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52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包括储料罐、搅拌装置、空压机和储料仓,储料罐的出料管下方安装有吹料管,第一气管的上端位于储料罐内的顶部,第一气管的下端穿过储料罐的罐壁后置于储料罐外并用于连接除尘袋,第一气管的下段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阀门且位于阀门以上的位置连接有第二气管,吹料管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三气管,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连接,吹料管的第二端通过输料管与储料仓的进料管连接,搅拌装置安装于储料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预拌干混砂料传输到位后再搅拌制浆的方式,可以实现预拌干混砂料的长距离和高楼层传输目的,降低了砂浆输送的成本,并大大提高了砂浆供料效率。
【专利说明】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送料及制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建筑装饰,如地坪、砌砖、内外墙粉刷(抹灰)等都需要大量的砂浆,传统的方法是,用运输车将搅拌站生产的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到储料罐内,在储料罐的出口下方安装搅拌装置,需用砂浆时通过储料罐内料的自重力将预拌干混砂料送入搅拌装置内,加水搅拌形成可使用的砂浆,然后人力用手推车将拌混好的砂浆推进电梯或起吊设备内送致作业位置。而这种传统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这种运输方式缓慢,在运输途中,有部份拌混好的砂浆失落非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环境,导致砂浆输送成本和工程成本增高。
[0003]特别地,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即使通过电梯或吊机的方式将砂浆送到对应楼层再推至施工位置,其效率也很低,而且因为地面和楼上都需要工人操作,所以费时费力,难以适应现代建筑高效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远程输送、就地制浆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包括储料罐和搅拌装置,还包括空压机和储料仓,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下方相通安装有用于吹动所述预拌干混砂料的吹料管,所述储料罐内安装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储料罐内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储料罐的罐壁后置于所述储料罐外并用于连接除尘袋,所述第一气管的下段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阀门,所述第一气管的下段位于所述阀门以上的位置与第二气管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一端置于所述吹料管内,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二端相通连接,所述吹料管的第二端通过输料管与所述储料仓的进料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储料仓的下方。
[0007]上述结构中,空压机用于为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提供高压气体,其中,第二气管内的高压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管的上端送到储料罐内的顶部(此时,第一气管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由上而下对储料罐内的预拌干混砂料施加压力,以确保预拌干混砂料能更加顺利地由储料罐下部的出料管排出至吹料管;第三气管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其第一端的出口送出,在吹料管内形成负压,储料罐内的预拌干混砂料在重力和上方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吹料管内,并在吹料管内顺着高压空气流动,经过输料管后进入储料仓,储料仓可以安装于较远位置和/或较高楼层,由于空压机的高压空气压力大,而且预拌干混砂料质量轻,所以预拌干混砂料可以被吹送到几十层楼高的位置;搅拌装置与普通搅拌装置相同,与储料仓一起被安装于高楼层上,用于将储料仓内的预拌干混砂料混水搅拌成砂浆完成制浆过程,再用手推车将砂浆推送到该楼层的施工位置。
[0008]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储料仓内安装有用于检测预拌干混砂料是否到达设定高位的传感装置,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传感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对应连接。自动控制的原理为:如果传感装置检测到储料仓内的预拌干混砂料到达设定高位,则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停止预拌干混砂料的输送;当传感装置检测到储料仓内的预拌干混砂料低于设定高位,则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依次开启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继续预拌干混砂料的输送;事实上,当搅拌装置开始运行后,储料仓内的预拌干混砂料需要持续向搅拌装置供给,所以预拌干混砂料也会持续由下而上传输。
[0009]具体地,所述传感装置包括电机、转速传感器和叶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置于所述储料仓内的上部,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壳体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速,所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这种传感装置的基本原理为:如果预拌干混砂料的高度不足没有到达叶轮位置,则叶轮为空转状态,其速度较快,如果预拌干混砂料到达叶轮位置,则预拌干混砂料会对叶轮形成阻力,使其转速降低,相应地,转轴的转速也会降低,转速传感器检测到转轴转速变化后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反之亦然。
[0010]为了将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的供气对象内的气压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气管上安装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安全阀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二安全阀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对应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超过设定值后,控制器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以降低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的供气对象内的气压,反之则开启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继续增压。
[0011]为了防止气体或预拌干混砂料回流,所述第二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所述储料仓的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三止回阀。
[0012]为了增加高压空气的喷射效果和便于更换喷射部件,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出料段为中空的锥体,所述喷头的出料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气管的内径,所述喷头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下方,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设有孔径略大于所述喷头最大外径且与所述吹料管同轴向的通孔,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通孔以外的位置设有向外延伸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上通过螺纹套装有螺母,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端面外侧依次安装有套装于所述第三气管外且位于所述螺纹管内的中空圆柱体、第一中空椎体和第二中空椎体,所述第一中空椎体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均设有一端锥面和一端平面,所述第一中空椎体的锥面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的锥面相互靠近且在两个所述锥面之间设有填料,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这种结构中,喷头的出料口直径比第三气管的内径小,而且喷头的出料段为中空的锥体,所以由喷头喷射出的高压空气压力更高,如果喷头因磨损、腐蚀或堵塞等原因而损坏,则能够方便地更换喷头;吹料管第一端和螺母、中空圆柱体、第一中空椎体、第二中空椎体的组合结构,一方面能够实现吹料管与第三气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拧松螺母将第三气管的第一端和喷头一并取出,其中,中空圆柱体的高度较小,基本相当于一个挡环,用于弥补通孔与第三气管之间的空隙并为第一中空椎体提供强力支撑,两个中空椎体之间相互配合便于在螺母旋紧时对第二中空椎体进行挤压,然后对填料和第一中空椎体进行挤压,尤其通过对橡胶或塑料材质的填料进行强力挤压,实现第三气管和吹料管之间的有效密封。
[0013]优选地,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三气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4]具体地,所述填料位于所述第一中空椎体的内锥面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的外锥面之间;或者,所述填料位于所述第一中空椎体的外锥面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的内锥面之间。这两种结构都能实现有效密封。
[0015]进一步,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上安装有气动蝶阀,所述第二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之间相通连接有第四气管,所述第四气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气管上位于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所述气动蝶阀之间相通连接用于为所述气动蝶阀提供气源,所述第四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对应连接。上述结构用于在出现空压机故障等问题时,通过控制器开启第四电磁阀,将储料罐内的高压气体引入第三气管,对吹料管内的余料进行吹送,以免余料堵塞吹料管;同时通过气动蝶阀关闭储料罐的出料管,使其不再出料。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采用预拌干混砂料传输到位后再搅拌的方式,可以实现预拌干混砂料的长距离和高楼层传输,实现在施工楼层搅拌制浆和推送砂浆的目的,显著降低了砂浆输送的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并大大提高了砂浆供料效率,有利于加快施工进程;通过设置传感装置、控制器和电磁阀,能够实现预拌干混砂料传输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提高砂浆供料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气管和吹料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之一;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气管和吹料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包括储料罐1、搅拌装置、空压机12和储料仓39,储料罐I的出料管16的下方相通安装有用于吹动预拌干混砂料的吹料管22,储料罐I内安装有第一气管2,第一气管2的上端位于储料罐I内的顶部,第一气管2的下端穿过储料罐I的罐壁后置于储料罐I外并用于连接除尘袋,第一气管2的下段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手动蝶阀6,第一气管2的下段位于手动蝶阀6以上的位置与第二气管11的第一端相通连接,吹料管22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有第三气管14,第三气管14的第一端置于吹料管22内,空压机12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二气管11的第二端和第三气管14的第二端相通连接,吹料管22的第二端通过输料管27与储料仓39的进料管30连接,搅拌装置安装于储料仓39的下方,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35、减速机36和搅拌桶37,搅拌桶37的下面设有砂浆出料口 38,搅拌好的砂浆用小车推送到施工位置。
[0023]如图1所示,储料仓39内安装有用于检测预拌干混砂料是否到达设定高位的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包括电机32、转速传感器31和叶轮34,电机32的转轴(图中未示出)与叶轮34连接,叶轮34置于储料仓39内的上部,转速传感器31安装于电机32的壳体上并用于检测转轴的转速;储料罐I的出料管26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4和气动蝶阀23,第三气管14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5,第二气管11上安装有第一安全阀10和第三电磁阀9,第一安全阀10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三气管14上安装有第二安全阀16,第二安全阀16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管11上位于第三电磁阀9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第三气管14上位于第二电磁阀15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之间相通连接有第四气管13,第四气管13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49,第四气管13上位于第四电磁阀49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气动蝶阀23之间相通连接用于为气动蝶阀23提供气源,转速传感器31的信号输出端、第一压力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28的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控制器28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49的控制输入端对应连接。另外,第二气管11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8,第三气管14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19,储料仓39的进料管30上安装有第三止回阀29,第四气管13上安装有第四止回阀20。图1中只示出了控制器28与第一电磁阀24和第二电磁阀15之间的连接导线,其它连接导线未示出。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气管14的第一端通过螺纹相通连接有喷头21,喷头21的出料段为中空的锥体,喷头21的出料口 48的直径小于第三气管14的内径即中心通孔47的直径,喷头21的出料口位于储料罐I的出料管26的下方,吹料管22的第一端设有孔径略大于喷头21的最大外径且与吹料管22同轴向的通孔46,通孔46的直径小于吹料管22的内径,吹料管22的第一端位于通孔46以外的位置设有向外延伸的螺纹管45,螺纹管45上通过螺纹套装有螺母44,吹料管22的第一端端面外侧依次安装有套装于第三气管14外且位于螺纹管45内的中空圆柱体43、第一中空椎体42和第二中空椎体40,第一中空椎体42与第二中空椎体40均设有一端锥面和一端平面,第一中空椎体42的锥面与第二中空椎体40的锥面相互靠近且在两个锥面之间设有填料41,中空圆柱体43的外径大于通孔46的直径。
[0025]第一中空椎体42的锥面与第二中空椎体40的锥面结构有两种,第一种如图2所示,填料41位于第一中空椎体42的内锥面与第二中空椎体40的外锥面之间;第二种如图3所示,填料41位于第一中空椎体42的外锥面与第二中空椎体40的内锥面之间。
[0026]图1还示出了置于用于为储料罐I供料的供料管3,供料管3置于储料罐I内的出口段上设有多个上下排列的出料孔4,以便于由下而上出料直到料位到达罐内上部,供料管3置于储料罐I外的管体上安装有另一个手动蝶阀25,便于控制进料;储料罐的下面设有支撑脚5 ;第三气管14上还安装有压力表18 ;储料仓39的上方设有除尘罩33。
[0027]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衆系统的预拌干混砂料(一般为水泥干粉与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走向为:供料管3向储料罐I内送入预拌干混砂料,预拌干混砂料通过出料管26进入吹料管22,然后由输料管27进入储料仓39,需要时进入搅拌箱37与水混合成为砂浆待用。
[0028]本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的高压空气的走向为:空压机12产生高压空气分别进入第二气管11和第三气管14,第二气管11内的高压空气经过第一气管2的上端进入储料罐I内的顶部,为预拌干混砂料进入吹料管22提供压力;第三气管14内的高压空气由喷头21喷射而出,并将预拌干混砂料经输料管27吹送到储料仓39内;在空压机12不能提供高压空气的情况下,储料罐I内的高压空气经第四气管13进入第三气管14内并由喷头21喷出,将吹料管22内的残余预拌干混砂料吹送到储料仓39内,同时,储料罐I内的高压空气经第四气管13为气动蝶阀23提供动力,使气动蝶阀23关闭,停止出料。
[0029]本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的自动控制原理为:正常情况下,第一压力传感器7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分别将第二气管11内的空气压力和第三气管14内的空气压力以电信号方式传输给控制器28,控制器28根据检测值和设定值的大小分别控制第三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5的启闭状态,并由第一安全阀10和第二安全阀16配合泄压,实现稳定第二气管11内的空气压力和第三气管14内的空气压力的目的;如果转速传感器31检测到储料仓39内的预拌干混砂料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则控制器28控制依次关闭第一电磁阀24和第二电磁阀15,停止送料,反之,如果转速传感器31检测到储料仓39内的预拌干混砂料的高度低于设定高度,则控制器28控制依次开启第二电磁阀15和第一电磁阀24,继续送料,这样就自动保持储料仓39内的预拌干混砂料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高度;如果出现停电等原因导致空压机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则控制器28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7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信号能够判断,自动关闭第二电磁阀15和第三电磁阀9,并开启第四电磁阀49,利用储料罐I内的气压将吹料管22内的余料吹送到储料仓39内,同时,利用储料罐I内的气压将气动蝶阀23关闭,停止出料。
[0030]本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的喷头21的更换过程为:如果喷头21损坏或堵塞,将螺母44旋松退出,则第三气管14、中空圆柱体43、第一中空椎体42和第二中空椎体40均与吹料管22没有连接,此时可直接将第三气管14拉出;拉出后,取下损坏或堵塞的喷头21,换上新喷头21,再将第三气管14插入吹料管22内。拧紧螺母44,即完成喷头21的更换。调整喷头21在吹料管22内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旋松螺母44然后将第三气管14适当拉出一段或插入一段,再拧紧螺母44即可。
[0031]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包括储料罐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压机和储料仓,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下方相通安装有用于吹动所述预拌干混砂料的吹料管,所述储料罐内安装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储料罐内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储料罐的罐壁后置于所述储料罐外并用于连接除尘袋,所述第一气管的下段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阀门,所述第一气管的下段位于所述阀门以上的位置与第二气管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一端置于所述吹料管内,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二端相通连接,所述吹料管的第二端通过输料管与所述储料仓的进料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储料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预拌干混砂料是否到达设定高位的传感装置,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传感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包括电机、转速传感器和叶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置于所述储料仓内的上部,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机的壳体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速,所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上安装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安全阀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二安全阀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三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所述储料仓的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三止回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管的第一端相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出料段为中空的锥体,所述喷头的出料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气管的内径,所述喷头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下方,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设有孔径略大于所述喷头最大外径且与所述吹料管同轴向的通孔,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通孔以外的位置设有向外延伸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上通过螺纹套装有螺母,所述吹料管的第一端端面外侧依次安装有套装于所述第三气管外且位于所述螺纹管内的中空圆柱体、第一中空椎体和第二中空椎体,所述第一中空椎体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均设有一端锥面和一端平面,所述第一中空椎体的锥面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的锥面相互靠近且在两个所述锥面之间设有填料,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三气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位于所述第一中空椎体的内锥面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的外锥面之间;或者,所述填料位于所述第一中空椎体的外锥面与所述第二中空椎体的内锥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上安装有气动蝶阀,所述第二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之间相通连接有第四气管,所述第四气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气管上位于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所述气动蝶阀之间相通连接用于为所述气动蝶阀提供气源,所述第四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预拌干混砂料输送及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管上安装有气动蝶阀,所述第二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之间相通连接有第四气管,所述第四气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气管上位于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出气方向的位置与所述气动蝶阀之间相通连接用于为所述气动蝶阀提供气源,所述第四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对应连接。
【文档编号】B28C7/06GK203975949SQ20142041973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李国清 申请人:成都寰辰干粉沙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