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圆烟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151阅读:1521来源:国知局
内圆烟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圆烟道,它由多节内圆烟道管对接而成,所述内圆烟道管横截面为圆环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圆烟道,其排烟效果好、重量轻且占地空间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内圆烟道管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圆形的排烟通道相对于方形排烟通道不仅排风量大而且气体流动性好;此外,圆环形结构壁厚均匀,无多余的结构体积,自重轻且占用空间小;内圆烟道管外壁设有轻质结构,轻质结构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并且质量轻,内圆烟道的整体重量增加小。
【专利说明】内圆烟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圆烟道。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烟道的通道截面通常为方形,其排风量不足且气体流动性差,为此有人提出一种内圆外方形烟道。内圆外方形烟道虽然有效解决了内方形烟道排风量不足、气体流动性差等问题,但内圆外方形烟道多为一体成型式,内圆和外方之间存在多余的结构体积,如方形的四个边角,其不仅浪费原料,增加烟道重量,还占用了大量的住宅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圆烟道,其排烟效果好、重量轻且占地空间小。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圆烟道,它由多节内圆烟道管对接而成,所述内圆烟道管横截面为圆环形。
[0005]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06]1.内圆烟道管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圆形的排烟通道相对于方形排烟通道不仅排风量大而且气体流动性好;此外,圆环形结构壁厚均匀,无多余的结构体积,自重轻且占用空间小。
[0007]2.内圆烟道管的长度为层高与楼板厚度之和的三分之二,其长度设置在内圆烟道管由水平搬运位置到竖置安装位置的安装过程中不受楼层高度的影响,也减少了内圆烟道管之间对接的次数;此外,三个内圆烟道管正好完成两个楼层的烟道安装,其内圆烟道管对接口相距上下楼板都有l-2m的距离,在内圆烟道管对接口发生串烟、回味时,方便维修,不会破坏楼板或者踢脚线。
[0008]3.内圆烟道管外壁设有轻质结构,轻质结构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并且质量轻,内圆烟道的整体重量增加小。
[0009]4.排烟导向构件内部设有一个烟气导向通道,其进口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出口端的水平高度,可有效防止烟气倒灌;并且排烟导向构件设于烟道外侧壁上,不占用烟道内排烟通道空间,使烟道内烟气排放更为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圆烟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带轻质结构的内圆烟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内圆烟道管对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另一种内圆烟道管对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一种排烟导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另一种排烟导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内圆烟道管安装示意图。
[0017]标号说明:1内圆烟道管、1-1母口结构、1-2公口结构、2套管、3轻质结构、4烟气导向通道、4-1倾斜通道段、4-2水平通道段、4-3弧形通道段、5排烟管道、6止逆阀、7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圆烟道的实施例示意图。
[0020]一种内圆烟道,它由多节内圆烟道管1对接而成,所述内圆烟道管1横截面为圆环形。
[0021]内圆烟道管1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圆形的排烟通道相对于方形排烟通道不仅排风量大而且气体流动性好;此外,圆环形结构壁厚均匀,无多余的结构体积,自重轻且占用空间小。
[0022]烟道旁侧通常设有排水管道,圆柱形的内圆烟道管1和圆柱形的排水管道可贴靠的更加的紧密,减少占用空间。
[0023]所述内圆烟道管1的长度为层高与楼板7厚度之和的三分之二。
[0024]如图7所示,以层高2.8m,楼板7厚度0.2m为例,每个内圆烟道管1长度即为2m,三个内圆烟道管1正好可完成两个楼层的烟道安装,即三个内圆烟道管1为一个循环。最下层内圆烟道管1底部在安装时距楼板7上表面有0.2m的距离,其可以为一个垫设在内圆烟道管1底部的油污收集装置,内圆烟道管1在对接时,其对接处距楼板7上表面高度分别为0.2m、2.2m以及1.2m,上述高度设置在内圆烟道管1对接口发生串烟、回味时,方便维修,不会破坏楼板7或者踢脚线。
[0025]相邻两内圆烟道管1通过公母插头配合连接;上层内圆烟道管1下端为母口结构1-1,下层内圆烟道管1上端为公口结构1-2 (如图3)。
[0026]相邻两内圆烟道管1通过套管2连接(如图4)。
[0027]所述内圆烟道管1外壁设有轻质结构3,轻质结构3与内圆烟道管1所形成的整体,其横截面外轮廓为矩形。轻质结构3可以为发泡材料。
[0028]轻质结构3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并且质量轻,内圆烟道的整体重量增加小。此夕卜,轻质结构3和内圆烟道管1所形成的矩形外轮廓更为大众所接受,并且便于填缝及粉刷。
[0029]所述内圆烟道管1设于墙角处;它还包括与墙角配合将内圆烟道管1包围住的L形板材以及填充在内圆烟道管1外与墙角、L形板材之间的轻质材料层或者水泥砂浆层。由于内圆烟道管1和排水管道通常设置于墙角位置,在内圆烟道1和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可用L形板材与墙角配合将内圆烟道1和排水管道包围其中,并用轻质材料或水泥砂浆填缝。
[0030]它还包括设于内圆烟道管1外侧壁或者轻质结构3外侧壁上的排烟导向构件,所述排烟导向构件内部设有一个烟气导向通道4,烟气导向通道4的进口端与排烟管道5相连,烟气导向通道4的出口端与内圆烟道管1内的排烟通道相连;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进口端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导向通道4出口端的水平高度。
[0031]内圆烟道管1内部烟气都是由下往上排放,烟气导向通道4进口端低于出口端,使得烟气无法由上往下的穿过烟气导向通道4,进而倒灌至排烟管道5。
[0032]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由水平通道段4-2以及与水平通道段4-2相连的倾斜通道段4-1构成;所述水平通道段4-2与排烟管道5相连,所述倾斜通道段4-1与内圆烟道管1内的排烟通道相连(如图5),进入烟气导向通道4内的烟气在自身浮力以及倾斜通道段4-1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会返回内圆烟道管1内,防止烟气在烟气导向通道4内滞留。
[0033]或者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由水平通道段4-2以及与水平通道段4-2相连的弧形通道段4-3构成;所述水平通道段4-2与排烟管道5相连,所述弧形通道段4-3与内圆烟道管1内的排烟通道相连(如图6)。
[0034]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的进口端处设有止逆阀6。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它由多节内圆烟道管(I)对接而成,所述内圆烟道管(I)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内圆烟道管(I)外壁设有轻质结构(3);轻质结构(3)与内圆烟道管(I)所形成的整体,其横截面外轮廓为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烟道管(I)的长度为层高与楼板(X)厚度之和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内圆烟道管(I)通过公母插头配合连接;上层内圆烟道管(I)下端为母口结构(1-1),下层内圆烟道管(I)上端为公口结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内圆烟道管(I)通过套管(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烟道管(I)设于墙角处;它还包括与墙角配合将内圆烟道管(I)包围住的L形板材以及填充在内圆烟道管(I)外与墙角、L形板材之间的轻质材料层或者水泥砂浆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内圆烟道管(I)外侧壁或者轻质结构(3)外侧壁上的排烟导向构件,所述排烟导向构件内部设有一个烟气导向通道(4),烟气导向通道(4)的进口端与排烟管道(5)相连,烟气导向通道(4)的出口端与内圆烟道管(I)内的排烟通道相连;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进口端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导向通道(4)出口端的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由水平通道段(4-2)以及与水平通道段(4-2)相连的倾斜通道段(4-1)构成;所述水平通道段(4-2)与排烟管道(5)相连,所述倾斜通道段(4-1)与内圆烟道管(I)内的排烟通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由水平通道段(4-2)以及与水平通道段(4-2)相连的弧形通道段(4-3)构成;所述水平通道段(4-2)与排烟管道(5)相连,所述弧形通道段(4-3)与内圆烟道管(I)内的排烟通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圆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导向通道(4)的进口端处设有止逆阀(6)。
【文档编号】E04F17/02GK204212365SQ20142057420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王仁林 申请人:王仁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