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24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包括建筑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建筑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一组太阳能集热装置,每个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橡胶吸盘与固定支撑座相连,所述固定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上,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水箱、集热管和支撑板,所述水箱通过电磁阀门控制器连接保温管道,所述保温管道的出口通过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水冷装置,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和压力机相连,所述压力机与水泵相连,每个相邻的所述水箱之间通过防冻输送管连通。该体系高效节能、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应用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0002]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温室效应等能源和环境问题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地球和生活,走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的道路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绿色节能建筑就其中重要的一环。至今为止,国内大多数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而且在技术储备方面也不足,市场上拥有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单位比较少。目前对于绿色建筑的研宄大部分是从研宄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开始的,仅有少数的企业做了一些实验,但是不全面。现有的利用最普遍的太阳能装置即为太阳能热水器,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基于单个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单个太阳能集热装置存水量有限,不能满足大量使用热水的需求。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利用太阳能实现建筑体的保温,结构简单,环保节能。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发明目的:
[0005]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包括建筑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建筑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一组太阳能集热装置,每个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橡胶吸盘与固定支撑座相连,所述固定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上,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水箱、集热管和支撑板,所述水箱通过电磁阀门控制器连接保温管道,所述保温管道的出口通过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水冷装置,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和压力机相连,所述压力机与水泵相连,每个相邻的所述水箱之间通过防冻输送管连通。
[0006]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挂钩和钩槽,每个相对的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所述挂钩和钩槽相连。
[0007]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温管道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墙壁内。
[0008]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建筑主体内布置有温度传感器。
[0009]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建筑主体外围设置有聚氨酯保温板。
[0010]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粧,所述固定粧上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固定绳。
[0011]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电磁阀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进水阀和出水阀与计算机通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对水箱进行加热,计算机根据室内温度调整出水阀和进水阀开启、关闭,室内温度低时调节电磁阀门控制器即可,该体系高效节能、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相邻的太阳能集热装置首次采用防冻输送管进行串联安装,相对的太阳能集热装置钩槽与挂钩并联安装,在增加太阳能集热装置数量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节省了有限的楼房空间;楼房主体墙壁内首次安装聚氨酯保温板,利用该材料良好的保温特性,可以有效的隔离外界多变的温度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建筑主体,2、出水阀,3、进水阀,4、太阳能集热装置,5、电磁阀门控制器,
6、保温管道,7、温度传感器,8、聚氨酯保温板,9、计算机,10、压力机,11、水泵,12、挂钩,13、沟槽,14、水箱,15、支撑板,16、防冻输送管,17、固定支承座,18、集热管,19、橡胶吸盘,20、固定粧,21、固定绳,22、出水管,23、进水管,24、水冷装置。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8]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建筑主体1,所述建筑主体I的上部设置有一组太阳能集热装置4,每个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4通过橡胶吸盘19与固定支撑座17相连,所述固定支撑座17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I上,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4包括水箱14、集热管18和支撑板15,所述水箱14通过电磁阀门控制器5连接保温管道6,所述保温管道6的出口通过出水管22和进水管23连接水冷装置24,所述出水管22上设置有出水阀2,所述进水管23上设置有进水阀3,所述进水阀2和压力机10相连,所述压力机10与水泵11相连,每个相邻的所述水箱14之间通过防冻输送管16连通。压力机10与水泵11用于给水箱14进水提供动力,将水冷装置24内的冷水输送到水箱14。
[0019]每个所述支撑板15设置有挂钩12和钩槽13,每个相对的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4通过所述挂钩12和钩槽13相连。
[0020]所述保温管道6位于所述建筑主体I的墙壁内。
[0021]所述建筑主体I内布置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采集室内温度传送给计算机9,计算机9根据接收的温度信息控制出水阀2和进水阀3的开启和闭合,以及电磁阀门控制器5的开启和闭合。
[0022]所述建筑主体I外围设置有聚氨酯保温板8。
[0023]所述支撑板15上设置有固定粧20,所述固定粧20上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固定绳
21。安装工人将固定绳21缠绕在腰部,能够安全的站在房顶安装和维修太阳能集热装置,避免不小心从屋顶跌落,人性化和安全性程度高。
[0024]所述电磁阀门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7、进水阀3和出水阀2与计算机9通信。
[0025]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装置4对水箱14进行加热,计算机9根据室内温度调整出水阀2和进水阀3开启、关闭,室内温度低时调节电磁阀门控制器5即可,该体系高效节能、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相邻的太阳能集热装置4首次采用防冻输送管16进行串联安装,相对的太阳能集热装置4钩槽13与挂钩12并联安装,在增加太阳能集热装置4数量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节省了有限的楼房空间;楼房主体I墙壁内首次安装聚氨酯保温板,利用该材料良好的保温特性,可以有效的隔离外界多变的温度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包括建筑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建筑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一组太阳能集热装置,每个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橡胶吸盘与固定支撑座相连,所述固定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上,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水箱、集热管和支撑板,所述水箱通过电磁阀门控制器连接保温管道,所述保温管道的出口通过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水冷装置,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和压力机相连,所述压力机与水泵相连,每个相邻的所述水箱之间通过防冻输送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挂钩和钩槽,每个相对的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所述挂钩和钩槽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保温管道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墙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建筑主体内布置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建筑主体外围设置有聚氨酯保温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粧,所述固定粧上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固定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进水阀和出水阀与计算机通信。
【文档编号】E04B1/80GK204238373SQ20142072919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翠萍 申请人:张翠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