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41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管桩产品质量、易于安装、拆卸、使用简便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它包括至少两个可对接为圆筒的拼合件、用于将相邻两拼合件固定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对多个拼合件组合为圆筒的底部端口和顶部端口进行封闭的上顶盖和下顶盖;并在各拼合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震动块;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亦经由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拼合件固定。
【专利说明】混凝土管粧灌注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桩生产中对待生产的管桩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逐步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由于地质条件的因素,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更适合管桩的应用,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0003]在管桩生产中,多数采用向模具内灌注混凝土的方式生产,采用此处模具灌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灌注中还必须保证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及密度,尤其避免管桩内存在气泡现象的发生;而现有的模具多是采用筒状模具的设计,并结合固有的螺栓将其固定;而现有模具在使用中普遍存在安装时较易安装,而在对模具拆卸时难以将其拆迁,而一旦采用强力拆卸还存在对管桩造成损坏的风险,因此为提高管桩产品的坚固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模具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管桩产品质量、易于安装、拆卸、使用简便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设计一种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它包括至少两个可对接为圆筒的拼合件、用于将相邻两拼合件固定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对多个拼合件组合为圆筒的底部端口和顶部端口进行封闭的上顶盖和下顶盖;并在各拼合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震动块;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亦经由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拼合件固定。
[0007]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合部、紧固部;所述卡合部包括转轴、卡合片、嵌套于转轴两端对所述转轴进行安装的两固定套;两固定套对应固定于相邻两拼合件的其中一个拼合件上;所述卡合片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在该卡合片上开设有U形凹槽,该凹槽的开口对应设置在所述卡合片的伸出端;
[0008]所述紧固部包括丝杆、第二转轴、嵌套于第二转轴两端对所述第二转轴进行安装的两紧固部固定套;两紧固部固定套对应固定于相邻两拼合件的另一个拼合件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并在所述丝杆上还对应设置有紧固螺母。
[0009]所述卡合片为与所述圆筒的外壁弯曲弧度对应的弧状。
[0010]在所述紧固螺母上还固定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与所述丝杆呈垂直向设置。
[0011]所述上顶盖、下顶盖均为圆饼状,并在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的对应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圆筒的底部端口和顶部端口的接触面进行密封的垫片。
[0012]所述垫片由橡胶制成。
[0013]在所述拼合件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并在所述进料口上还对应设置有可对所述进料口进行封闭的活动封闭门。
[0014]所述震动块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拼合件上。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实用新型摒弃传统单一圆筒模具的设计,采用多个拼合件拼合为圆筒的设计,组装方便,拆卸方便,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进而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0017]2.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连接件可以对拼合件进行有效的固定,在固定时,可采用人手轻松的紧固,操作简便。
[0018]3.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上顶盖和下顶盖可对圆筒的端面进行有效的密封。
[0019]4.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简便、易于推广,对提闻企业管粧的生广效率及提闻广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2.拼合件;3.紧固部;4.卡合部;5.震动块;6.活动封闭门;7.下顶盖;8.垫片;
[0024]301.丝杆;302.紧固螺母;303.紧固杆;304.紧固部固定套;305.第二转轴;
[0025]401.固定套;402.转轴;403.卡合片;40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参见图1至图3 ;它包括两个可对接为圆筒的拼合件1、2、用于将相邻两拼合件固定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对拼合件组合为圆筒的底部端口和顶部端口进行封闭的上顶盖和下顶盖7 ;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由上至下等间距成对设置的卡合部4、紧固部3 ;卡合部4包括转轴402、卡合片403、嵌套于转轴402两端对所述转轴402进行安装的两固定套401 ;两固定套401对应固定于拼合件I上;卡合片403的一端与所述转轴402固定连接,并在该卡合片403上开设有U形凹槽404,该凹槽404的开口对应设置在卡合片403的伸出端;紧固部3包括丝杆301、第二转轴305、嵌套于第二转轴305两端对所述第二转轴305进行安装的两紧固部固定套304 ;两紧固部固定套304对应固定于拼合件2上;所述丝杆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305固定连接;并在所述丝杆301上还对应设置有紧固螺母302 ;在拼合件对接为圆筒时,通过卡合片、丝杆向两拼合件的对接缝处的旋转,并将丝杆卡合在凹槽中,进一步通过紧固螺母的紧固作用实现对拼合件的固定。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7亦经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拼合件1、2固定;而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与圆筒的固定方式及原理同上,本实施例不再过多赘述。同时为增加其连接件紧固拼合件的稳定性,所述的卡合片403为与所述圆筒的外壁弯曲弧度对应的弧状。
[0028]进一步的,为提高其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性,增加管桩的坚固性及产品质量。本实施例并在各拼合件1、2的外表面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震动块5 ;同时,在紧固螺母302上还固定有紧固杆303,所述紧固杆303与所述丝杆301呈垂直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顶盖、下顶盖7均为圆饼状,并在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7的对应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圆筒底部和顶部端口的接触面进行密封的垫片8。该垫片8由橡胶制成。进一步的,在所述拼合件的侧壁上由上至下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进料口,并在该进料口上还对应设置有可对所述进料口进行封闭的活动封闭门。特别是对于长度较长的管桩灌注中,在灌注混凝土前可先通过中部或下部的下料口进行灌注,采用分段灌注的方式,避免采用统一由上灌注的方式造成灌注后混凝土结合性不好,存在气泡现象的发生。
[0029]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两个可对接为圆筒的拼合件(1、2)、用于将相邻两拼合件固定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对拼合件组合为圆筒的底部端口和顶部端口进行封闭的上顶盖和下顶盖(7);并在各拼合件(1、2)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震动块(5);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7)亦经由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拼合件(1、2)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合部(4)、紧固部(3);所述卡合部(4)包括转轴(402)、卡合片(403)、嵌套于转轴(402)两端对所述转轴(402 )进行安装的两固定套(401);两固定套(401)对应固定于相邻两拼合件的其中一个拼合件(I)上;所述卡合片(403)的一端与所述转轴(402)固定连接,并在该卡合片(403)上开设有U形凹槽(404),该凹槽(404)的开口对应设置在所述卡合片(403)的伸出端; 所述紧固部(3)包括丝杆(301)、第二转轴(305)、嵌套于第二转轴(305)两端对所述第二转轴(305)进行安装的两紧固部固定套(304);两紧固部固定套(304)对应固定于相邻两拼合件的另一个拼合件(2)上;所述丝杆(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305)固定连接,并在所述丝杆(301)上还对应设置有紧固螺母(302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片(403)为与所述圆筒的外壁弯曲弧度对应的弧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螺母(302)上还固定有紧固杆(303),所述紧固杆(303)与所述丝杆(301)呈垂直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盖、下顶盖(7)均为圆饼状,并在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7)的对应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圆筒的底部端口和顶部端口的接触面进行密封的垫片(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8)由橡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拼合件(I)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料口,并在所述进料口上还对应设置有可对所述进料口进行封闭的活动封闭门(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块(5)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拼合件(I)上。
【文档编号】B28B21/82GK204263339SQ201420763767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9日
【发明者】陈阳亮 申请人:江西中泰来混凝土管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