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砼多用途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05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砼多用途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现浇楼盖及桥梁工程建设中预置的模板,及一种现浇砼多用途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砼楼盖的应用较广泛,申请号为200610008747.7,名称为“一种膜壳构件” 公开的实用新型技术,它是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上板、周围侧壁、下底板围合成空腔体,其特征在于上板、周围侧壁和下底板围合的空腔内有轻质材料块体与上板、周围侧壁和下底板叠合成实心的整体。但是这类膜壳构件应用于楼盖时,不能准确的将膜壳布置在楼盖的中间层位置,影响了楼盖的施工质量。但是这类膜壳构件的外表面强度不够,即便采用水泥或水泥砂浆或水泥纤维或胶凝材料的筋或网,外表层在实际的搬运、码放、运输、安装及施工过程中,外表面还是容易出现损伤,严重的会使内部的实心轻质材料构件外表受到破损,抗撞击力不太理想。所以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急需研发一种施工周期短、备料便利、施工方便、造价低、自重轻的新型多用途模板,能适应现代建筑和机械化生产的一种密肋楼板、实心大板、桥梁工程及装配式叠合板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浇砼多用途模板,它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抗震性强、抗裂性强、抗压性强、整体硬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包括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卡口(6)、支撑边杆(7),其特征在于:先将两根杆组合成剪刀杆(5),其次将所述两组或两组以上剪刀杆(5)与支撑中轴杆(4)两端连接形成工字型骨架,再次将所述工字型骨架与支撑边杆(7)通过卡口(6)拼装形成箱型骨架,再者将所述箱型骨架与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围合成一端开口的空腔体,最后将所述空腔体的一端开口与下部封盖板(3)连接,使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密封叠合成一个空心整体,所述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围合成的多用途模板中由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抗裂砂浆或其他轻质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以及添加剂和各种填料组成;所述其他轻质材料为塑料材质(如PVC、ABS、PE、PP、PS、聚酰胺、聚砜、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硅酸钙板、石棉瓦、石膏板、纤维板、木板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添加剂和填料为云母、玻璃纤维、石棉、橡胶、减水剂、保坍剂、包裹剂或两者的组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述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合成的多用途模板中由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抗裂砂浆或其他轻质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以及添加剂和各种填料组成;所述其他轻质材料为塑料材质(如PVC、ABS、PE、PP、PS、聚酰胺、聚砜、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硅酸钙板、石膏板、纤维板、木板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添加剂和填料为云母、玻璃纤维、石棉、橡胶、减水剂、保坍剂、包裹剂或两者的组合;因此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围合成的壳体外表面的强度、硬度更高,即便多用途模板在搬运、堆放、运输、安装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碰撞,也不易出现破损。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根据上述技术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下部封盖板(3)、上部封盖板(1)沿四周设有倒角,这样便于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能够流入所述模板下面,保证楼盖的整体结构安全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述上部封盖板(1)、下部封盖板(3)和四周面板(2)构件之间设置有彼此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为钢筋、钢丝、卡套、螺栓、公母槽、凸凹槽、卡套、孔洞、射钉、预埋件等,可以保证上部封盖板(1)、下部封盖板(2)和四周面板(3)构件之间没有缝隙,防止浇筑商品混凝土时,水泥浆不会渗入空腔体内部;还可以保证所述模板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所述模板的尺寸,当多用途模板应用于现浇混凝土楼盖中后,从而控制现浇混凝土肋梁的宽度和高度,保证楼盖内部结构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所述下部封盖板(3)含有加强物(9),加强物(9)为钢筋网、钢丝网、钢筋、钢丝、预应力筋,从而保证多用途模板与现浇混凝土的可靠连接锚固。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沿下部封盖板(3)四周侧面设有向外伸出的模板(8),这样可以省去施工现场采用的模板,减少施工周期和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沿下部封盖板(3)四周角部设有支撑物(14),这样可以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寻找垫块和固定垫块的时间,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在运输过程中,四周面板(2)可以叠合起来,上部封盖板(1)、下部封盖板(3)分别叠合起来,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分别叠合起来,这样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设有凹槽(12)或凸条(11)或阴角或阳角或倒角,凹槽(12)或凸条(11)与模板表面接触呈水平相切或对角相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加强构造或楼盖在浇捣后形成一个加强结构或作为布线使用,使结构受力更合理化,方便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选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内部杆件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支撑边杆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四周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7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8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9 是本发明剖视结构图。

图 10是本发明的下部封盖板仰视图。

图中 1.上部封盖板;2.四周面板;3. 下部封盖板;4. 支撑中轴杆;5. 剪刀杆;6. 卡口;7. 支撑边杆;8.伸出的模板;9.加强物;10.倒角;11.凸条;12.凹槽;13.孔洞;14.支撑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卡口(6)、支撑边杆(7),其特征在于:先将两根杆组合成剪刀杆(5),其次将所述两组或两组以上剪刀杆(5)与支撑中轴杆(4)两端连接形成工字型骨架,再次将所述工字型骨架与支撑边杆(7)通过卡口(6)拼装形成箱型骨架,再者将所述箱型骨架与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围合成一端开口的空腔体,最后将所述空腔体的一端开口与下部封盖板(3)连接,使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密封叠合成一个空心整体,所述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围合成的多用途模板中由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抗裂砂浆或其他轻质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以及添加剂和各种填料组成;所述其他轻质材料为塑料材质(如PVC、ABS、PE、PP、PS、聚酰胺、聚砜、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硅酸钙板、石膏板、纤维板、木板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添加剂和填料为云母、玻璃纤维、石棉、橡胶、减水剂、保坍剂、包裹剂或两者的组合。

本发明如图1所示案例中,在桥梁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时,所述多用途模板可以替代常规采用钢板的做法,由于所述模板的强度足够高、硬度足够大且为轻质材料,能够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变形,浇筑混凝土后,所述模板不用拆除,使得节省施工工期和劳动力。

本发明如图5至图8所示案例中,所述模板包括上部封盖板(1)、四周面板(2)、下部封盖板(3)、支撑中轴杆(4)、剪刀杆(5)、支撑边杆(7),下部封盖板(3)内设置加强物(9),并且从四周侧面伸出,四周面板(2)与上部封盖板(1)、下部封盖板(3)的连接方式有:钢筋、钢丝、卡套、螺栓、公母槽、凸凹槽、卡套、孔洞、射钉、预埋件等。

本发明如图6、图7、图8所示案例中,上部封盖板(1)、四周侧盖板(2)设有凹槽(12)或阴角或凸条(11)或阳角或倒角(10)中的至少一种,凹槽(12)或凸条(11)与模板表面接触呈水平相切或对角相切,这项技术特征可以应用于任意一个案例中。

本发明如图5至图9所示案例中,下部封盖板(3)的四个角部设置孔洞(13),方便支撑物(14)的固定,保证施工过程中,水泥能够进入所述模板的底部,不会出现空鼓现象,这项技术特征可以应用于任意一个案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