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升降设备的伸缩柱的滚动基础、装备这种基础的设备和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336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用于板升降设备的伸缩柱的滚动基础、装备这种基础的设备和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板升降设备的伸缩柱的滚动基础、装备这类基础的设备和实现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施工工程过程中使用的升降与搬运设备,其用于操纵和定位重物,诸如材料板(石膏板、木面板等),以便生产悬吊式天花板或在斜墙或隔墙上的天花板。

这种类型的设备称为板升降机,已经例如在文件fr2538437中进行了描述。

板升降机的总体结构如下:可以由升降机构控制的伸缩柱安装在滚动基础上。板支撑件或“板载体”经由枢轴机构以枢转方式安装在柱的末端。

伸缩柱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可相对于该固定元件移动的至少一个伸缩元件。一般而言,该柱包括两个伸缩式可移动元件。

板升降机可供用于板的竖直固定,诸如在文件ep1536084中或在文件ep1640531中描述的。

这些板升降机具有滚动基础,该滚动基础包括:固定滚动臂,该固定滚动臂定位在该柱上与该板载体枢转到竖直方向的那侧相对;以及两个臂,这些臂可枢转地安装在该柱上、在该设备未使用时的缩回位置与该设备正在使用时的部署位置之间。在部署位置,这些臂相互形成足够大的角以使得在使用该设备将材料板铺靠在墙壁上时这些臂并不触碰墙壁。

实际上,这些设备不稳定,因为所有重量施加于板升降机的前部(即,相对于该柱与固定臂相反),并且可枢转臂分开太远而不能确保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在装载板时板升降机的地点与板要固定靠在其上的墙壁之间运输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施加巨大的力。

为了补救这个问题,尽可能多的重量被定位于板升降机的后部(即,在固定臂那侧):在文件ep1536084和ep1640531中,这是朝后部大大偏移并且与重金属结构相关联的绞车。

这些板升降机因此沉重且复杂。并且,有必要拆卸它们来从一个房间移动到下一个房间,因为基础比标准门宽。

本发明因此提出了一种板升降机,该板升降机不管倾度如何(板支撑件水平、有角度或竖直)都始终平衡、安全(在装载地点与板固定地点之间运输时限制倾斜风险)、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容易从一个房间移动到下一个房间。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板升降设备的伸缩柱的滚动基础,参照使用位置,该滚动基础包括:

●三个臂,每个臂装备有可定向脚轮,一个固定臂固定到该柱上并且两个臂相对于该柱可枢转地、对称地安装并且安装在该固定臂的两侧;

●针对每个可枢转臂的、相对于该固定臂在三个不同角位置的至少三个阻挡装置:

a.第一阻挡装置与被称为“存放位置”的最小角位置相对应,在该最小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平行于该固定臂;

b.第二阻挡装置与被称为“承载运输位置”的最大角位置相对应,在该最大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与该固定臂形成大于105°、优选地在110°与160°之间、有利地约120°的角;

c.第三阻挡装置与被称为“竖直固定位置”的第一中间位置相对应,在该第一中间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与该固定臂形成大于90°并且小于该承载运输位置的角、优选地在100°与115°之间的角,条件是这个角保持小于该承载运输位置的角。

根据其他实施例:

●参照使用位置,该基础可以包括:

-旨在固定到升降设备柱的脚部上的至少一对板,每个板具有对称轴线。

-三个臂,每个臂装备有可定向脚轮,一个固定臂在这些板的对称轴线的延线上固定在这些板之间,并且两个臂在这些板之间可枢转地、对称地安装并且安装在该固定臂的两侧;

-每个板在该对称轴线的每一侧包括用于将这些可枢转臂相对于该对称轴线阻挡在三个不同角位置上的至少三个装置:

o第一阻挡装置与被称为“存放位置”的最小角位置相对应,在该最小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平行于该固定臂并且平行于这些板的对称轴线;

o第二阻挡装置与被称为“承载运输位置”的最大角位置相对应,在该最大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与对称轴线形成大于105°的角;

o第三阻挡装置与被称为“竖直固定位置”的第一中间位置相对应,在该第一中间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与对称轴线形成的角大于90°并且小于承载运输位置的角。

●每个板在该对称轴线的每一侧还可以包括用于将这些可枢转臂阻挡在被称为“无载运输位置”的第二中间角位置处的第四装置,在该第二中间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与该对称轴线形成的角小于90°并且大于该存放位置的角;

●该基础可以包括两对板,这些臂各自由平躺的u形支架形成,该支架的每条腿可枢转地安装在两个同一对板之间;

●在该承载运输位置上在每个臂与该对称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可以介于105°与160°之间;

●在该竖直固定位置上在每个臂与该对称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可以介于100°与115°之间,条件是这个角保持小于该承载运输位置的角;

●在该无载运输位置上在每个臂与该对称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可以介于15°与45°之间;

●这些角阻挡装置可以是孔,旨在使这些孔面向每个可枢转臂携带的孔并且旨在接纳可移除的阻挡销;

●该滚动基础还可以包括回位装置,该回位装置旨在当这两个可枢转臂在该承载运输位置上时可移除地固定在这些臂之间;

●在每个可枢转臂上,旋转安装的缓冲器可以插在每个可定向脚轮与每个臂之间,每个缓冲器具有的最大直径大于这些可定向脚轮的最大直径;

●至少一个板可以包括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限制这些可枢转臂相对于该对称轴线的预定义最大角开度;和/或

●这些阻挡装置可以由这两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中的每个臂携带的至少三个孔和由该固定臂或由该柱携带的两个钩组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施工板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柱、升降机构、可定向板支撑件、和如上所述的固定到柱脚部上的滚动基础。

该升降设备还可以包括垂直于这些板的对称轴线通过销固定到该柱的脚部上的脚轮,该脚轮的直径和该脚轮的销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

●当这些滚动式可枢转臂部署成该承载运输位置上和在该竖直固定位置上时,该脚轮不触碰地面;并且

●当这些可枢转臂部署成无载运输位置上时,该脚轮与地面接触,该柱在该承载运输位置或该竖直固定位置与该无载运输位置之间的倾角介于1°与4°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如上所述的升降设备将板定位和固定在竖直支撑件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提供如上所述的升降设备;

b1)将这些臂安排在该承载运输位置上;

c1)将该回位装置固定在这些臂之间;

d1)将施工板放置在该板支撑件上;

e1)使得该板支撑件竖直取向,从而使得该板是竖直的;

f1)将该设备朝该竖直支撑件移动,直到这些脚轮与该竖直支撑件接触;

g1)推动该设备靠在该竖直支撑件上,从而使得这些可枢转臂移动相对于该回位装置分开,直到该材料板搁置靠在该竖直支撑件上;

h1)固定该板;

i1)将该设备移离该竖直支撑件,从而使得这些可枢转臂通过该回位装置返回到该承载运输位置。

如果该基础包括运输缓冲器,则该方法代替步骤f1)包括:步骤f2),该步骤包括朝该竖直支撑件移动该设备,直到这些缓冲器与该竖直支撑件接触。

将在参照附图给出的以下详细说明中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这些附图对应地描绘了:

-图1:板升降机的图解透视图,该板升降机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存放位置的滚动基础;

-图2:用于固定根据本发明的基础的臂的板的图解平面图;

-图3:图1的板升降机在无载运输位置上时的图解透视图;

-图4:根据本发明的滚动基础在无载运输位置上时的图解侧面图;

-图5:图1的板升降机在承载运输位置上时的图解透视图;

-图6:图5的板升降机的图解透视图,其中板载体已经倾斜到竖直方向,其目的是使得板竖直固定;

-图7:图6的板升降机在竖直固定位置上时的图解透视图;

-图8:根据本发明的装备有运输缓冲器的滚动基础的臂的局部图解侧面图;以及

-图9:根据本发明的基础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图解平面图;

图1展示了板升降机,该板升降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处于缩回位置上的滚动基础。

板升降机300包括伸缩柱200,板支撑件400以可枢转方式固定在该伸缩柱的上端。

脚部201在柱200的下端,根据本发明的基础100固定在该脚部上。

参照使用位置,滚动基础100包括旨在固定到柱200的脚部201上的至少一对板10。

每个板10包括对称轴线xx(参见图2)。

该滚动基础还包括三个臂20、30,每个臂装备有可定向脚轮21、31;一个臂20相对于板10固定并且在这些板的对称轴线xx的延线上延伸。两个臂30可枢转地、对称地安装在这些板之间并且安装在固定臂20的两侧。

有利地,该滚动基础包括两对板,从而确保基础更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当可枢转安装的臂30各自由平躺的u形支架形成时,该支架的每条腿32可枢转地安装在同一对两个板之间。

图2展示了沿截面线ii-ii从上方看的板。

根据本发明,每个板10在对称轴线xx的每一侧包括用于使得可枢转臂30相对于对称轴线xx处于三个不同角位置的至少三个装置40、41和42:

●第一阻挡装置40与被称为“存放位置”的最小角位置p0相对应,在该最小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30平行于固定臂20并且平行于这些板的对称轴线xx;

●第二阻挡装置41与被称为“承载运输位置”的最大角位置p1相对应,在该最大角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30与对称轴线xx形成大于105°的角α1;

●第三阻挡装置42与被称为“竖直固定位置”的第一中间位置p2相对应,在该第一中间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与对称轴线xx形成大于90°并且小于承载运输位置p1的角的角α2。

可枢转臂30因此包括存放位置p0(图1),在该存放位置上,板升降机的支撑多边形几乎为零,因为可枢转臂30平行于固定臂20并且这些臂之间的角几乎不存在(由于这些臂的厚度)。

这个位置p0允许当不使用板升降机时占用最小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中,每个板在对称轴线xx的每一侧还包括用于将可枢转臂30阻挡在被称为“无载运输位置”的中间角位置p3上的第四装置43。在这个位置p3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30与对称轴线xx形成小于90°并且大于竖直固定位置p2的角的角α3。

在所展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角阻挡装置是孔40、41、42、43,旨在使这些孔与每个可枢转臂30携带的孔相对并且旨在接纳可移除的阻挡销(未示出)。可以提供每个臂若干个孔,这允许增大孔与可枢转臂30的枢转轴线34之间的距离,从而改进这些臂在不同角位置上的阻挡稳定性。图2展示了这个实施例,其中例如孔41比孔42离轴线34更远。

图3展示了板升降机,其中该基础处于无载运输位置p2上。在这个位置上,两个可枢转臂彼此间隔开小于180°的角。该板升降机用三个可定向脚轮21、31和由柱200的底部携带的脚轮70搁置在地面上。

当从承载运输位置p1(或竖直固定位置p2)移动到无载运输位置p3时,该板升降机相对于该柱在固定臂20对面略微不平衡,从而使得其搁置在柱的脚轮70上。然而可枢转臂30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可枢转臂30的轮子与柱的脚轮70之间形成支撑多角形,板升降机足以稳定并且允许其在两个房间运输而不必进行拆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脚轮70通过垂直于板10的对称轴线xx的销71固定到柱的底部上。

脚轮70的直径和其轴线相对于柱200的终端202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

●当这些可枢转臂30部署成承载运输位置p1和部署成竖直固定位置p2时,该脚轮不触碰地面;并且使得

●当这些可枢转臂30部署成无载运输位置p3时,脚轮70与地面接触,柱200在承载运输位置p1(或竖直固定位置p2)与无载运输位置p3之间的倾角β介于1°与4°之间。

这个角β取决于臂30的长度并且特别是取决于脚轮70与臂30携带的脚轮31之间的距离。其还取决于脚轮70的直径,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他已经选择的脚轮70的直径、和根据他已经选择的在脚轮70与脚轮31之间的距离而将脚轮70放置在柱200的底部。

由于这个角β介于1°与4°之间和阻挡装置43允许可枢转臂30稍微移动远离固定臂20,所以可以以稳定的方式将板升降机运输在这个位置上。

角α3通常介于10°与45°之间,并且其值取决于所选择的臂30的长度,从而使得板升降机在无载运输位置p3具有小于建筑物的标准门的宽度的轮距。例如,对于具有在70cm与75cm之间(取自臂的枢轴点与自由端之间)的长度的臂,角α3是约18°。以此方式,可以以稳定的方式在两个房间之间运输根据本发明的板升降机而不必如现有技术板升降机一样完全拆卸。

图5展示了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滚动基础的板升降机,其中,可移动臂30已经部署成承载运输位置p1,即,臂30相对于对称轴线xx被阻挡装置41有角度地阻挡在105°与160°之间的角开度α1。

根据板升降机的结构和板升降机内质量的分布来选择角α1,使得板升降机的重力中心位于由处于位置p1上的脚轮30和20确定的支撑多边形以内。板升降机在承载运输位置p1上是最稳定的。

通常,角α1为约120°。

在这个位置上,板升降机非常稳定并且可以甚至在材料板放置在板升降机400上时运输板升降机。

板升降机400在这个位置上倾斜成一定角位置,以便使得板升降机装载上施工板b。板升降机接着倾斜到竖直位置,如图6中所展示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滚动基础的优选实施例中,可枢转臂30包括用于固定回位装置50的装置,该回位装置旨在当这两个可枢转臂30在承载运输位置p1上时可移除地固定在这些臂之间。

该回位装置有利地选自弹簧或弹性带,在该回位装置的末端提供钩,这些钩旨在与臂30携带的固定装置(例如,固定钩)合作。

板升降机接着朝施工板有待固定在其上的竖直支撑件m运输,直到脚轮31与竖直支撑件m接触(图6)。

在这个步骤之前或之后,释放阻挡装置41以便允许臂30自由旋转。

由于回位装置50,臂30保持在位置p1上。

在一个变型中,为了防止臂30因为回位装置而在一起太近,至少一个板包括限位挡块以便限制可枢转臂相对于对称轴线xx的预定义最大角开度。

为了能够将施工板b贴靠在竖直支撑件m上,使用者推动该设备靠在该竖直支撑件上,从而使得可枢转臂朝箭头方向f1抵抗该回位装置移动分开,直到材料板搁置靠在竖直支撑件上(图7)。

在这个位置上,根据竖直固定位置,这些可枢转臂彼此移动分开。使用者可以通过致动阻挡装置41、或优选地提供在固定臂20的脚轮21上的制动器来将板升降机阻挡在这个位置上。

由于板升降机,接着可以安装施工板,然后固定到竖直支撑件m上。

使用者接着将该设备移离该竖直支撑件,从而使得这些可枢转臂通过回位装置50返回到该承载运输位置。

这个回位装置因此允许从位置p1自动转换到位置p2,接着回到位置p1,而使用者不必管理可移动臂30的部署。

在竖直固定位置p2上在每个可枢转臂30与对称轴线xx之间形成的角α2可以介于100°与115°之间,条件是这个角α2保持小于承载运输位置p1的角α1。

根据可枢转臂30的长度和在竖直位置上该板支撑件的位置选择角α2,从而使得材料板可以搁置靠在竖直支撑件m上,而可枢转臂不妨碍这种接触。

回位装置50的使用因此允许根据有待固定的材料板的厚度来自动调节角α1和角α2。

这两个可枢转臂30因此包括:位置p1,其具有的角开度使得装载有固定臂20的板升降机的支撑多边形最大化;和位置p2,其具有的角开度使得两个可枢转臂30移动彼此分开(朝箭头f1的方向)以便允许将板贴靠在竖直支撑件m上。在这个位置p2上,支撑多边形较小,但板升降机保持稳定,因为其搁置靠在墙壁上。

因此,该基础允许板升降机非常稳定地从其装载位置运输到墙壁,因为这些臂处于承载运输位置上,在该承载运输位置上,角开度优化支撑多边形,并且允许非常稳定地安装该板,因为在竖直固定位置上,板升降机搁置靠在墙壁上。

为了在从承载运输位置p1转移到竖直固定位置p2过程中促进可枢转臂30打开,根据本发明的滚动基础有利地包括在每个可定向脚轮31与每个臂30之间可旋转地、垂直于脚轮31的旋转轴线安装的缓冲器60。每个缓冲器60具有大于可定向脚轮31的最大直径d31的最大直径d60。图8中展示了此实施例。

由于这些缓冲器60、其大于轮子直径的直径及其平行于它们旨在搁置在其上的支撑件的旋转轴线,当使用者将板升降机推靠在竖直支撑件m上时,臂30移动分开要容易得多。实际上,当使用者朝竖直支撑件移动该设备时,是这些缓冲器60而不是轮子与竖直支撑件相接触。由于缓冲器60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竖直支撑件m,所以臂30朝箭头方向f1打开(参见图7)非常容易,并且没有竖直支撑件由于轮子摩擦而损坏(在没有缓冲器时可能是这种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滚动基础因此允许非常容易地搬运板升降机,特别是在板竖直固定过程中。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在两个房间之间运输该板升降机,而不必完全拆卸。最后,当板升降机不在使用位置(位置p1和p3)上时,其提供了巨大的稳定性,同时允许高效地将板铺靠在竖直支撑件上以便将其固定。

图9中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础5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可枢转臂501例如经由单独的板502(一个臂的固定板独立于另一个臂的固定板)可枢转地安装在柱200上。阻挡装置503可以由这两个可枢转安装的臂中的每个臂携带的至少三个孔503a、503b、503c和由固定臂505或由柱200携带的两个钩504组成。在图上,这些钩由固定臂505携带。

这些孔被安排成使得:

●第一孔(未示出)与最小角存放位置p0相对应,在该最小角存放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都平行于该固定臂,

●第二孔503a与最大角承载运输位置p1相对应,在该最大角承载运输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501与固定臂505形成大于105°、优选地在110°与160°之间、有利地约120°的角α1,并且

●第三孔503b与第一中间竖直固定位置p2相对应,在该第一中间竖直固定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501与固定臂505形成大于90°并且小于承载运输位置p1的角、优选地在100°与115°之间的角α2,条件是这个角保持小于承载运输位置p1的角。

优选地,在每个臂上安排的第四孔503c与第二中间角无载运输位置p3相对应,在该位置上,每个可枢转安装的臂501与固定臂505形成小于90°且大于存放位置的角、优选地在15°与45°之间的角α3。

组合地,回位装置可以以与关于图5至图7描述的相同方式提供在两个可枢转臂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从孔503a上释放开钩504以便使这些臂朝彼此自由旋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