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2938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适用于建筑物整体旋转移动中使用。包括现浇混凝土大板基础、旋转轴、水平托换框架、旋转中心、活动反力支座、液压千斤顶、滚轴、旋转建筑物。现浇混凝土大板基础位于需旋转建筑物的下部;旋转轴浇筑在现浇混凝土大板基础中;水平托换框架设置在旋转建筑物下部,包括行走梁和行走梁间斜向支撑;旋转中心位于水平托换框架的几何中心,活动反力支座由钢管立柱、扁担梁、楔形钢垫块和型钢垫块组成;活动反力支座设置在建筑物长边两侧,液压千斤顶依托活动反力支座顶推建筑物绕旋转轴旋转。本实用新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能安全、准确、可靠地对建筑物进行旋转移动。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尤其适用于在建筑物整体旋转移动中使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建筑物整体平移方法,一般是按照建筑物的纵向或横向进行移动。但有时需将建筑物进行旋转,以满足工程需要。其技术复杂,因此,针对需要旋转的建筑物,急需研究出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使建筑物能够快速迅捷的进行旋转移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迅速快捷调整建筑物朝向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它包括旋转基座和两台液压千斤顶,所述旋转基座包括设在需旋转建筑物下方浇铸的混凝土大板基础,混凝土大板基础与需旋转建筑物之间设有水平托换框架,水平托换框架与混凝土大板基础之间设有根据旋转方向排列的多根滚轴,所述水平托换框架包括井字形分布的行走梁和设置在行走梁之间的斜向支撑,水平托换框架的旋转中心处设有用于加固的交叉钢筋混凝土斜撑,交叉钢筋混凝土斜撑中心开有孔洞,孔洞内设有与混凝土大板基础连接的旋转轴,所述两台液压千斤顶的头部方分别抵在需旋转建筑物的前后两侧,液压千斤顶的尾部设有活动反力支座,所述活动反力支座包括顺序设在液压千斤顶尾部的型钢垫块、楔形钢垫块和扁担梁,扁担梁后设有插入混凝土大板基础内的多根钢管立柱。
[0005]所述旋转轴由Φ200Χ10钢管制成,浇筑在现浇混凝土大板基础中;所述行走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斜向支撑由Φ200Χ10钢管制成;所述孔洞直径要大于旋转轴直径10mm以上;所述扁担梁由20#A工字钢加工而成。
[000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旋转大板基础上使用旋转轴连接有水平托换框架,并使用液压千斤顶顶推水平托换框架,从而实现将设在水平托换框架上的建筑物在原地绕着旋转中心旋转,同时在液压千斤顶后方使用了活动反力支座,方便调整液压千斤顶的位置及顶推力的方向,从而可以能够使原建筑物安全、准确、可靠地对建筑物进行旋转,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低、实施简单,特别适用于需要进行旋转的建筑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侧视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托换框架及旋转中心布置图。
[0010]图中,1、混凝土大板旋转基础;2、旋转轴;3、水平托换框架;4、旋转中心;5、活动反力支座;6、液压千斤顶;7、滚轴;8、旋转建筑物;9、行走梁;10、斜向支撑;11、钢筋混凝土斜撑;12、大板基础孔洞;13、钢管立柱;14、扁担梁;15、楔形钢垫块;16、型钢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基座和两台液压千斤顶6,所述旋转基座包括设在需旋转建筑物8下方浇铸的混凝土大板基础1,混凝土大板基础I与需旋转建筑物8之间设有水平托换框架3,水平托换框架3与混凝土大板基础I之间设有根据旋转方向排列的多根滚轴7,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托换框架3包括井字形分布的行走梁9和设置在行走梁9之间的斜向支撑10,所述行走梁9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行走梁间斜向支撑10由Φ 200X10钢管制成,水平托换框架3的旋转中心4处设有用于加固的交叉钢筋混凝土斜撑11,交叉钢筋混凝土斜撑11几何中心开有孔洞12,孔洞12内设有与混凝土大板基础I连接的旋转轴2,所述孔洞12直径要大于旋转轴2直径100_以上,所述旋转轴2由Φ 200 X 10钢管制成,浇筑在现浇混凝土大板基础I中;所述两台液压千斤顶6的头部方分别抵在需旋转建筑物8的前后两侧,液压千斤顶6的尾部设有活动反力支座5,所述活动反力支座5包括顺序设在液压千斤顶6尾部的型钢垫块16、楔形钢垫块15和扁担梁14,所述型钢垫块(16)后方设有楔形钢垫块(15),楔形钢垫块(15)后方设有扁担梁(14),扁担梁14后设有插入混凝土大板基础I内的多根钢管立柱13,所述扁担梁14由20#A工字钢加工而成。
[0013]所述液压千斤顶6 —端依托活动反力支座5的型钢垫块16,另一端顶推水平托换框架3使旋转建筑物8发生旋转,旋转一定角度后在扁担梁14和型钢垫块16之间加入楔形钢垫块15,再次顶推,再次旋转一定角度后取下楔形钢垫块重新设置活动反力支座,如此反复,直至建筑物旋转至需要的位置。
[0014]本实用新型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其结构简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能安全、可靠地对建筑物进行旋转移动,减小了曲线平移时的工作面和工作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旋转基座和两台液压千斤顶(6),所述旋转基座包括设在需旋转建筑物(8)下方浇铸的混凝土大板基础(1),混凝土大板基础(1)与需旋转建筑物(8)之间设有水平托换框架(3),水平托换框架(3)与混凝土大板基础(1)之间设有根据旋转方向排列的多根滚轴(7),所述水平托换框架(3)包括井字形分布的行走梁(9)和设置在行走梁(9)之间的斜向支撑(10),水平托换框架(3)的旋转中心(4)处设有用于加固的交叉钢筋混凝土斜撑(11),交叉钢筋混凝土斜撑(11)中心开有孔洞(12),孔洞(12)内设有与混凝土大板基础(1)连接的旋转轴(2),所述两台液压千斤顶(6)的头部方分别抵在需旋转建筑物(8)的前后两侧,液压千斤顶(6)的尾部设有活动反力支座(5),所述活动反力支座(5)包括顺序设在液压千斤顶(6)尾部的型钢垫块(16)、楔形钢垫块(15)和扁担梁(14),扁担梁(14)后设有插入混凝土大板基础(1)内的多根钢管立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由Φ 200 X 10钢管制成,浇筑在现浇混凝土大板基础(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梁(9)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斜向支撑(10)由Φ200Χ10钢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2)直径要大于旋转轴(2)直径10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整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梁(14)由20M工字钢加工而成。
【文档编号】E04G23/06GK204139647SQ201420446210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袁广林, 杜健民, 徐支松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