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190813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及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及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导轨装置包括铺设于坡屋面模板顶面的板底钢筋,板底钢筋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对布置的板面钢筋,板底钢筋与坡屋面模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板底钢筋与板面钢筋之间设置有多个马凳筋和多排导轨支撑钢筋,每排导轨支撑钢筋的顶面固接有一导轨钢筋,导轨钢筋的底面固接有钢丝网。利用该导轨装置进行浇注施工时,先铺设板底钢筋,在板底钢筋与模板之间放置垫块;再固定马凳筋并铺设板面钢筋;然后设置导轨支撑钢筋,并铺设导轨钢筋;接着,在导轨钢筋下方安装钢丝网;布置完成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易于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及 方法。 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坡屋面因其外形美观、排水顺畅不漏水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因坡屋面高程不 一,混凝土浇筑振捣难度大,板面平整度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导致了其施工质量难于控制。 现有的施工技术,一般采用挂绳拉线控制坡屋面高程,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0?12cm,分 段(4米以内)分层浇筑,人工收光抹平、养护。现浇坡屋面板施工完毕后,板上需做一道找 平层,板面平整度才能达到防水层施工要求。
[0003] 其施工过程大致为:(1)支架搭设;(2)支模;(3)梁、板钢筋绑扎;(4)挂绳拉线 控制坡屋面高程;(5)浇筑混凝土; (6)养护;(7)铺设找平层;(8)铺设防水层。但是,坡屋 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使用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该过程易发生混凝土下滑、离 析,使得振捣不密实,浇筑困难。另外,挂绳拉线是施工的辅助设施,混凝土工人根据挂线控 制楼板高程,过程较复杂且不易操作,平整度达不到防水层施工精度要求,需另做找平层, 造成较大的浪费,且施工周期较长,如能改进坡屋面现浇方法,使坡屋面平整度达到防水层 施工要求,取消找平层,缩短施工工期,将会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 装置及方法,其易于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0005]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 置,包括铺设于坡屋面模板顶面的板底钢筋,板底钢筋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对布置的板面钢 筋,板底钢筋与坡屋面模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板底钢筋与板面钢筋之间设置有多个马凳 筋和多排导轨支撑钢筋,所述多排导轨支撑钢筋横纵交替布置,每个导轨支撑钢筋的底面 与板底钢筋的顶面固接,顶面穿出板面钢筋,每个导轨支撑钢筋与板面钢筋接触部分固接, 每排导轨支撑钢筋的顶面固接有一导轨钢筋,所述导轨钢筋的底面固接有钢丝网,所述钢 丝网垂直固定于板面钢筋和坡屋面模板。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钢丝网为丝径5mm,孔径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导轨支撑钢筋均呈Z字型,且每排导轨支撑钢筋 中相邻的导轨支撑钢筋之间间距为250mm?300mm。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轨钢筋的表面涂有环氧树脂。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马凳筋布置成lmXlm的梅花形,且每个马凳 筋的直径为12mm。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垫块为混凝土块,且相邻垫块之间的间距均布置 为lm。 too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0012] S1、在架设好的坡屋面模板上铺设板底钢筋,并在板底钢筋与坡屋面模板之间放 置用于承重的垫块。
[0013] S2、在铺设好的板底钢筋顶面固定多个马凳筋,并在马凳筋上铺设板面钢筋,所述 板面钢筋与板底钢筋相对设置,并通过绑扎固定于马凳筋。
[0014] S3、在板底钢筋与板面钢筋之间设置多排导轨支撑钢筋,所述多排导轨支撑钢筋 横纵交替布置,每个导轨支撑钢筋的底面与板底钢筋的顶面固接,顶面穿出板面钢筋,且每 个导轨支撑钢筋与板面钢筋接触部分固接。
[0015] S4、在架设好的每排导轨支撑钢筋顶面铺设导轨钢筋。
[0016] S5、在铺设好的导轨钢筋的下方安装钢丝网。
[0017] S6、重复上述步骤S1?S5,在坡屋面模板的纵向、横向,间距4m?6m布置多个导 轨装置。
[0018] S7、待所有导轨装置布置完成后,浇注坡屋面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同时采用刮尺 对各个导轨装置上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板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高程,直至浇筑施工完成。
[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铺设导轨钢筋的步骤为:
[0020] S41 :在铺设导轨钢筋之前,测量工程师要先确定板面钢筋两端高程,并在板面钢 筋两端高程处拉线,来确定导轨钢筋的顶面高程,即坡屋面设计高程。
[0021] S42:根据所确定的导轨钢筋的顶面高程,将导轨钢筋固接于每排导轨支撑钢筋顶 面的相应位置。
[0022] S43 :在固接好的导轨钢筋表面涂上防腐蚀的环氧树脂。
[002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7中,浇筑坡屋面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塌落度控 制在 12cm_15cm。
[002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钢丝网为丝径5mm,孔径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 每个导轨支撑钢筋均呈Z字型,且每排导轨支撑钢筋中相邻的导轨支撑钢筋之间间距为 250mm ?300mm〇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 1、本导轨装置设计有钢丝网,分布于每个导轨钢筋下,并垂直固定于板底钢筋,能 对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面进行分隔处理,避免上段混凝土对下段混凝土挤压过大。另外,该 钢丝网为丝径5mm,孔径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很好地防止混凝土 下滑、离析,确保坡屋面混凝土易于浇筑、振捣密实。
[0027] 2、本导轨装置设计有导轨钢筋,使得坡屋面高程易于控制、坡线顺直,平整度可达 到防水层施工要求。与传统坡屋面施工相比,减少了后期防水层施工前的找平层,避免了找 平层施工质量问题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取得良好的经济 效益。
[0028] 3、采用本导轨装置进行浇注施工,可将塌落度控制在12-15cm,提高了混凝土的和 易性,便于烧筑。
[0029] 4、本导轨装置可适用于最大坡度为70°的坡屋面施工,可满足更多的设计需求, 适用范围广。
[0030] 5、本导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方法高效、便捷,施工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导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图1的A-A 7方向的剖面图。
[0033] 附图标记:
[0034] 1 一板底钢筋;2 -板面钢筋;3 -垫块;4 一导轨支撑钢筋;5 -马凳筋;6 -导轨 钢筋;7 -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 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坡屋面烧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包括铺设于坡屋面模板顶面 的板底钢筋1,板底钢筋1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对布置的板面钢筋2。板底钢筋1与坡屋面模 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3,该垫块3为混凝土块,用于承载板底钢筋1并形成设计规定的留足 保护层,且相邻垫块3之间间距均布置为lm。板底钢筋1与板面钢筋2之间设置有多个马 凳筋5,所述多个马凳筋5布置成lmX lm(即1个平方面积布置1个)的梅花形,且每个马 凳筋5的直径为12mm,能更好地支撑板面钢筋2,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板底钢筋1与板面 钢筋2之间还设置有多排导轨支撑钢筋4,所述多排导轨支撑钢筋4横纵交替布置,每排导 轨支撑钢筋4中相邻的导轨支撑钢筋4之间间距为250mm?300mm。其中,每个导轨支撑 钢筋4均呈Z字型,能增大导轨支撑钢筋4顶面、底面的接触面,方便与其他部件进行焊接。 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的底面与板底钢筋1的顶面固接,顶面穿出板面钢筋2,每个导轨支撑 钢筋4与板面钢筋2接触部分固接。另外,每排导轨支撑钢筋4的顶面固接有一导轨钢筋 6,导轨钢筋6的表面涂有放腐蚀的环氧树脂,且导轨钢筋6的底面固接有钢丝网7,所述钢 丝网7垂直固定于板面钢筋2和坡屋面模板。
[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网7优选为丝径5mm,孔径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能在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很好地防止混凝土下滑、离析,确保坡屋面混凝土易于浇筑、振捣密实;导轨 支撑钢筋4和导轨钢筋6均选用直径10mm或12mm的圆钢;所述固接方式均采用焊接。
[0038] 一种利用导轨装置进行坡屋面浇筑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S1、在架设好的坡屋面模板上铺设板底钢筋1,并在板底钢筋1与坡屋面模板之间 放置用于承重的垫块3。
[0040] S2、在铺设好的板底钢筋1顶面焊接多个马凳筋5,并在马凳筋5上铺设板面钢筋 2,所述板面钢筋2与板底钢筋1相对设置,并通过绑扎固定于马凳筋5。
[0041] S3、在板底钢筋1与板面钢筋2之间设置多排导轨支撑钢筋4,所述多排导轨支撑 钢筋4横纵交替布置,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的底面与板底钢筋1的顶面焊接,顶面穿出板面 钢筋2,且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与板面钢筋2接触部分焊接。
[0042] S4、在架设好的每排导轨支撑钢筋4顶面铺设导轨钢筋6。
[0043] S5、在铺设好的导轨钢筋6的下方安装钢丝网7,所述钢丝网7为丝径5mm,孔径 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
[0044] S6、重复上述步骤S1?S5,在坡屋面模板的纵向、横向,间距4m?6m布置多个导 轨装置。
[0045] S7、待所有导轨装置布置完成后,浇注坡屋面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浇筑坡屋面混 凝土时,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2cm-15cm,同时采用刮尺对各个导轨装置上浇筑的混凝土 进行板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高程,直至浇筑施工完成。
[0046] 其中,步骤S4中,铺设导轨钢筋6的具体操作如下:
[0047] S41 :在铺设导轨钢筋6之前,测量工程师要先确定板面钢筋2两端高程,并在板面 钢筋2两端高程处拉线,来确定导轨钢筋4的顶面高程,即坡屋面设计高程;
[0048] S42 :根据所确定的导轨钢筋6的顶面高程,将导轨钢筋6焊接于每排导轨支撑钢 筋4顶面的相应位置;
[0049] S43 :在焊接好的导轨钢筋6表面涂上防腐蚀的环氧树脂。
[0050] 利用本方法进行坡屋面浇筑施工,能对较长的混凝土浇筑面进行分隔处理,避免 上段混凝土对下段混凝土挤压过大,还能很好地防止混凝土下滑、离析,确保坡屋面混凝土 易于浇筑、振捣密实。并且,坡屋面高程易于控制、坡线顺直,平整度可达到防水层施工要 求。与传统坡屋面施工相比,减少了后期防水层施工前的找平层,避免了找平层施工质量问 题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005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 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 一种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坡屋面模板顶面的板底 钢筋(1),板底钢筋(1)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对布置的板面钢筋(2),板底钢筋(1)与坡屋面 模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3),板底钢筋(1)与板面钢筋(2)之间设置有多个马凳筋(5)和多 排导轨支撑钢筋(4),所述多排导轨支撑钢筋(4)横纵交替布置,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的 底面与板底钢筋(1)的顶面固接,顶面穿出板面钢筋(2),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与板面钢 筋⑵接触部分固接,每排导轨支撑钢筋⑷的顶面固接有一导轨钢筋(6),所述导轨钢筋 (6)的底面固接有钢丝网(7),所述钢丝网(7)垂直固定于板面钢筋(2)和坡屋面模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7)为 丝径5mm,孔径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轨支撑钢筋 (4)均呈Z字型,且每排导轨支撑钢筋⑷中相邻的导轨支撑钢筋(4)之间间距为250mm? 300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钢筋(6) 的表面涂有环氧树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马凳筋(5) 布置成lmXlm的梅花形,且每个马凳筋(5)的直径为12m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为混 凝土块,且相邻垫块(3)之间的间距均布置为lm。
7. -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导轨装置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 骤: 51、 在架设好的坡屋面模板上铺设板底钢筋(1),并在板底钢筋(1)与坡屋面模板之间 放置用于承重的垫块(3); 52、 在铺设好的板底钢筋(1)顶面固定多个马凳筋(5),并在马凳筋(5)上铺设板面钢 筋(2),所述板面钢筋(2)与板底钢筋(1)相对设置,并通过绑扎固定于马凳筋(5); 53、 在板底钢筋(1)与板面钢筋(2)之间设置多排导轨支撑钢筋(4),所述多排导轨支 撑钢筋(4)横纵交替布置,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的底面与板底钢筋(1)的顶面固接,顶面 穿出板面钢筋(2),且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与板面钢筋(2)接触部分固接; 54、 在架设好的每排导轨支撑钢筋(4)顶面铺设导轨钢筋(6); 55、 在铺设好的导轨钢筋(6)的下方安装钢丝网(7); 56、 重复上述步骤S1?S5,在坡屋面模板的纵向、横向,间距4m?6m布置多个导轨装 置; 57、 待所有导轨装置布置完成后,浇注坡屋面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同时采用刮尺对各 个导轨装置上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板面找平,控制混凝土面高程,直至浇筑施工完成。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铺设导 轨钢筋(6)的步骤为: 541 :在铺设导轨钢筋(6)之前,测量工程师要先确定板面钢筋(2)两端高程,并在板面 钢筋(2)两端高程处拉线,来确定导轨钢筋(4)的顶面高程,即坡屋面设计高程; 542 :根据所确定的导轨钢筋(6)的顶面高程,将导轨钢筋(6)固接于每排导轨支撑钢 筋⑷顶面的相应位置; S43 :在固接好的导轨钢筋(6)表面涂上防腐蚀的环氧树脂。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浇筑坡屋面 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2cm-15cm。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坡屋面浇筑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7)为丝径 5mm,孔径20mm的网格状密目网;每个导轨支撑钢筋(4)均呈Z字型,且每排导轨支撑钢筋 (4)中相邻的导轨支撑钢筋⑷之间间距为250mm?300mm。
【文档编号】E04G21/02GK104100092SQ201410355972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陈世文, 胡红胜, 虞志鹏, 吕国鹏, 郑佳 申请人: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