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机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35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粉墙机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粉墙机上料系统,包括机架和料斗,料斗连接在机架上,包括摆动缸、驱动摆动缸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和两个平行的送料缸,摆动缸的中心线位于两个送料缸的中心线之间;每个送料缸的一端均设有送料缸口,两个送料缸的送料缸口均与料斗连通;摆动缸位于料斗的底部,摆动缸为中空的筒形,摆动缸的两端分别设有摆动缸入口和摆动缸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可来回摆动的摆动缸分别与两个送料缸连通,未与摆动缸连通的送料缸将砂浆吸入,通过活塞运动,将砂浆送至抹头,边供料边抹墙,实现连续供料。
【专利说明】粉墙机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墙机部件,尤其是一种粉墙机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粉墙机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上料系统以及抹头。上料系统将料斗落下的泥浆送到软管,软管与抹头连接。但目前的上料系统采用单缸提供砂浆,一次抽吸和推送只能给抹头提供一次砂浆,这样的工作过程就使得砂浆的供给是时断时续的,抹头不容易连续工作,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又因为断续的供料使得抹头的墙面粉刷质量下降,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墙机上料系统,可连续为粉墙机的抹头供料。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粉墙机上料系统,包括机架和料斗,料斗连接在机架上,包括摆动缸、驱动摆动缸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和两个平行的送料缸,摆动缸的中心线位于两个送料缸的中心线之间;每个送料缸的一端均设有送料缸口,两个送料缸的送料缸口均与料斗连通;摆动缸位于料斗的底部,摆动缸为中空的筒形,摆动缸的两端分别设有摆动缸入口和摆动缸出口,摆动缸的摆动缸出口连接有出料管,摆动缸入口的形状和大小均与送料缸口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送料缸内设有与送料缸滑动连接的活塞,活塞与直线推动机构驱动连接;摆动缸出口与机架转动连接,摆动缸入口与摆动机构连接,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杆,摆动杆的上端与料斗转动连接,摆动杆的上端与料斗转动连接处设有摆动轴,摆动杆的下端与摆动缸入口固定连接;摆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推动摆动杆往复摆动的推动机构;摆动缸入口摆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与两个送料缸的送料缸口的位置相对应,摆动缸入口与其中一个送料缸口对准后,摆动缸与该送料缸连通。
[0006]摆动缸出口和摆动轴的中心线重合。
[0007]推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主动换向轮、被动换向轮、两根牵引绳,被动换向轮与摆动轴同轴连接,被动换向轮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两根牵引绳交叉,两根牵引绳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主动换向轮的下侧和上侧,主动换向轮与液压马达驱动连接。
[0008]推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摆动杆上端的推动杆,推动杆的上端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摆动轴的轴线垂直。
[0009]所述直线推动机构为液压缸。
[0010]摆动缸入口的形状和大小均与送料缸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0011]料斗底部纵向设有双螺旋压料器,双螺旋压料器位于摆动缸上方,双螺旋压料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螺旋和右螺旋。
[0012]双螺旋压料器的中心线与送料缸的中心线垂直。
[0013]摆动缸的中部为一空心腔体,空心腔体的截面面积从摆动缸入口到摆动缸出口之间逐渐缩小。
[0014]摆动缸的空心腔体截面形状为圆形。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可来回摆动的摆动缸分别与两个送料缸连通,未与摆动缸连通的送料缸将砂浆吸入,通过活塞运动,将砂浆送至抹头,边供料边抹墙,实现连续供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去掉料斗和双螺旋压料器后);
[0018]图3是图1的左视图(去掉料斗和摆动机构后);
[0019]图4是摆动机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摆动机构采用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I和料斗2,料斗2连接在机架I上,它还包括摆动缸3、驱动摆动缸3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4和两个平行的送料缸5,分别为A送料缸5和B送料缸5,摆动缸3位于两个送料缸5的右侧。
[0022]每个送料缸5的一端均设有送料缸口 9,两个送料缸口 9均与料斗2连通。
[0023]摆动缸3位于料斗2的底部,摆动缸3为筒形,摆动缸3的两端分别设有摆动缸入口 6和摆动缸出口 7,摆动缸入口 6的形状和大小均与送料缸口 9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优选方案是摆动缸入口 6的形状和大小均与送料缸口的形状合大小相同。这可以保证砂浆在压入摆动缸入口 6时的密封效果,保证砂浆不会从摆动缸入口 6和送料缸口 9之间溢出。摆动缸3的中部为从左向右逐渐缩小的空心腔体,空心腔体截面形状为圆形,砂浆会被逐渐压挤。
[0024]如图3所示,摆动缸3的摆动缸出口 7的中心线位于两个送料缸5的中心线之间,摆动缸3与两个送料缸5构成“品”字形。
[0025]两个送料缸5内各设有一个与送料缸5滑动连接的活塞10,每个活塞10由一个第一液压缸11 (也可以是其它的直线推动机构,比如气缸,或者电机驱动的丝杠等机构)驱动连接;摆动缸出口 7与料斗2转动连接,摆动缸的摆动缸出口 7连接有出料管8,出料管8采用软管。
[0026]摆动机构4有两种实施方式:
[0027]实施方式一
[0028]如图4所示,摆动缸入口 6与摆动机构4连接,摆动机构4包括摆动杆12和两个第二液压缸13,料斗2的后侧连接有摆动轴46,摆动杆12的上端通过摆动轴46与料斗2转动连接,摆动杆12的下端与摆动缸入口 7固定连接。摆动缸出口 7以及摆动轴46与料斗2的前后侧转动连接,并且摆动缸出口 7以及摆动轴46 二者的中心线重合。摆动轴46以及摆动缸出口 7与料斗2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0029]摆动杆12上端一体连接有推动杆51,推动杆51与摆动杆12的中心线重合,推动杆51的两侧各通过铰轴与第二液压缸13的上端铰接(第二液压缸13同样也可以用其它的直线推动机构近似替换),第二液压缸13的下端与机架I连接。两个第二液压缸13倾斜连接在机架I上,对称设置,并由液压阀组和控制器控制其工作时长和第二液压缸13的液压缸的行程长度。摆动缸入口 6摆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与两个送料缸5的送料缸口 9的位置相对应,摆动缸入口 6与其中一个送料缸口 9对准后,摆动缸3与该送料缸5连通。摆动机构4停止工作,送料缸5开始工作。
[0030]第二液压缸13通过摆动杆12带动摆动缸3旋转,实现左右摆动。
[0031]实施方式二
[0032]由于实施方式一中采用的摆动杆12在摆动到两端时起始有夹角,受力不好,可采用实施方式二。
[0033]如图5所示,摆动机构4取消两个第二液压缸13,由液压马达47代替第二液压缸13提供动力,保留摆动轴46,摆动杆12保留与摆动缸3连接的一段,摆动杆12的下端与摆动缸3端部连接,摆动杆12上端与摆动轴46转动连接,不同之处在于,摆动机构4包括液压马达47、主动换向轮48、被动换向轮49、两根牵引绳50,液压马达47上安装有主动换向轮48,摆动杆12上端与被动换向轮49同轴连接,被动换向轮49带动摆动杆12绕摆动轴46摆动,被动换向轮49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钢丝绳)50、51,两根牵引绳(钢丝绳)50,51交叉,它们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主动换向轮48的下侧和上侧,主动换向轮48由液压马达47驱动转动。换向时,液压马达47转动通过牵引绳50、51实现换向。液压马达47转动平稳,故障率低。
[0034]为了保证砂浆进入送料缸口 9更密实以及迅速,在料斗2底部纵向还设有双螺旋压料器14,双螺旋压料器14位于摆动缸3的上方,双螺旋压料器14的中心线与送料缸5的中心线垂直。双螺旋压料器14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螺旋和右螺旋(螺旋的长度以及螺旋方向应根据双螺旋压料器14的旋转方向和具体实际情况设定),在转动后可以将砂浆分别向下压入到其中一个送料缸口 9内。
[0035]工作过程:在料斗2内放入砂浆,通过双螺旋压料器14的双螺旋向下压启动其中一个送料缸5的活塞10向后运动,将砂浆吸入,启动摆动机构4,将摆动缸3的摆动缸入口6摆动到该送料缸5的送料缸口 9处,使摆动缸入口 6与送料缸口 9对接连通,摆动机构4
停止工作。
[0036]送料缸5开始工作,活塞10向前推,将砂浆从摆动缸出口 7送到出料管8内,然后送到粉墙机的抹头处;同时另一个送料缸5的活塞10向后运动,将砂浆吸入,重复动作,就可以将砂浆源源不断地送至出料管8内。
[0037]当A送料缸5内充满砂浆且其送料缸口 9与摆动缸入口 6完成对接时,与A送料缸5连接的第一液压缸11推动活塞10前进,向外送料,此时,与B送料缸5连接的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10后退,实现吸料。待本流程结束后,摆动缸3通过摆动机构换向,摆动缸入口 6从A送料缸5的送料缸口 9转动到B送料缸5的送料缸口 9,摆动缸入口 6与B送料缸5的送料缸口 9对接,重复上一循环即可。
【权利要求】
1.粉墙机上料系统,包括机架和料斗,料斗连接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缸、驱动摆动缸往复摆动的摆动机构和两个平行的送料缸,摆动缸的中心线位于两个送料缸的中心线之间;每个送料缸的一端均设有送料缸口,两个送料缸的送料缸口均与料斗连通;摆动缸位于料斗的底部,摆动缸为中空的筒形,摆动缸的两端分别设有摆动缸入口和摆动缸出口,摆动缸的摆动缸出口连接有出料管,摆动缸入口的形状和大小均与送料缸口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送料缸内设有与送料缸滑动连接的活塞,活塞与直线推动机构驱动连接;摆动缸出口与机架转动连接,摆动缸入口与摆动机构连接,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杆,摆动杆的上端与料斗转动连接,摆动杆的上端与料斗转动连接处设有摆动轴,摆动杆的下端与摆动缸入口固定连接;摆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推动摆动杆往复摆动的推动机构;摆动缸入口摆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与两个送料缸的送料缸口的位置相对应,摆动缸入口与其中一个送料缸口对准后,摆动缸与该送料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摆动缸出口和摆动轴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主动换向轮、被动换向轮、两根牵引绳,被动换向轮与摆动轴同轴连接,被动换向轮的上、下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两根牵引绳交叉,两根牵引绳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主动换向轮的下侧和上侧,主动换向轮与液压马达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摆动杆上端的推动杆,推动杆的上端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摆动轴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推动机构为液压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摆动缸入口的形状和大小均与送料缸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料斗底部纵向设有双螺旋压料器,双螺旋压料器位于摆动缸上方,双螺旋压料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螺旋和右螺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双螺旋压料器的中心线与送料缸的中心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摆动缸的中部为一空心腔体,空心腔体的截面面积从摆动缸入口到摆动缸出口之间逐渐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墙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摆动缸的空心腔体截面形状为圆形。
【文档编号】E04F21/08GK203808467SQ201420136812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宋发才 申请人: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