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和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15阅读:10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和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和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地楼梯护栏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体,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本体的两端部具有能插接到楼梯扶栏扶手管端口上的插接结构。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包括支撑管和设置在楼梯边缘上方的若干根扶手管,支撑管竖直设置,扶手管固连在支撑管上,每两根扶手管相同朝向的两端口之间连接有防护管,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体,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本体的两端部具有能插接到楼梯扶栏扶手管端口上的插接结构,本体的两端通过插接结构与扶手管的端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和建筑 工地楼梯护栏。 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和建筑工地楼梯护栏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工地的楼梯为了安全起见,在楼梯边沿都会安装临时搭建的楼梯护栏,楼梯 护栏是工地安全设施的重要部分。现在建筑工地的楼梯护栏大多都是采用脚手架扶手管和 扣件搭建而成的,传统楼梯护栏在拐角处的扶手管端部都是直接裸露在外的,这样在施工 人员行走或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容易撞到扶手管的端口上,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 安全隐患。
[0003]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梯防护栏杆(申请号201220023755. X),该楼梯防护栏杆用 于建筑工地楼梯的临时防护,包括直管和弯头;直管为直形的圆扶手管,直管包括支撑管、 短管和长管;弯头为直角弯形圆管,弯头的外径小于直管的内径,弯头的端口可插入直管 内;支撑管与短管连接,短管与弯头连接,弯头与长管连接。该楼梯防护栏杆通过在两长管 之间设置弯头和短管,短管通过支撑管支撑固定,从而使两长管之间的端口相互连接在一 起,避免长管的端口裸露在外造成的安全隐患,这样的防护栏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 楼梯防护栏杆的安全性,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是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安装和拆卸 都较为浪费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另外,该楼梯防护栏杆需要专门生产尺寸 相配合的弯头和长管,因此成本高,实用性不强,很难得到推广运用;并且,短管和弯头为金 属材料制成,施工人员碰撞到上面时还是容易造成受伤,因此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 栏的防护管,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楼梯护栏的安全性。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 管,其特征在于,本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 两端部具有能插接到楼梯扶栏扶手管端口上的插接结构。
[0006] 在楼梯扶栏搭建完成之后,将本防护管的两端部插接到扶手管的端口上,从而使 扶手管的端口不暴露在外,避免施工人员撞到扶手管端口上受伤。防护管采用圆管状设计, 因此防护管的表面为圆弧的过渡,没有棱边和尖角,而且防护管本身具有弹性,因此施工人 员撞到防护管上也不会受伤,因此能使楼梯护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0007]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中,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在本体端部上沿本体 周向设有一圈防护凸起,所述防护凸起凸出本体外壁,所述防护凸起具有垂直于本体外壁 的抵靠面,在抵靠面外边缘和本体外壁之间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本体外壁形成平滑 过渡。本体的端部可以插设在扶手管的端口内。此结构的设计在本体的端部插设在扶手管 的端口内时,抵靠面与扶手管的端壁相抵靠,因此使得扶手管的端壁也不会暴露在外,进一 步减少撞击伤害。同时连接面与本体的端部形成平滑过渡,也能起到减小撞击伤害的效果。
[0008]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中,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本体的端部具有外径 逐渐减小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表面为弧面。本体的端部可以套设在扶手管的端口上。 此结构的设计在本体端部套设在扶手管的端口上时,本体与扶手管表面之间形成平滑的过 渡,能进一步减少撞击伤害。
[0009]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中,所述抵靠面到本体端口的距离为5cm? 10cm。作为优选,抵靠面到本体端口的距离为8cm。
[0010]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中,所述本体的外径为35mm?40mm。作为优 选,本体的外径为37mm。 toon]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还提出了一种建筑工地楼梯 护栏,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01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其特征 在于,本楼梯护栏包括支撑管和设置在楼梯边缘上方的若干根扶手管,所述支撑管坚直设 置,所述扶手管固连在支撑管上,每两根扶手管相同朝向的两端口之间连接有防护管,所述 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两端部具有能插接 到楼梯扶栏扶手管端口上的插接结构,所述本体的两端通过插接结构与扶手管的端口相 连。
[0013] 支撑管与扶手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在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由于扶手管的端 口上插接防护管,能避免扶手管的端口暴露在外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护管采用圆管状设计, 防护管的表面为圆弧的过渡,没有棱边和尖角,因此施工人员撞到防护管上也不会受伤,因 此本楼梯护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0014]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所述本体的端部插设在所述扶手管的端口内,所 述插接结构包括在本体端部上沿本体周向设有一圈防护凸起,所述防护凸起凸出本体外 壁,所述防护凸起具有垂直于本体外壁的抵靠面,所述抵靠面抵靠在扶手管的端壁上,在抵 靠面外边缘和本体外壁之间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本体外壁形成平滑过渡。抵靠面与 扶手管的端壁相抵靠,因此使得扶手管的端壁也不会暴露在外,进一步减少撞击伤害。同时 连接面与本体的端部形成平滑过渡,也能起到减小撞击伤害的效果。
[0015]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所述本体的端部套设在扶手管的端口上,所述插 接结构包括本体的端部具有外径逐渐减小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表面为弧面。设置防护 部的作用是使本体与扶手管表面之间形成平滑的过渡,能进一步减少撞击伤害。
[0016]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所述本体和扶手管的连接处缠设有将两者相固连 的胶带。在本体和扶手管的连接处缠上胶带,以防止防护管从扶手管中脱出。
[0017]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所述楼梯每个边缘上方的扶手管数量为两根,两 根扶手管上下间隔设置,该两根扶手管相互平行,两根扶手管之间设置有两根防护管,其中 一根防护管连接在两扶手管朝向下方的两端口之间,另外一根防护管连接在扶手管朝向上 方的两端口之间。两根扶手管沿楼梯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0018] 在上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支撑管上端固 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支撑管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支撑管的上端向上延伸,一般支撑管长 度较长,可以向上延伸穿过多个楼层,因此一根支撑管可以供多个楼层上的扶手管共同固 定用。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具有以下优点:
[0020] 1、防护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采用圆管状设计,将防护管的端部插接在扶手管的 端口上,使扶手管的端口不暴露在外,能避免施工人员撞到扶手管端口上受伤。
[0021] 2、本防护管还具有安装方便、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在各个施工场地 广泛推广使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具有以下优点:
[0023] 1、由于扶手管的端口上安装防护管,防护管具有弹性,能避免扶手管的端口暴露 在外造成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楼梯护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还具有简洁、美观的优点。
[0024] 2、防护管安装方便,只需将防护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扶手管的端口内,或套设在扶 手管的端口上,再通过胶布将连接处缠紧固定即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栏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正视图。
[0034] 图中,1、本体;11、防护凸起;11a、抵靠面;lib、连接面;12、防护部;3、支撑管;4、 扶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6] 实施例一
[003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体1,本 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本体1的两端部具有能插接到楼梯扶栏扶手管4端口上的插接结构。 本插接结构包括在本体1端部上沿本体1周向设有一圈防护凸起11,防护凸起11凸出本体 1外壁,防护凸起11具有垂直于本体1外壁的抵靠面11a,在抵靠面11a外边缘和本体1外 壁之间具有连接面11b,连接面lib与本体1外壁形成平滑过渡。抵靠面11a到本体1端口 的距离为8cm,本体1的外径为37mm,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抵靠面11a到本体1端口的 距离、以及本体1的外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改变,一般抵靠面11a到本体1端口的 距离为5cm?10cm之间,本体1的外径在35mm?40mm之间。
[0038] 在楼梯扶栏搭建完成之后,将本本体1的两端部插接到扶手管4的端口上,从而使 扶手管4的端口不暴露在外,避免施工人员撞到扶手管4端口上受伤。
[0039] 实施例二
[0040]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3所不,插 接结构包括本体1的端部具有外径逐渐减小的防护部12,防护部12的表面为弧面。
[0041] 实施例三
[0042] 如图4、图5所示,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包括支撑管3和扶手管4,支撑管3坚直设 置,扶手管4固连在支撑管3上,支撑管3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支撑管3上端向上延伸固 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一般支撑管3长度较长,可以向上延伸穿过多个楼层,因此一根支撑 管3可以供多个楼层上的扶手管4共同固定用。
[0043] 扶手管4设置在楼梯边缘上方,每个楼梯边缘上方扶手管4数量为两根,两根扶手 管4上下间隔设置,该两根扶手管4相互平行,两根扶手管4相同朝向的两端口之间连接有 防护管。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体1,本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本体1的两端部具有能 插接到楼梯扶栏扶手管4端口上的插接结构,本体1的两端通过插接结构插设在扶手管4 的端口中。具体地。两根扶手管4之间设置有两根防护管,其中一根防护管连接在两扶手 管4朝向下方的两端口之间,另外一根防护管连接在扶手管4朝向上方的两端口之间。如 图6、图7所示,插接结构包括在本体1端部上沿本体1周向设有一圈防护凸起11,防护凸 起11凸出本体1外壁,防护凸起11具有垂直于本体1外壁的抵靠面11a,抵靠面11a抵靠 在扶手管4的端壁上,在抵靠面11a外边缘和本体1外壁之间具有连接面11b,连接面lib 与本体1外壁形成平滑过渡。本体1和扶手管4的连接处缠设有将两者相固连的胶带。
[0044] 在本建筑工地楼梯护栏中,由于扶手管4的端口上插接防护管,能避免扶手管4的 端口暴露在外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护管采用圆管状设计,防护管的表面为圆弧的过渡,没有 棱边和尖角,因此施工人员撞到防护管上也不会受伤,因此本楼梯护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0045] 实施例四
[0046]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三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8所不,本 体1的端部套设在扶手管4的端口上,插接结构包括本体1的端部具有外径逐渐减小的防 护部12,防护部12的表面为弧面。本体1端部套设在扶手管4的端部口时,本体1与扶手 管4表面之间形成平滑的过渡,能进一步减少撞击伤害。
[0047] 实施例五
[0048]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子四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如图9所示,每个楼梯边缘上方扶手管4的数量为四根,上面两根扶手管4之间设置两根防 护管,下面两根扶手管4之间设置两跟根防护管。
[〇〇4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5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防护凸起11、防护凸起11、连接面lib、防护部12、 支撑管3、扶手管4、本体1、胶带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 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 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其特征在于,本防护管(1)包括一呈圆管状的本 体(1),所述本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本体(1)的两端部具有能插接到楼梯扶栏扶手 管(4)端口上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在本体(1)端部上沿本体(1)周向设有一圈 防护凸起(11),所述防护凸起(11)凸出本体⑴外壁,所述防护凸起(11)具有垂直于本体 (1)外壁的抵靠面(11a),在抵靠面(11a)外边缘和本体⑴外壁之间具有连接面(11b),所 述连接面(11b)与本体(1)外壁形成平滑过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面(11a) 到本体(1)端口的距离为5cm?10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的防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外 径为35mm?40mm 〇
4. 一种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其特征在于,本楼梯护栏包括支撑管(3)和设置在楼梯边 缘上方的若干根扶手管(4),所述支撑管(3)坚直设置,所述扶手管(4)固连在支撑管(3) 上,每两根扶手管(4)相同朝向的两端口之间连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包括一呈圆管状 的本体(1),所述本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本体(1)的两端部具有能插接到楼梯扶栏 扶手管(4)端口上的插接结构,所述本体(1)的两端通过插接结构与扶手管(4)的端口相 连,所述本体(1)的端部插设在所述扶手管(4)的端口内,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在本体(1)端 部上沿本体(1)周向设有一圈防护凸起(11),所述防护凸起(11)凸出本体(1)外壁,所述 防护凸起(11)具有垂直于本体⑴外壁的抵靠面(11a),所述抵靠面(11a)抵靠在扶手管 (4)的端壁上,在抵靠面(11a)外边缘和本体(1)外壁之间具有连接面(11b),所述连接面 (11b)与本体(1)外壁形成平滑过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和扶手管(4) 的连接处缠设有将两者相固连的胶带。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地楼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每个边缘上方的 扶手管(4)数量为两根,两根扶手管(4)上下间隔设置,该两根扶手管(4)相互平行,两根 扶手管(4)之间设置有两根防护管,其中一根防护管连接在两扶手管(4)朝向下方的两端 口之间,另外一根防护管连接在扶手管(4)朝向上方的两端口之间。
【文档编号】E04G21/32GK203879035SQ20142013141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吴继伟, 陆红艳 申请人:吴继伟,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