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772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包括用于与预应力钢绞线一端固定连接的锚盘、套设于锚盘外并沿预应力钢绞线拉力方向与锚盘滑动配合的基座和用于使锚盘与基座产生相对滑动的变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能对钢绞线的预应力进行适应性调节,避免由于地层的蠕变、钢材松弛、结构变动等引起的钢绞线预应力值变化,从而增强锚固体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物、桥梁的安全稳定。
【专利说明】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固装置,具体是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许多建筑物、桥梁等进入维修、加固期,也有大量的建筑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迅速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造和加固,全国各地的许多建筑要进行抗震加固,因此迫切需要高效的加固方法。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包括:加大截面、粘钢、粘贴纤维复合材料、钢丝网、体外预应力等加固方法,存在施工复杂、劳动强度大、对结构有损伤、成本高等缺陷,加固后的结构往往发生粘结破坏,不能充分利用加固材料的高性能。非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技术存在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加固材料的高强性能,加固后的结构往往发生粘结破坏,而且由于粘结破坏影响因素多,建立的计算模型复杂,不便于结构加固设计计算,制约了高强钢绞线在加固领域的推广应用。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技术综合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高强钢绞线加固技术的优点,是一项新型的加固技术,能充分发挥钢绞线的高强特性,不发生粘结破坏,显著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对增加结构自重影响很小、改善结构的延性,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期间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可基于预应力混凝土基本理论建立简明适用的计算模型,应用于加固设计和施工实践。已有的试验研究证明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技术可显著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初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能有效抑制构件变形、约束裂缝的发展,闭合原有裂缝,改善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混凝土受弯构件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对其实施主动约束加固,可显著提高加固效果。由于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方法有以上诸多优点,可以将其应用到对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加固中。但是,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需要解决钢绞线的张拉和锚固问题,现有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无法对钢绞线预应力进行适应性调节,而由于地层的蠕变、钢材松弛、结构变动等引起钢绞线预应力值发生变化,造成锚固体系统发生破坏,无法保证建筑物、桥梁的安全稳定。
[000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可调节钢绞线预应力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积极补偿钢绞线预应力损失,增加锚固体系的可靠性,提高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对钢绞线预应力进行调节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包括用于与预应力钢绞线一端固定连接的锚盘、套设于所述锚盘外并沿预应力钢绞线拉力方向与锚盘滑动配合的基座和用于使锚盘与基座产生相对滑动的变位机构,锚盘与基座通过变位机构进行定位,锚盘沿钢绞线拉力方向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钢绞线通过该通孔锚接于锚盘上。锚盘可为圆盘状,基座相应的为圆筒形,锚盘通过其外圆柱面与基座内圆柱面滑动配合;
[0005]进一步,所述变位机构包括螺杆;螺杆通过螺纹连接于锚盘并顶于基座上;[0006]进一步,所述变位机构还包括与螺杆同步转动连接的蜗轮和与涡轮相配合的蜗杆,蜗杆安装于锚盘上,蜗杆一端可与电动机等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锚盘上应设置用于对涡轮进行轴向定位的定位部;
[0007]进一步,所述涡轮与螺杆之间通过花键连接,涡轮与螺杆之间可以进行轴向滑动;
[0008]进一步,所述螺杆上的螺纹为矩形螺纹;
[0009]进一步,所述螺杆顶于基座的一端设有缓冲垫;
[0010]进一步,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上位于底座与锚盘之间的部分设有拉力计;
[0011]进一步,所述基座侧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拉力计读数的观察孔。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能对钢绞线的预应力进行适应性调节,避免由于地层的蠕变、钢材松弛、结构变动等引起的钢绞线预应力值变化,从而增强锚固体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物、桥梁的安全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包括用于与预应力钢绞线7 —端固定连接的锚盘2、套设于所述锚盘2外并沿预应力钢绞线7拉力方向与锚盘2滑动配合的基座4和用于使锚盘2与基座4产生相对滑动的变位机构,锚盘2与基座4通过变位机构进行相互定位,锚盘2沿预应力钢绞线7拉力方向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预应力钢绞线7通过该通孔锚接于锚盘2上。锚盘2可为圆盘状,基座4相应的为圆筒形,锚盘2通过其外圆柱面与基座4内圆柱面滑动配合。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变位机构包括螺杆1,螺杆I通过螺纹连接于锚盘2并顶于基座4上,通过旋转螺杆1,使锚盘2沿螺杆I轴向相对于基座4进行移动,进而对预应力钢绞线7进行拉紧或松弛,从而对预应力钢绞线7的预应力进行适应性调节。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变位机构还包括与螺杆I同步转动连接的蜗轮3和与涡轮相配合的蜗杆9,蜗杆9安装于锚盘2上,蜗杆9 一端可与电动机等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锚盘2上应设置用于对涡轮进行轴向定位的定位部,蜗轮3蜗杆9传动的传动比较大,能实现锚盘2相对于基座4进行微量移动,从而对预应力钢绞线7预应力进行精确调节,同时,由于蜗轮3蜗杆9较大的传动比,使得本预应力钢绞线7锚固装置所需的调节力矩较小。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涡轮与螺杆I之间通过花键连接,涡轮与螺杆I之间可以进行轴向滑动,由于花键齿数较多,总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可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花键连接的导向性较好,保证螺杆I能准确的沿预应力钢绞线7拉力方向进行移动。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I上的螺纹为矩形螺纹,螺纹牙型为正方形,螺纹牙厚等于螺距的1/2,矩形螺纹具有传动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传动机构中。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I顶于基座4的一端设有缓冲垫6,由于预应力钢绞线7的拉力通过锚盘2传至螺杆I上,此缓冲垫6能有效减小螺杆I与基座4的接触面的磨损。[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7上位于底座与锚盘2之间的部分设有拉力计8,拉力计8能对钢绞线7的拉力进行实时直观显示,便于获取预应力钢绞线7的预应力数据,以方便预应力钢绞线7预应力的调节。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侧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拉力计8读数的观察孔5,此观察孔5易于对拉力计8的读数进行观察,观察孔5上可设置玻璃等密封装置,避免杂质进入到基座5中。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预应力钢绞线一端固定连接的锚盘、套设于所述锚盘外并沿预应力钢绞线拉力方向与锚盘滑动配合的基座和用于使锚盘与基座产生相对滑动的变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于锚盘并顶于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螺杆同步转动连接的蜗轮和与所述涡轮相配合的蜗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与螺杆之间通过花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的螺纹为矩形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顶于基座的一端设有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上位于底座与锚盘之间的部分设有拉力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侧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拉力计读数的观察孔。
【文档编号】E04C5/08GK203669211SQ201420043881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王子健, 武黎明, 朱浪涛, 吴同情, 刘柳, 董秀坤, 李晓蕾 申请人:重庆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