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9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地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板。所述地板包括:基材和覆盖所述基材上表面的漆膜;所述漆膜具有覆盖所述基材上表面的附着层、在所述附着层上方的面层以及位于所述附着层和所述面层之间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具有:覆盖所述附着层的上表面用于缓冲所述基材的形变的缓冲层,和覆盖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用于提高所述漆膜的强度的抗刮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板,解决了漆膜脆且易碎等问题,能有效提高地板的硬度、抗刮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地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

【背景技术】
[0002]在地板的加工工艺中,需要在基材上进行涂装处理形成漆膜。
[0003]为了提高漆膜的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只是单纯地增加漆层的硬度或增加涂装的总涂布量,但实际上漆膜的性能并不简单地与这些因素呈正比关系。
[0004]在一种现有技术中,在基材上依次布置UV (UltraV1let,紫外线)水性附着剂、常规底漆或常规腻子、常规底漆、耐磨底漆或淋涂底漆、常规底漆和面漆。这种涂装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基材。例如,由于木材资源的日趋紧张,很多地板企业开始尝试使用或已经使用一些速生材作为地板的表板,这种表板的厚度较薄(例如:0.6mm),通过现有技术在表板上形成的漆膜较脆,并且采用现有技术涂装后的地板不耐刮、不耐冲击,在发生形变时容易导致漆膜破碎。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板,能有效提高涂装后的地板的硬度、抗刮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板,包括:
[0007]基材和覆盖所述基材上表面的漆膜;
[0008]所述漆膜具有覆盖所述基材上表面的附着层、在所述附着层上方的面层以及位于所述附着层和所述面层之间的过渡层;
[0009]所述过渡层具有:
[0010]覆盖所述附着层的上表面用于缓冲所述基材的形变的缓冲层,和
[0011]覆盖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用于提高所述漆膜的强度的抗刮层。
[0012]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板,通过覆盖附着层上表面的缓冲层,能够有效缓冲基材的形变,并且不会因基材的形变而导致漆膜破裂;通过覆盖缓冲层上表面的既有强度又有韧性的抗刮层,能够在保证或基本保证缓冲层性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漆膜的抗刮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1B是图1A所示地板的分层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地板的分层示意图;
[0016]图3是一种地板涂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地板的分层示意图。参照图1A和图1B,地板包括基材I和漆膜2。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0020]漆膜2覆盖基材I的上表面,具有在基材I表面上的附着层21和在附着层21上方的面层24。
[002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着层21和面层24均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层。尽管为了便于理解而在下文对附着层21和面层24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对二者并不作限制。示例性的,附着层21可以采用UV水性附着剂形成,用于提供着色功能和/或提高整体漆膜对木材的附着力;面层24可以包括耐磨层和布置在耐磨层上的面漆层。示例性的,在一种现有技术中,面层24直接覆盖附着层21。
[0022]在附着层21和面层24之间,漆膜2还具有过渡层。参照图1,过渡层包括缓冲层22和抗刮层23。
[0023]缓冲层22覆盖附着层21的上表面(例如,涂布在附着层21的上表面)用于缓冲基材I的形变。例如,当基材I为软基材时,缓冲层22能有效缓冲基材I的形变。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软基材”是指的硬度相对较低的基材,例如:采用速生材(杨木、桦木、枫木、大叶相思木等)制成的基材,或表层采用速生材的基材。
[0024]在基材I为软基材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单纯增加漆层的硬度,由于基材较软的特性,漆层和基材并不能结合为一体。当基材I发生形变(例如,塌陷)时,容易导致整个漆膜破裂。而通过用于缓冲基材I的形变的缓冲层22,能够有效克服该缺陷。当然,这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的一种具体适用场景,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硬基材的适用性。
[0025]抗刮层23覆盖缓冲层22的上表面(例如,涂布在缓冲层22的上表面)用于提高漆膜2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提高漆膜2的强度”可以理解为抗刮层23 “具有高于缓冲层22的强度”,也可以理解为抗刮层23 “用于抵抗因基材I的形变而导致的缓冲层22的形变”。
[0026]通过覆盖缓冲层22上表面的抗刮层23,使得过渡层不仅能缓冲基材I的形变,还能以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应对/抵抗内部作用力和外部作用力。提高了整体漆膜的抗刮、抗冲击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漆膜脆且易破碎、不耐刮、不抗冲击等问题。
[0027]【实施例2】
[002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地板的分层示意图。参照图2,地板包括基材I和漆膜2。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0029]基材I可以是现有的任意基材。例如,基材I为速生材制成的基材,或基材I的表层为速生材制成的表层。
[0030]漆膜2覆盖基材I的上表面,具有附着层21、缓冲层22、抗刮层23和面层24。
[0031]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缓冲层22由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制成。或者,缓冲层22由这样的材料制成:该材料除了必须(或必须量)的助剂和稀释剂之外,还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例如,上述材料可以包括UV单体、光引发剂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0032]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缓冲层22由柔韧性底漆制成,所述柔韧性底漆的树脂拉伸率达到150%。与采用高硬度底漆(例如,铅笔硬度大于3H的底漆)相比,采用柔韧性底漆的缓冲层22更能有效缓冲基材I的形变。
[0033]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缓冲层22自下至上(自靠近附着层21至靠近抗刮层23)依次包括UV弹性底漆层、UV高弹腻子层、UV透明底漆层、UV弹性底漆层、UV弹性底漆层和UV透明底漆层。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底漆层”、“腻子层”等是指每一次采用相应工艺(例如,辊涂工艺或淋涂工艺)而形成的层。
[0034]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抗刮层23由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制成。或者,抗刮层23由这样的材料制成:该材料除了必须(或必须量)的助剂和稀释剂之外,还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例如,上述材料可以包括UV单体、光引发剂以及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示例性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25%:75%。
[0035]抗刮层23的强度大于缓冲层22的强度,并且采用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搭配,既有强度又有韧性。
[0036]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抗刮层23自下至上依次包括UV淋涂底漆层和UV透明底漆层,所述UV淋涂底漆层采用淋涂工艺形成。相对于采用辊涂工艺叠加涂布三道加硬底漆而言(三道加硬底漆最终厚度大约为50um),采用淋涂工艺一次成膜的厚度达到70um,一次成膜比叠加成膜的强度要高,提高了抗刮擦性能。
[0037]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面层24包括覆盖抗刮层23上表面的耐磨层241、覆盖耐磨层241上表面的平衡层242和覆盖平衡层242上表面的面漆层243。耐磨层241的底漆可含有高硬度、高耐磨的三氧化二铝,从而提高漆层的耐磨损功能。为了平衡整个漆膜2的性能,同时为了填充耐磨层241,在耐磨层241上布置平衡层242。平衡层242的底漆韧性适中,在满足填充和平衡作用的同时为布置面漆层243提供了平整的表面。面漆层243可采用高抗划伤的聚氨酯和抗划伤填料,在保持抗划伤的性能基础上,可选用手感蜡和细腻的消光粉以提高整个地板的视觉和触感效果。
[0038]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抗刮层23的厚度大于缓冲层22的厚度。
[003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缓冲层22和抗刮层23中,通过选用透明性好的底漆可以使漆层的通透性更佳,从而更能表现木材纹理。当然,如果不考虑漆层的通透性,还可以用非透明底漆代替透明底漆,这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0]【实施例3】
[0041]图3是一种地板涂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该方法可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板。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0042]300:采用辊涂工艺在基材上布置附着层。
[0043]302:采用辊涂工艺在所述附着层上布置用于缓冲所述基材的形变的缓冲层。
[0044]304:采用淋涂工艺在所述缓冲层上布置用于提高漆膜强度的抗刮层。
[0045]306:采用辊涂工艺在所述抗刮层上布置面层。
[0046]对于基材、漆膜(包括附着层、缓冲层、抗刮层和面层)的说明请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相应说明,此处不赘述。
[0047]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304之后还包括:
[0048]305:采用辊涂工艺在所述抗刮层上涂布UV透明底漆,以提高通透性。此时,如果不考虑所采用工艺的差别,涂布UV透明底漆而形成的UV透明底漆层可视为抗刮层的一部分。
[0049]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302具体可包括:采用辊涂工艺依次涂布UV弹性底漆、UV高弹腻子、UV透明底漆、UV弹性底漆、UV弹性底漆和UV透明底漆。
[0050]如前所述,如果不考虑通透性,在302中也可以将涂布UV透明底漆替换为涂布UV非透明底漆,例如,涂布带有颜料的底漆。
[0051]【实施例4】
[0052]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漆膜的各漆层的处理方式进行简洁而详细的说明。
[0053]附着层:采用UV水性附着剂,通过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红外烘干处理。
[0054]缓冲层:UV弹性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55]UV高弹腻子,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56]UV透明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和砂光处理;
[0057]UV弹性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58]UV弹性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59]UV透明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和砂光处理。
[0060]抗刮层:UV淋涂底漆,采用淋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和砂光处理;
[0061]UV透明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62]耐磨层:UV耐磨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63]平衡层:UV透明底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64]UV透明底漆采用淋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和砂光处理。
[0065]面漆层:UV耐刮擦面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66]UV耐刮擦面漆,采用辊涂工艺涂布,并进行UV干燥处理。
[0067]接下来,示例性的,对部分油漆的成分进行说明(其中的百分比表示按重量的百分比)。
[0068]UV弹性底漆,包括:氨酯丙烯酸树脂(65%)、UV单体(30%)和光引发剂(5%)。
[0069]UV淋涂底漆,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环氧丙烯酸树脂(45%)、UV单体(35%)和光引发剂(5%)。
[0070]UV耐刮擦面漆,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0%)、环氧丙烯酸树脂(25%)、UV单体(35%)、光引发剂(6%)、耐刮擦填料(5%)、消光粉(6%)、助剂(3%)。
[0071]最后,以如下实验数据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地板中,漆膜的性能:
附着力 0-1吸_
耐刮擦 >25 N (不破碎)
_]铅笔硬度>4 H_

耐磨性 <0.08g/100r (GB);
_ >800r(IP 值)
[0073]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教导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和覆盖所述基材上表面的漆膜; 所述漆膜具有覆盖所述基材上表面的附着层、在所述附着层上方的面层以及位于所述附着层和所述面层之间的过渡层; 所述过渡层具有: 覆盖所述附着层的上表面用于缓冲所述基材的形变的缓冲层,和 覆盖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用于提高所述漆膜的强度的抗刮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覆盖所述抗刮层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为速生材制成的基材,或 所述基材的表层为速生材制成的表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由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由柔韧性底漆制成,所述柔韧性底漆的树脂拉伸率达到15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自下至上依次包括: UV弹性底漆层、UV高弹腻子层、UV透明底漆层、UV弹性底漆层、UV弹性底漆层和UV透明底漆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层自下至上依次包括: 采用淋涂工艺形成的UV淋涂底漆层,和 UV透明底漆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
【文档编号】E04F15/02GK203947723SQ20142012195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佘学彬, 朱宏耀 申请人:广东盈然木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