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0853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所述吸隔声板的板体由岩石颗粒和聚酯硅粘合剂按重量比为1:(0.01~0.3)组成。本发明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同时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和隔音性能,吸声系数大、隔声量大,且其防火性能达到A2级,耐候、防潮、防风压,具有环保、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等优势,能够适应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吸隔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声屏障、隔音房、会议厅、演剧院等各种高噪音环境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声屏障、隔音房、会议厅、演剧院等中,由于机器设备、车辆通过、人员聚集和音响设备混响产生噪音时噪声无法扩散,会在相关环境中产生极强的噪声。目前普遍使用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板,主要有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等,其吸声原理为: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对入射声能的反射,达到吸声的效果。与吸声材料要求尽可能减少反射声能不同,隔声材料要求的是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通常多采用如钢板、铅板、砖墙等一类密实或无孔隙的材料。正是如此,现有吸声材料难以满足到隔声的要求,而现有的隔声材料由于反射能力强而导致吸声性能非常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吸声或隔声材料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吸声和隔声性能的微孔岩吸隔声板。
[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微孔岩吸隔声板的方法。
[0005]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所述吸隔声板的板体由岩石颗粒和聚酯硅粘合剂按重量比为1:(0.01 ~0.3)组成。
[0006]所述岩石颗粒的直径为0.1~5mm。
[0007]所述聚酯硅硅粘合剂所述聚酯硅粘合剂由甲基硅烷2.5-3.5%,硅酸钠25-27%,硅酸钙3.5-4.5%,气相二氧化硅7.5-8.5%,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3-0.005%,三乙醇胺5.5-6.5%,环氧树脂8.5-9.5%,长石粉5.5-6.5%,甘油酯3.5-4.5%, 二甲基甲酰胺
2.5-3.5%,余量为三聚磷酸硅组成。
[0008]所述板体的体内设置有配筋,起抗折、增加强度的作用。
[0009]所述的微孔岩吸隔声板的孔隙率为38~58%。
[0010]上述吸隔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混合搅拌5-7分钟,然后注入预先铺放有配筋的模具内,阴干4-6小后脱模,得到吸隔声板。
[0011]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微孔岩吸隔声板,既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其吸声系数为0.4~0.85、隔声量为20~38dB,其防火性能达到GB8624-2012的A级,耐候、防潮、防风压,具有环保、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等优势,能够适应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微孔岩吸隔声板制备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聚酯硅粘合剂在使用前配制,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配制:甲基硅烷3±0.5%,硅酸钠26±1%,硅酸钙4±0.5%,气相二氧化硅8±0.5%,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4±0.001%,三乙醇胺6±0.5%,环氧树脂9±0.5%,长石粉6±0.5%,甘油酯4±0.5%,二甲基甲酰胺3±0.5%,余量为三聚磷酸硅。
[0014]岩石原料先按类别分选,如将石英岩、砂岩和花岗岩分开,保证使用的岩石为同一类别即可,然后将岩石粉碎至直径为0.1~5_备用。
[0015]将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按重量比为1:(0.01~0.3)混合,搅拌5-7分钟,形成均匀的混合物料。
[0016]在标准模具内先铺放配筋,配筋可采用直径为l_8mm的钢丝、铁丝、铝丝或玻璃丝,丝与丝形成横纵交夹的网格状,丝与丝之间的间离为20~80mm。再将上述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的混合物料注入模具内,铺平压实(保证阴干后的孔隙率为38~58%即可)后,放置阴干,20分钟后板的强度大约为最终强度的65%左右,4-6小时后板的强度达到基本稳定,最终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阴干后,在岩石颗粒之间保留了大量的微孔。
[0017]阴干后,脱模,检验合格后,打包。
[0018]环氧树脂、甘油酯和二甲氰酰胺从瑞士西卡公司采购。
[0019]实施例1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造微孔岩吸隔声板,其中,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配比为:甲基硅烷
2.5%,硅酸钠25%,硅酸钙3.5%,气相二氧化硅7.5%,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3%,三乙醇胺
5.5%,环氧树脂8.5%,长石粉5.5%,甘油酯3.5%和二甲基甲酰胺2.5%,余量为三聚磷酸硅。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0.01。孔隙率为58%。
[0020]实施例2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造微孔岩吸隔声板,其中,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配比为:甲基硅烷3%,硅酸钠26%,硅酸钙4%,气相二氧化硅8%,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4%,三乙醇胺6%,环氧树脂9%,长石粉6%,甘油酯4%和二甲基甲酰胺3%,余量为三聚磷酸硅。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0.1。孔隙率为55%。
[0021]实施例3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造微孔岩吸隔声板,其中,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配比为:甲基硅烷
3.4%,硅酸钠26.8%,硅酸钙4.2%,气相二氧化硅8.2%,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45%,三乙醇胺6.3%,环氧树脂9.2%,长石粉6.3%,甘油酯4.2%和二甲基甲酰胺3.4%,余量为三聚磷酸硅。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0.25。孔隙率为40%。
[0022]实施例4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造微孔岩吸隔声板,其中,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配比为:甲基硅烷
3.5%,硅酸钠27%,硅酸钙4.5%,气相二氧化硅8.5%,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5%,三乙醇胺
6.5%,环氧树脂9.5%,长石粉6.5%,甘油酯4.5%和二甲基甲酰胺3.5%,余量为三聚磷酸硅。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0.3。孔隙率为38%。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所述吸隔声板的板体由岩石颗粒和聚酯硅粘合剂按重量比为I:(0.01 ~0.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颗粒的直径为0.1~5mm 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硅粘合剂由甲基硅烷2.5-3.5%,硅酸钠25-27%,硅酸钙3.5-4.5%,气相二氧化硅7.5-8.5%,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003-0.005%,三乙醇胺5.5-6.5%,环氧树脂8.5-9.5%,长石粉5.5-6.5%,甘油酯3.5-4.5%, 二甲基甲酰胺2.5-3.5%,余量为三聚磷酸硅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体内设置有配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岩吸隔声板的孔隙率为38~58%。
6.权利要求4所述吸隔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岩石颗粒与聚酯硅粘合剂混合搅拌5-7分钟,然后注入预先铺 放有配筋的模具内,阴干4-6小后脱模,得到吸隔声板。
【文档编号】C04B28/26GK104177114SQ20141037578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苗永康, 燕翔, 谢惠丽, 宋刚 申请人: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