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的下端与右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左框架和右框架的连接处顶部转动连接有辊轴,左框架的上端左侧设有左耳板,右框架的上端右侧设有右耳板。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延长脱落导线与承力索的接触时间,减小大截面导线对承力索的冲击力,导线滑落到左框架和右框架中间时可在辊轴上移动,辊轴的滚动带动导线行走,代替了传统导线与承力索之间的滑动摩擦,对导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专利说明】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送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的直径大,重量重以及高速铁路全封闭、全立交式运行,传统的跨越高铁架线技术已不能满足新建线路的跨高铁施工要求,需要研制一种能够适应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一种新型跨越架形式,解决特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的跨越难题。
[0003]传统的跨越承力索多采用迪尼玛绳,使用寿命有限,保护难度大,导线脱后对绳索的冲击力大,导线与绳索之间出现相对滑动,易损伤导线,影响展放导线的施工质量,不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展放绳索和导线并有效保护绳索和导线不受损伤、施工安全可靠的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的下端与右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左框架和右框架的连接处顶部转动连接有辊轴,左框架的上端左侧设有左耳板,右框架的上端右侧设有右耳板。
[0006]所述辊轴为尼龙材料制成,左框架和右框架均为结构相同的钢桁架结构,该钢桁架结构包括上部的两根顶梁和下部的一根底梁,两根顶梁与一根底梁之间通过横梁和斜撑梁固定连接,顶梁的长度大于一根底梁的长度。
[0007]所述的两根顶梁和一根底梁在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连接处均弯折为水平结构,左框架的顶梁与右框架顶梁之间以及左框架的底梁与右框架的底梁之间均相对应通过法兰连接为一体。
[0008]所述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耳板和右耳板分别与两侧的跨越架通过连接绳索柔性连接,这样便于安装。辊轴的设置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保护导线和绳索。辊轴采用尼龙材料制成,这样可以进一步保护导线和绳索,还降低了重量和成本。左框架和右框架采用截面为三角形的钢桁架结构,这样不仅提高稳定性,而且减轻重量并节约成本。两根顶梁和一根底梁在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连接处均弯折为水平结构,这样便于采用法兰连接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起到便于拆装的作用。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延长脱落导线与承力索的接触时间,减小大截面导线对承力索的冲击力,导线滑落到左框架和右框架中间时可在辊轴上移动,辊轴的滚动带动导线行走,代替了传统导线与承力索之间的滑动摩擦,对导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包括左框架4和右框架5,左框架4的下端与右框架5的下端固定连接,左框架4与右框架5之间的夹角A大于0°且小于180°,A优选90°,左框架4和右框架5的连接处顶部转动连接有辊轴1,左框架4的上端左侧设有左耳板2,右框架5的上端右侧设有右耳板3。
[0014]辊轴I为尼龙材料制成,左框架4和右框架5均为结构相同的钢桁架结构,该钢桁架结构包括上部的两根顶梁6和下部的一根底梁7,两根顶梁6与一根底梁7之间通过横梁9和斜撑梁10固定连接,顶梁6的长度大于一根底梁7的长度。
[0015]的两根顶梁6和一根底梁7在左框架4与右框架5之间的连接处均弯折为水平结构,左框架4的顶梁6与右框架5顶梁6之间以及左框架4的底梁7与右框架5的底梁7之间均相对应通过法兰连接(法兰螺栓8)为一体。
[0016]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将左耳板2和右耳板3分别与两侧的跨越架11通过连接绳索柔性连接,这样便于安装。辊轴I的设置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保护导线和绳索。辊轴I采用尼龙材料制成,这样可以进一步保护导线和绳索,还降低了重量和成本。左框架4和右框架5采用截面为三角形的钢桁架结构,这样不仅提高稳定性,而且减轻重量并节约成本。两根顶梁6和一根底梁7在左框架4与右框架5之间的连接处均弯折为水平结构,这样便于采用法兰连接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起到便于拆装的作用。
[0017]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的下端与右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左框架和右框架的连接处顶部转动连接有辊轴,左框架的上端左侧设有左耳板,右框架的上端右侧设有右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为尼龙材料制成,左框架和右框架均为结构相同的钢桁架结构,该钢桁架结构包括上部的两根顶梁和下部的一根底梁,两根顶梁与一根底梁之间通过横梁和斜撑梁固定连接,顶梁的长度大于一根底梁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顶梁和一根底梁在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连接处均弯折为水平结构,左框架的顶梁与右框架顶梁之间以及左框架的底梁与右框架的底梁之间均相对应通过法兰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与右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
【文档编号】E04H12/18GK203594262SQ20132076198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刘万东, 杨作强, 侯东红, 翟飞, 刘建锋, 肖贵成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河南电力博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