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中车辆搬运效率低、同步性差、可靠性低的问题。它包括承载主体,在承载主体上设置有行进电机,该行进电机的转轴上套装固定有主动轮,在车轮主轴上设置有与主动轮传动配合的从动轮;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与夹持杆连接,一个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承载主体上,另一端与连接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推杆铰接;连接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装置。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通过承载主体、夹持杆、连接推杆、连接件等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中车辆搬运效率低、同步性差、可靠性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步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设备,具体说的是一种用于平面移动、堆垛、循环等类型立体 车库存车取车智能化夹持轮胎式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 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立体车库已成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最有效的方案,立体车库存取效率是决定 车库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立体车库中车辆的搬运速度对存取车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往车辆搬运大都采用平台式,通过载车板的交替实现车辆的存取,此方法效率较低。近年 来,采用包夹轮胎式搬运小车搬运车辆已成为主流,如今包夹轮胎式搬运小车发展迅速,各 种液压和电动结构不断出现,并各有特点。
[0003] 运小车包夹轮胎结构多种多样,比如发明专利CN101672121A夹持轮胎式立体车 库汽车搬运器;实用新型CN201943403U垂直夹持轮胎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实用新型 CN201232380Y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CN101672121A其夹持臂 的夹持动作将对汽车车轮产生向外的推力,对车辆轮胎容易造成损坏;CN201943403U和 CN201232380Y所述包夹轮胎由两个动作单独顺序完成,降低了搬运的效率且结构可靠性较 低。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同步性好、可靠性高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包括 控制系统和两个相互连接的承载主体,每个承载主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 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承载主体上的控制器和定位传感器;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四个行走 车轮、两个车轮主轴以及四个车轮主轴轴承座,所述的车轮主轴轴承座固定在承载主体四 个角部,车轮主轴通过轴承与车轮主轴轴承座配合,所述的行走车轮安装在车轮主轴两端 且位于承载主体两侧,在承载主体上设置有行进电机,该行进电机的转轴上套装固定有主 动轮,在其中一个车轮主轴上设置有与该主动轮传动配合的从动轮;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 四根夹持杆、四个辅助支撑轮、四个旋转支架、四个连接件以及两个连接推杆,每个旋转支 架上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与夹持杆连接,一个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承载 主体上,另一端与连接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推杆铰接,每个连接推杆对应 同侧的两个连接件;所述的连接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伸缩 装置和行进电机连接,所述的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承载主体上。
[0006] 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夹持电机、旋转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 和第二齿条分别连接一个连接推杆,承载主体上设置有位置上下对应的上燕尾槽和下燕尾 槽,所述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配合在上燕尾槽和下燕尾槽中;所述的旋转齿轮的中 心轴与夹持电机的转轴连接,且旋转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配合。
[0007] 所述的夹持杆上套有依次连接的滚动套筒和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位于靠近 旋转支架那一端且保持松弛状态。
[0008] 所述的两个承载主体之间通过伸缩架连接。
[0009] 在所述的承载主体上支撑有位于上燕尾槽上方的盖板。
[0010] 所述的承载主体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控制器、行进电机以及夹持电机均与该 蓄电池连接。
[0011] 所述的旋转齿轮的中心轴与夹持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承载主体上设置 有中心轴轴承座,所述的中心轴通过相应的轴承与该中心轴轴承座配合。
[0012] 所述的行走车轮配合有行走轨道,该行走轨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 度与两侧行走车轮的间距相适配。
[0013] 所述的辅助支撑轮采用PVC材料制作。
[0014] 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链齿链条传动。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通过承载主体、主动轮、 从动轮、夹持杆、连接推杆、连接件等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中车辆搬运效率低、同步 性差、可靠性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步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由于所述的 伸缩装置包括夹持电机、旋转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 连接一个连接推杆,承载主体上设置有位置上下对应的上燕尾槽和下燕尾槽,所述的第一 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配合在上燕尾槽和下燕尾槽中;所述的旋转齿轮的中心轴与夹持电机 的转轴连接,且旋转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配合,当夹持电机正向旋转时,带动旋 转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向中间移动,从而带动两边的连接推杆向中间 运动,连接件、旋转支架依次运动,使得同侧的两根夹持杆夹紧轮胎;当搬运到目的地后,夹 持电机反向旋转,带动旋转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向两边移动,从而带动 两边的连接推杆向两边运动,连接件、旋转支架依次运动,使得同侧的两根夹持杆展开,解 除对轮胎的夹紧状态,同步性好、效率高。由于所述的夹持杆上套有依次连接的滚动套筒 和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位于靠近旋转支架那一端且保持松弛状态,滚动套筒用于减 小在夹持过程中夹持杆与轮胎之间的摩擦阻力;由于夹持动作对轮胎会产生向外的轴向推 力,对车辆造成损坏,设置有伸缩弹簧则能够抵消夹持时的轴向推力,提高了可靠性。由于 所述的两个承载主体之间通过伸缩架连接,当搬运不同的汽车时,可以通过控制行进电机 的转动调节伸缩架的伸缩状态,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汽车,相当方便。由于在所述的承载主体 上支撑有位于上燕尾槽上方的盖板,可以有效地防止渣渍等进入旋转齿轮、第一齿条、第二 齿条等,提高整个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所述的承载主体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 的控制器、行进电机以及夹持电机均与该蓄电池连接,蓄电池的设计避免了直接接入电线, 防止了电线对搬运过程的阻碍,起到了方便的作用,提高了搬运效率。由于所述的旋转齿轮 的中心轴与夹持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承载主体上设置有中心轴轴承座,所述的 中心轴通过相应的轴承与该中心轴轴承座配合,这样设计以后安装维护相当方便。由于所 述的行走车轮配合有行走轨道,该行走轨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与两侧行 走车轮的间距相适配,使得行走车轮不易跑偏,提高了可靠性。由于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 通过链齿链条传动,具有传动稳定、可靠的特点的同时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的承载主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的承载主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的承载主体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一行走车轮,2-承载主体,3-辅助支撑轮,4一夹持杆,5-滚动套筒,6- 伸缩弹簧,7-旋转支架,8-连接件,9一连接推杆,10-主动轮,11 一行进电机,12-从动 轮,13-车轮主轴,14 一车轮主轴轴承座,15-蓄电池,16-销轴,17-第一齿条,18-盖板, 20-中心轴轴承座,21 -中心轴,22-联轴器,23-夹持电机,24-第二齿条,25-旋转齿 轮,26-上燕尾槽,27-下燕尾槽,28-伸缩架,29-行走轨道,30-汽车,31-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0024]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包括控制系统和两个相互 连接的承载主体2,每个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行走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设 置在承载主体2上的控制器和定位传感器;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四个行走车轮1、两个车轮 主轴13以及四个车轮主轴轴承座14,所述的车轮主轴轴承座14固定在承载主体2四个角 部,车轮主轴13通过轴承与车轮主轴轴承座14配合,所述的行走车轮1安装在车轮主轴 13两端且位于承载主体2两侧,在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行进电机11,该行进电机11的转轴 上套装固定有主动轮10,在其中一个车轮主轴13上设置有与该主动轮10传动配合的从动 轮12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四根夹持杆4、四个辅助支撑轮3、四个旋转支架7、四个连接件 8以及两个连接推杆9,每个旋转支架7上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与夹持杆4 连接,一个连接端通过销轴16铰接在承载主体2上,另一端与连接件8的一端铰接,连接件 8的另一端与连接推杆9铰接,每个连接推杆9对应同侧的两个连接件8 ;所述的连接推杆 9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伸缩装置和行进电机11连接,所述的定 位传感器设置在承载主体2上。本发明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通过承载主体2、主动轮 10、从动轮12、夹持杆4、连接推杆9、连接件8等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中车辆搬运效 率低、同步性差、可靠性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步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使 用时,定位传感器感应轮胎所在位置,并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中,控制器发送命令给行进电 机11,行进电机11转动,致使主动轮10、从动轮12依次传动,使得行走车轮1行进到达合 适位置;然后控制器传送命令给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伸缩,依次带动连接推杆9、连接件8、 旋转支架7动作,从而使得夹持杆4完成夹持动作;然后控制器命令行进电机11动作,将汽 车30搬到需要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定位传感器可以采用图像传感器、激光传感 器等,控制器可以采用德国施瑞克公司的SRK-SH-001车位控制器。值得注意的是,辅助支 撑轮3的作用一方面减少夹持杆4对轮胎31的轴向推力,另一方面当夹持杆4在夹持状态 时辅助支撑轮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0025] 上述的伸缩装置可以采用气动、液压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要么成本太高、要么结 构复杂或者同步性差,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夹持电机23、旋转齿轮 25、第一齿条17、第二齿条24,所述的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24分别连接一个连接推杆9, 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位置上下对应的上燕尾槽26和下燕尾槽27,所述的第一齿条17和第 二齿条24分别配合在上燕尾槽26和下燕尾槽27中;所述的旋转齿轮25的中心轴21与夹 持电机23的转轴连接,且旋转齿轮25分别与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24配合,当夹持电机 23正向旋转时,带动旋转齿轮25转动,使得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24同步向中间移动,从 而带动两边的连接推杆9向中间运动,连接件8、旋转支架7依次运动,使得同侧的两根夹持 杆4夹紧轮胎31 ;当搬运到目的地后,夹持电机23反向旋转,带动旋转齿轮25转动,使得 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24同步向两边移动,从而带动两边的连接推杆9向两边运动,连接 件8、旋转支架7依次运动,使得同侧的两根夹持杆4展开,解除对轮胎31的夹紧状态,两侧 同时夹紧或者展开,具有同步性好、搬运效率高的特点。
[0026] 所述的夹持杆4杆身可以是没有套装其它部件的裸杆,但是这种结构容易因为夹 持杆4和轮胎31之间的摩擦力大而引起夹持杆4、轮胎31的损伤,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 所述的夹持杆4上套有依次连接的滚动套筒5和伸缩弹簧6,所述的伸缩弹簧6位于靠近旋 转支架7那一端且保持松弛状态,滚动套筒5用于减小在夹持过程中夹持杆4与轮胎31之 间的摩擦阻力;由于夹持动作对轮胎31会产生向外的轴向推力,对车辆造成损坏,设置有 伸缩弹簧6则能够抵消夹持时的轴向推力,提高了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伸缩弹簧6保持 松弛状态,是指夹持杆4没有夹持轮胎3时保持松弛状态以方便滚动套筒5每次能够自动 归位,减少机械损伤。
[0027] 所述的两个承载主体2之间可以硬性连接,但是不能适应前后车轮距离不同的车 型,可以采用软绳连接,但是没有一定的刚性保持前后两个承载主体2的距离,因此作为优 选的方式是所述的两个承载主体2之间通过伸缩架28连接,当搬运不同的汽车时,可以通 过控制行进电机11的转动调节伸缩架的伸缩状态,以适应不同长度即前后车轮距离不同 的汽车,相当方便。
[0028]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的承载主体2上支撑有位于上燕尾槽26上方的盖板18,可以 有效地防止渣渍等进入旋转齿轮25、第一齿条17、第二齿条24等,提高整个机械运行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0029] 所述的控制器、行进电机11以及夹持电机23可以通过直接接上经过变压器调压 的家用电,但是众多的电线在汽车30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干扰、阻碍,因此作为优选的是 所述的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蓄电池15,所述的控制器、行进电机11以及夹持电机23均与该 蓄电池15连接,防止了电线对搬运过程的阻碍,起到了方便的作用,提高了搬运效率。可以 多备用多个蓄电池15,可以实时更换使用,相当方便。
[0030] 所述的旋转齿轮25可以固定套装在夹持电机23的转轴上,但是安装维护的时候 相当不便,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旋转齿轮25的中心轴21与夹持电机23的转轴通 过联轴器22连接,在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中心轴轴承座20,所述的中心轴21通过相应的轴 承与该中心轴轴承座20配合,这样设计以后,可以单独拆卸夹持电机23、旋转齿轮25等,安 装维护相当方便。
[0031]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行走车轮1配合有行走轨道29,该行走轨道29上表面中部设 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与两侧行走车轮1的间距相适配,使得行走车轮1不易跑偏,提高了 可靠性。
[0032]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辅助支撑轮3采用PVC材料制作,既满足强度要求,有具有轻 质的特点。
[0033] 所述的主动轮10和从动轮12可以采用直接齿轮啮合的方式或者皮带传动的方 式,直接齿轮啮合的方式受到结构、空间等的限制不易实现,皮带传动的方式容易出现皮带 软化变长等问题,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主动轮10和从动轮12通过链齿链条传动, 具有传动稳定、可靠的特点的同时结构简单。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包括控制系统和两个相互连接的承载主体(2),每个承载 主体(2)上设置有行走机构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承载主 体(2)上的控制器和定位传感器;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四个行走车轮(1)、两个车轮主轴 (13)以及四个车轮主轴轴承座(14),所述的车轮主轴轴承座(14)固定在承载主体(2)四 个角部,车轮主轴(13)通过轴承与车轮主轴轴承座(14)配合,所述的行走车轮(1)安装在 车轮主轴(13)两端且位于承载主体⑵两侧,在承载主体⑵上设置有行进电机(11),该 行进电机(11)的转轴上套装固定有主动轮(10),在其中一个车轮主轴(13)上设置有与该 主动轮(10)传动配合的从动轮(12);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四根夹持杆(4)、四个辅助支撑 轮(3)、四个旋转支架(7)、四个连接件(8)以及两个连接推杆(9),每个旋转支架(7)上设 置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与夹持杆(4)连接,一个连接端通过销轴(16)铰接在承 载主体(2)上,另一端与连接件(8)的一端铰接,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连接推杆(9)铰接, 每个连接推杆(9)对应同侧的两个连接件(8);所述的连接推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 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伸缩装置和行进电机(11)连接,所述的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承载 主体⑵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 夹持电机(23)、旋转齿轮(25)、第一齿条(17)、第二齿条(24),所述的第一齿条(17)和第 二齿条(24)分别连接一个连接推杆(9),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位置上下对应的上燕尾槽 (26)和下燕尾槽(27),所述的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24)分别配合在上燕尾槽(26) 和下燕尾槽(27)中;所述的旋转齿轮(25)的中心轴(21)与夹持电机(23)的转轴连接,且 旋转齿轮(25)分别与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24)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杆(4) 上套有依次连接的滚动套筒(5)和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6)位于靠近旋转支架 (7)那一端且保持松弛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承载主体 (2)之间通过伸缩架(28)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承载主体(2) 上支撑有位于上燕尾槽(26)上方的盖板(18)。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主体 ⑵上设置有蓄电池(15),所述的控制器、行进电机(11)以及夹持电机(23)均与该蓄电池 (15)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齿轮(25) 的中心轴(21)与夹持电机(23)的转轴通过联轴器(22)连接,在承载主体(2)上设置有中 心轴轴承座(20),所述的中心轴(21)通过相应的轴承与该中心轴轴承座(20)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车轮(1) 配合有行走轨道(29),该行走轨道(29)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与两侧行走车 轮⑴的间距相适配。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轮(3) 采用PVC材料制作。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10) 和从动轮(12)通过链齿链条传动。
【文档编号】E04H6/30GK104120906SQ201410347832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田建平, 胡勇, 邓茂涛, 冯孝强, 李贵航, 易欣, 周灿 申请人: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