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19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纸,具体涉及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墙纸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墙纸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适用于住宅、办公室和宾馆的室内装修。墙纸具有材质环保、隔音保暖、色泽鲜艳,视觉效果好以及施工周期短等多重优点,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墙纸,这已经是目前墙面装修的潮流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墙纸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美观方面,还开始追求更多的功能性。热敏变色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倘若墙纸能够遇热变色,可以及时提醒人们使用环境的温度情况,同时,墙纸的颜色变化也能增加其美观性和观赏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随着空气温度变化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热敏变色墙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基纸,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所述变色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2份,水杨酸锌2~3份,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4份,对苯二酚2~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6~22份,丙烯酸21~25份,二乙烯基苯13~18份,吐温-408~17份,过硫酸钾6~13份,钛酸钡5~8份,水8~15份。优选的,所述变色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份,水杨酸锌2.5份,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5份,对苯二酚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22份,二乙烯基苯15份,吐温-4015份,过硫酸钾11份,钛酸钡6份,水12份。优选的,所述基纸为无纺布、纯纸或PVC塑料基纸。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基纸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优选的,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加热搅拌,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20~35℃搅拌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40~50℃搅拌,冷却至20~35℃,保温1~2小时,即得。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50~60℃,搅拌时间为2~3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搅拌乳化时间为3~4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40~50℃搅拌时间为30~50分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热敏变色墙纸是通过在基纸表面涂覆变色层而实现的,变色层中包括隐性染料4,4’,4’’-三氨基三苯甲烷,以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作为电子受体,用于显色,并加入适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二乙烯基苯、吐温-40、过硫酸钾、钛酸钡和水,混合后可充分乳化,均匀涂覆。本发明的变色墙纸随着空气温度变化均有明显颜色变化,并且,冬天较低温度,比如5℃以下显示无色,随着温度升高,10℃显示粉红色,温度继续升高,颜色依次变为桃红和鲜红,炎热的夏季温度达到35℃显示出鲜艳的深玫瑰红,待温度升至40℃变为无色,特别适合于日常使用,提醒居住者居住环境的温度变化,对低温和高温给出明显预警。本发明的变色墙纸具有更优的涂覆均匀性,并且,使用两年后仍能正常随着空气温度变化而变色,说明其可以长期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本发明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购自杭州杰恒化工有限公司;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购自上海沪峰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水杨酸锌2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kg,对苯二酚2kg,甲基丙烯酸甲酯16kg,丙烯酸21kg,二乙烯基苯13kg,吐温-408kg,过硫酸钾6kg,钛酸钡5kg,水8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50℃加热搅拌2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20℃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40℃搅拌30分钟,冷却至20℃,保温1小时,即得。实施例2: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纯纸,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2kg,水杨酸锌3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4kg,对苯二酚4kg,甲基丙烯酸甲酯22kg,丙烯酸25kg,二乙烯基苯18kg,吐温-4017kg,过硫酸钾13kg,钛酸钡8kg,水15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纯纸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6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35℃搅拌4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50分钟,冷却至35℃,保温2小时,即得。实施例3: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PVC塑料基纸,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水杨酸锌3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kg,对苯二酚4kg,甲基丙烯酸甲酯16kg,丙烯酸25kg,二乙烯基苯13kg,吐温-4017kg,过硫酸钾6kg,钛酸钡8kg,水15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PVC塑料基纸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5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20℃搅拌4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40℃搅拌50分钟,冷却至20℃,保温2小时,即得。实施例4: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2kg,水杨酸锌2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4kg,对苯二酚2kg,甲基丙烯酸甲酯22kg,丙烯酸21kg,二乙烯基苯18kg,吐温-408kg,过硫酸钾13kg,钛酸钡5kg,水8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60℃加热搅拌2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35℃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30分钟,冷却至35℃,保温1小时,即得。实施例5: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水杨酸锌2.5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5kg,对苯二酚3kg,甲基丙烯酸甲酯20kg,丙烯酸22kg,二乙烯基苯15kg,吐温-4015kg,过硫酸钾11kg,钛酸钡6kg,水12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5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35℃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30分钟,冷却至35℃,保温1小时,即得。对比例1: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水杨酸锌2.5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5kg,甲基丙烯酸甲酯20kg,丙烯酸22kg,二乙烯基苯15kg,吐温-4015kg,过硫酸钾11kg,钛酸钡6kg,水12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混合,5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35℃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30分钟,冷却至35℃,保温1小时,即得。对比例2: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5kg,对苯二酚3kg,甲基丙烯酸甲酯20kg,丙烯酸22kg,二乙烯基苯15kg,吐温-4015kg,过硫酸钾11kg,钛酸钡6kg,水12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5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35℃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30分钟,冷却至35℃,保温1小时,即得。对比例3: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5kg,甲基丙烯酸甲酯20kg,丙烯酸22kg,二乙烯基苯15kg,吐温-4015kg,过硫酸钾11kg,钛酸钡6kg,水12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5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钛酸钡和水,35℃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30分钟,冷却至35℃,保温1小时,即得。对比例4:一种热敏变色墙纸,包括无纺布,以及涂覆在其表面的变色层,两者厚度比为1:0.08,变色层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1kg,水杨酸锌2.5kg,2,2-双(4-羟基苯基)丙烷3.5kg,对苯二酚3kg,甲基丙烯酸甲酯20kg,丙烯酸22kg,二乙烯基苯15kg,吐温-4015kg,过硫酸钾11kg,水12kg。上述的一种热敏变色墙纸的制备工艺,是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变色层,之后置于60℃真空烘箱固化2小时,即得。其中,变色层的配制方法包括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4,4’,4’’-三氨基三苯甲烷、水杨酸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和对苯二酚,混合,50℃加热搅拌3小时,得芯材;(2)称取配方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吐温-40和水,35℃搅拌3小时使其乳化,再加入步骤(1)所得芯材和配方量的丙烯酸和过硫酸钾,升温至50℃搅拌30分钟,冷却至35℃,保温1小时,即得。试验例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4的变色墙纸随温度不同的颜色变化情况如表1。表1.变色墙纸随温度不同的颜色变化温度(℃)51025303540实施例1无色粉红桃红鲜红深玫瑰红无色实施例2无色粉红桃红鲜红深玫瑰红无色实施例3无色粉红桃红鲜红深玫瑰红无色实施例4无色粉红桃红鲜红深玫瑰红无色实施例5无色粉红桃红鲜红深玫瑰红无色对比例1无色无色粉红粉红桃红桃红对比例2无色无色粉红粉红桃红桃红对比例3无色无色粉红粉红桃红桃红对比例4无色无色粉红粉红桃红桃红由表1可知,实施例1~5的变色墙纸随着空气温度变化均有明显颜色变化,并且,冬天较低温度,比如5℃以下显示无色,随着温度升高,10℃显示粉红色,温度继续升高,颜色依次变为桃红和鲜红,炎热的夏季温度达到35℃显示出鲜艳的深玫瑰红,待温度升至40℃变为无色,特别适合于日常使用,提醒居住者居住环境的温度变化,对低温和高温给出明显预警。相比之下,对比例1~4并没有这种层次鲜明的颜色变化,效果远不如实施例1~5。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4的变色墙纸,均采用变色层整体涂覆而得,于30℃条件下通过目视观察变色墙纸的涂覆均匀性,实施例1~5的颜色均匀性明显较好,结果见表2。表2.变色墙纸的涂覆均匀性涂覆均匀性实施例1鲜红,颜色均匀性好,无明显差异实施例2鲜红,颜色均匀性好,无明显差异实施例3鲜红,颜色均匀性好,无明显差异实施例4鲜红,颜色均匀性好,无明显差异实施例5鲜红,颜色均匀性好,无明显差异对比例1粉红,颜色均匀性差,有较明显的色块感对比例2粉红,颜色均匀性差,有较明显的色块感对比例3粉红,颜色均匀性差,有较明显的色块感对比例4粉红,颜色均匀性差,有较明显的色块感申请人对实施例1~5的变色墙纸进行了长期考察,两年后仍能正常随着空气温度变化而变色,说明其可以长期使用。对比例1~4的变色墙纸一年后仍能正常随着空气温度变化而变色,但两年后无法正常变色。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