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内部联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98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墙体内部联通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墙体内部联通管。联通管由直排管以及双向导管组成结构体系,在墙体的支撑结构中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将墙体的承重受力从墙体的受力中心向四周分散,减轻墙体的受压力,同时根据连通管的直排管和双向导管均为不锈钢空心管体,构成墙体内部空气循环流通导管,增强墙体的通风性的同时增加墙体的内部大气压强,使用前景更加广阔。
【专利说明】墙体内部联通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建筑模块。特别是安装在建筑墙体内部作为加强筋以及联通管的内部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准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内部联通管,改善墙体结构的承应力,加强墙体结构的稳固性,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墙体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内部联通管,由在墙体中通过直排管和双向导管构成网格状分区的内部结构体系,在墙体的支撑结构中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将墙体的承重受力从墙体的受力中心向四周分散,减轻墙体的受压力,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建筑工程领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联通管由直排管以及双向导管组成结构体系,在墙体内部开设横向贯穿孔洞,将直排管安插在墙体内部,起到横向结构支撑的作用,配合双向导管的纵向支撑,在墙体内部构成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分区,形成墙体内部加强筋结构,双向导管成L型弯折结构,以一组两根平行排列的形式穿插在墙体结构中,直排管的位置在两根平行的双向导管之间,双向导管和直排管均为不锈钢的空心管体,实现了这种墙体内部联通管的具体作用。由在墙体中通过直排管和双向导管构成网格状分区的内部结构体系,在墙体的支撑结构中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将墙体的承重受力从墙体的受力中心向四周分散,减轻墙体的受压力,同时根据连通管的直排管和双向导管均为不锈钢空心管体,构成墙体内部空气循环流通导管,增强墙体的通风性的同时增加墙体的内部大气压强,以墙体的内部大气压强抗衡外部的大气压强,增加墙体的抗击力,使墙体结构更加稳固。这种墙体内部联通管适用于工程技术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内部联通管,联通管由直排管以及双向导管组成结构体系,在墙体的支撑结构中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将墙体的承重受力从墙体的受力中心向四周分散,减轻墙体的受压力,同时根据连通管的直排管和双向导管均为不锈钢空心管体,构成墙体内部空气循环流通导管,增强墙体的通风性的同时增加墙体的内部大气压强,提升了这种墙体内部联通管的实际职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0008]图中1.墙体内部联通管,2.直排管,3.双向导管,4.墙体,5.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墙体内部联通管I由直排管2以及双向导管3组成结构体系,在墙体4内部开设横向贯穿孔洞5,将直排管2安插在墙体4内部,起到横向结构支撑的作用,配合双向导管3的纵向支撑,在墙体4内部构成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分区,形成墙体内部加强筋结构,双向导管3成L型弯折结构,以一组两根平行排列的形式穿插在墙体4结构中,直排管2的位置在两根平行的双向导管3之间,双向导管2和直排管3均为不锈钢的空心管体,构成墙体4内部空气循环流通导管,增强墙体4的通风性的同时增加墙体4的内部大气压强,实现墙体内部联通管I的有效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墙体内部联通管,联通管由直排管以及双向导管组成结构体系,其特征是,在墙体内部开设横向贯穿孔洞,将直排管安插在墙体内部,起到横向结构支撑的作用,配合双向导管的纵向支撑,在墙体内部构成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分区,形成墙体内部加强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内部联通管,其特征是:双向导管成L型弯折结构,以一组两根平行排列的形式穿插在墙体结构中,直排管的位置在两根平行的双向导管之间,双向导管和直排管均为不锈钢的空心管体。
【文档编号】E04B2/00GK203669143SQ20142001406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张外文 申请人:张外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