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21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它包括竖向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柱和横向布置的工型钢梁,所述型钢混凝土柱包括其内设置的带型钢翼缘的型钢,所述工型钢梁包括上下水平分布的两个钢梁翼缘,所述钢梁翼缘的一端与所述型钢翼缘刚性连接,所述钢梁翼缘与型钢翼缘的连接端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等腰梯形。本发明这种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有效解决了梁柱节点区域柱筋贯通困难、混凝土浇捣不密实等质量问题。
【专利说明】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型钢混凝土框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的结构,其一般包括竖向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柱和横向布置的工型钢梁,其中型钢混凝土柱具有设置在其内部的型钢、柱筋等部件,且所述型钢具有竖向分布的型钢翼缘,工型钢梁具有上下水平分布的两个钢梁翼缘,钢梁翼缘的端部与型钢翼缘刚性固定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固定的连接方式),从而使型钢混凝土柱和工型钢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3]在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当工型钢梁承受的荷载较大且工型钢梁高度受到限制时,为满足工型钢梁受弯承载力要求,常采用宽翼缘(即钢梁翼缘的宽度非常大)的工字型钢梁。由于工型钢梁和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方式需采用刚性连接,从焊接等强角度考虑,型钢混凝土柱内的型钢翼缘需与钢梁翼缘同宽,即型钢翼缘的宽度也必须设置的非常大,也为宽翼缘。但是如此设置会带来以下质量问题:工型钢梁和型钢混凝土柱连接部位的梁柱节点区域柱筋贯通困难,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质量可靠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竖向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柱和横向布置的工型钢梁,所述型钢混凝土柱包括其内设置的带型钢翼缘的型钢,所述工型钢梁包括上下水平分布的两个钢梁翼缘,所述钢梁翼缘的一端与所述型钢翼缘刚性连接,所述钢梁翼缘与型钢翼缘的连接端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等腰梯形。
[0006]作为优选,所述等腰梯形的底角为80.5°。
[0007]作为优选,在所述的两个钢梁翼缘中,位于上方的那个钢梁翼缘与所述型钢翼缘的连接端的上部固定贴设有加强板。
[0008]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为钢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为矩形钢板。
[0010]作为优选,所述钢梁翼缘端部与所述型钢翼缘之间的刚性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
[0011]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将钢梁翼缘与型钢翼缘的连接端形状设置成内宽外窄的等腰梯形,从而使得钢梁翼缘与型钢翼缘连接部位的宽度得到削减,进而可以减小型钢翼缘的宽度设置,有效解决梁柱节点区域柱筋贯通困难、混凝土浇捣不密实等质量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0015]其中:1-型钢混凝土柱,2-工型钢梁,3-加强板,101-型钢翼缘,102-柱筋,201-钢梁翼缘,202-竖向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和图2出示了本发明这种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它包括竖向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柱I和横向布置的工型钢梁2。所述型钢混凝土柱I包括其内设置的型钢(图中未标注)和柱筋102等部件,其中型钢带型钢翼缘101。所述工型钢梁2包括上下水平分布的两个钢梁翼缘201以及连在这两个钢梁翼缘之间的竖向连接板202,且所述钢梁翼缘201的一端与所述型钢翼缘101刚性连接。
[0017]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所述钢梁翼缘201与型钢翼缘101的连接端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等腰梯形。这里所说的“内”和“外”,是指:靠近钢梁翼缘201中部为“内”,远离钢梁翼缘201中部为“外”。
[0018]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使得钢梁翼缘201与型钢翼缘101连接部位的宽度得到削减,从而减小了型钢翼缘101的宽度设置,进而有效解决梁柱节点区域柱筋贯通困难、混凝土浇捣不密实等质量问题,确保安全。
[0019]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经过精心研究和大量实验发现,将所述等腰梯形的底角设置为80.5°时,也即:所述等腰梯形的底边和顶边长度之差与所述等腰梯形的高的比值为I:3时,即既能有效解决梁柱节点区域柱筋贯通困难、混凝土浇捣不密实等质量问题,又能保证钢梁翼缘201与型钢翼缘10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0]因为本例对钢梁翼缘201连接端的宽度进行了削减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梁翼缘201连接端的受弯承载能力,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本例还进行了如下处理:在所述的两个钢梁翼缘201中,位于上方的那个钢梁翼缘201与所述型钢翼缘101的连接端的上部固定贴设有加强板3,如图1、图2所示。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3为矩形钢板。
[0022]所述钢梁翼缘201端部与所述型钢翼缘101之间刚性连接的具体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采用焊接连接。
[0023]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竖向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柱(I)和横向布置的工型钢梁(2),所述型钢混凝土柱(I)包括其内设置的带型钢翼缘(101)的型钢,所述工型钢梁(2)包括上下水平分布的两个钢梁翼缘(201),所述钢梁翼缘(201)的一端与所述型钢翼缘(101)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翼缘(201)与型钢翼缘(101)的连接端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等腰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形的底角为8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个钢梁翼缘(201)中,位于上方的那个钢梁翼缘(201)与所述型钢翼缘(101)的连接端的上部固定贴设有加强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为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为矩形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翼缘(201)端部与所述型钢翼缘(101)之间的刚性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E04B1/19GK103882993SQ201410065265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张敏, 胡恒 申请人: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