构成的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 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所述支撑座是通过电路板构成其基板部,故能够 将控制散热风扇的电子电控结构整合于该支撑座,如此使得所述支撑座兼具有支撑构件与 装设电子电控结构的双重作用,而能确实且显著地减降散热风扇的高度体积(注相较于现 有结构能够省略至少一个基板厚度以及一电子组件避让空间厚度),进而达到有助于薄形 化设计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效益。通过将所述主要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移板部的结构设计,能够将具有较大体积 厚度、较占空间的主要电子组件如控制IC、电阻、电容等移出流道空间之外,藉此使得流道 空间内面得以更加平整而降低风阻,进而达到降低运作时噪音量、提升散热风扇质量的实 用进步性。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组与支撑座之间藉由辅助定位柱嵌插定位的实施例 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基板部设有吸风口的实施例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移板部为单一块电路板构成再通过连接线路与基板部 电性连接的实施例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部为结合有铝基板的电路板所构成的实施例图。以上附图中A.散热风扇;10.支撑座;11.基板部;110.定子装设部;112.主 要电子组件;12.外移板部;12B.外移板部;121.连接线路;13.定位孔;14.立框体;140
4.凸柱;15.吸风口;16.铝基板;20.定子组;21.组设座部;30.转子扇叶组;301.轴 心;31.轮毂;32.扇叶;40.流道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 3所示,所述散热风扇A由一支撑座10、一定子组20、一转子扇叶组 30组成;其中,所述支撑座10供所述定子组20装设之用,所述转子扇叶组30通过一轴心 301枢组于所述定子组20上,所述转子扇叶组30包括一轮毂31以及凸设于该轮毂31外周 的多个扇叶32,并通过所述扇叶32相对界定形成一流道空间40 ;所述支撑座10包括由电路板所构成的一基板部11,该基板部11中央区域设有一定子装设部110以 供定子组20装设配合之用,且该基板部11并包括有主要电子组件112,此所述主要电子组 件112,实质上是指散热风扇电路结构上体积较大、比较占空间的电子组件,包括控制IC、 电阻、电容等;一外移板部12,设于所述基板部11 一侧,且所述外移板部12为设置于对应所述流 道空间40外围处的外移状态,并将所述主要电子组件112设置于所述外移板部12的上表 面或下表面;定位孔13,可为复数或单一数量设于所述基板部11,以供定位所述支撑座10之 用;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由于所述支撑座10是藉由电路板构成其基板部11,故可 将控制散热风扇A的电子电控结构整合于所述支撑座10,如此,使得该支撑座10兼具有支 撑构件(注所指构件包括定子组20、转子扇叶组30等)与装设电子电控结构的双重作用, 能确实且显著地减降散热风扇的高度体积而有助于薄形化设计。如图1 3所示,所述支撑座10的基板部11中央区域所设定子装设部110为一 贯穿孔或凹槽,所述定子组20底部设有一组设座部21,嵌组定位于所述贯穿孔或凹槽形态 的定子装设部110。如图4所示,所述定子组20底部于组设座部21的外侧间隔位置处设有复数个向 下凸伸的辅助定位柱22,所述支撑座10的基板部11对应设有复数个插设孔113,藉以供所 述辅助定位柱22嵌插定位;所述辅助定位柱22可为塑料、金属任一种材质所构成。如图1 3所示,所述支撑座10包括一立框体14 ;设于所述基板部11的定位孔 13设置位置则对应于该立框体14,以使该立框体14能够藉由凸柱140嵌插形态或螺栓锁 固形态与所述基板部11的定位孔13实现组合定位。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座10的基板部11并设有贯穿孔形态或凹让缘形态的吸风 口 15 ;散热风扇的进风形式不只一种,若为双侧面进风形态时,该支撑座10的基板部11就 可设置所述吸风口 15以因应需求。如图1 3所示,所述外移板部12与支撑座10的基板部11 二者可为同一块电路 板所一体延伸构成的实施形态;或者如图6所示,所述外移板部12B亦可为单一块电路板所 构成,再通过一连接线路121与所述支撑座10的基板部11达成电性连接的实施形态。其中,构成所述支撑座10基板部11的电路板,可为单层式的一般电路板所构成的形态(如图1 3所示);或者如图7所示的基板部,其为结合有铝基板16的电路板所构成 的实施形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风扇A,其电控形式部份并无局限,亦即可为 单相电控形式、双相电控形式或者是三相电控形式;只是,当采用单相电控形式时,其电子 组件中须包括有一霍尔组件,此霍尔组件虽具有较大体积,但因为它必须与转子扇叶组中 的磁铁环位置相对应,故其设置位置无法外移至对应流道空间外围处,基于此,本实用新型 中所述主要电子组件112排除霍尔组件,特此叙明。功效说明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主要通过所述电路板所构成的基板部以及所 述外移板部、定位孔所构成的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现有技术而 言,由于所述支撑座是通过电路板构成其基板部,故能够将控制散热风扇的电子电控结构 整合于该支撑座,如此使得所述支撑座兼具有支撑构件与装设电子电控结构的双重作用, 而能确实且显著地减降散热风扇的高度体积(注相较于现有结构能够省略至少一个基板 厚度以及一电子组件避让空间厚度),进而达到有助于薄形化设计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 业利用效益。通过将所述主要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移板部的结构设计,能够将具有较大体积 厚度、较占空间的主要电子组件如控制IC、电阻、电容等移出流道空间之外,藉此使得流道 空间内面得以更加平整而降低风阻,进而达到降低运作时噪音量、提升散热风扇质量的实 用进步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所述散热风扇由一支撑座、一定子组、一转子扇叶组组 成;其中所述支撑座供所述定子组装设之用,所述转子扇叶组通过一轴心枢组于所述定子 组上,该转子扇叶组包括一轮毂以及凸设于该轮毂外周的多个扇叶,并藉由所述扇叶相对 界定形成一流道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由电路板所构成的一基板部,该基板部中央区域设有一定子装设部藉以供定子组装设 配合,且该基板部并包括有主要电子组件;以及一外移板部,设于所述基板部一侧,且所述外移板部为设置于对应所述流道空间外围 处的外移状态,所述主要电子组件设置于该外移板部;定位孔,为复数或单一数量设于所述基板部,以供定位所述支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电子组件包 括控制IC、电阻、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 中央区域所设定子装设部为一贯穿孔或凹槽,所述定子组底部设有一组设座部,藉以嵌组 定位于所述贯穿孔或凹槽形态的定子装设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底部于组 设座部的外侧间隔位置处设有复数个向下凸伸的辅助定位柱,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对应设 有复数个插设孔,以供所述辅助定位柱嵌插定位;所述辅助定位柱由塑料、金属任一种材质 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一立 框体;所述定位孔设置位置则对应于该立框体,以使所述立框体能够藉由凸柱嵌插形态或 螺栓锁固形态与所述基板部的定位孔实现组合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 并设有贯穿孔形态或凹让缘形态的吸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移板部与支撑 座的基板部二者为同一块电路板所一体延伸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移板部为单一 块电路板所构成,通过一连接线路与所述支撑座的基板部达成电性连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支撑座基板 部的电路板,为单层式的一般电路板或结合有铝基板的电路板。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风扇的支撑座结构,所述散热风扇由支撑座、定子组、转子扇叶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由电路板构成的一基板部,该基板部中央区域设有一定子装设部;一外移板部,设于基板部一侧,且所述外移板部为设置于对应流道空间外围处的外移状态;定位孔,设于基板部,以供定位支撑座;藉此设计,由于所述支撑座藉由电路板构成其基板部,故能将电子电控结构整合于该支撑座,如此使得支撑座兼具支撑构件与装设电子电控结构的双重作用,而能确实且显著地减降散热风扇的高度体积而有助于薄形化设计;且通过将主要电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移板部的设计,使得流道空间内面得以更加平整而降低风阻,进而达到降低运作时噪音量、提升散热风扇质量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878490SQ20102065764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吴添进, 张嘉恺, 张良升, 饶振奇 申请人: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