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5582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心楼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还涉及该组合芯模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楼盖是水平方向上的承重结构体系,是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组成部分。它承担楼面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竖向结构(墙和柱),荷载通过竖向承重结构向下传递给基础和地基。楼盖在传递荷载的同时,还将各竖向承重结构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竖向结构构件的提供水平支撑,提高了竖向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整体刚度,使墙柱能够协同作用,共同承担荷载。楼盖与竖向承重构件的牢固连接之后,使结构的整体性大幅增加,整体刚度增大,变形减小,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因此,楼盖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楼盖自身是否满足结构要求,又要考虑对结构的整体作用,楼盖的刚度和变形对结构的影响。在土木工程领域,钢筋混凝土由于成本低、坚固耐用,因而被大量运用。对于楼盖体系,通常是由梁和板共同组成。梁的高度比板厚大得多,板底要现梁,使建筑净空减小。当柱网跨度较大时,为满足刚度要求,梁高更大。为克服这一缺陷,出现了密肋楼盖体系。在相同跨度下,密肋梁高较小,刚度好,受力比较好。但是,密肋楼盖的缺陷是施工复杂,因为密肋梁间距较小,支模比较复杂,费时费工又耗模板。为简化施工工序,出现了玻璃钢模壳、聚丙烯塑料模壳等。但这种专用模壳对于大量中小工程还是不便推广,同时报废的模壳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近些年来,填充材料取代模壳而形成的现浇空心楼盖的研制与应用有了较大发展。比如BDF薄壁筒芯空心楼盖、WFB密肋空心楼盖、圆筒管或组合芯模随混凝土一起浇筑于楼盖中。但现有的组合芯模一般存在不便运输和承受压力不均或承压能力弱的情况,在运输或是施工过程中出现芯模被压扁、变形或是破裂的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圆筒管或组合芯模等一般都是采用实心或是空心的轻质材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向上浮动或是向四周发生位移,这样不便于芯模固定。

为了防止芯模的上浮或移动,一般采用的是在芯模的上方设置抗浮钢筋,或是在芯模的四周的模板上打孔,再用钢丝等材料穿过芯模的上的孔将芯模固定在抗浮钢筋上,但这样操作增加了劳动力,且过多钢丝的使用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也不利于施工,影响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抗浮、抗压能力,便于控制的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施工方法。

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侧壁Ⅰ和支撑柱Ⅰ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顶板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朝箱体内凸的圆柱体Ⅰ,所述圆柱体Ⅰ平行于所述支撑柱Ⅰ,所述圆柱体Ⅰ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柱Ⅰ的高度,在所述支撑柱Ⅰ远离顶板的端面设有挑边Ⅰ,所述挑边Ⅰ上设有凸起,所述上半模顶板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下半模由底板、侧壁Ⅱ和支撑柱Ⅱ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底板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朝箱体内凸的圆柱体Ⅱ,在所述的圆柱体Ⅱ上设一个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体Ⅱ平行于所述支撑柱Ⅱ,所述圆柱体Ⅱ的高度等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圆柱形凹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柱体Ⅰ的直径,在所述的底板的地面上均设至少3个用于支撑该组合芯模的底座,在所述支撑柱Ⅱ远离底板的端面设有挑边Ⅱ,在挑边Ⅱ上设有与挑边Ⅰ上的凸起相嵌合的孔,所述上半模与所述下半模通过挑边Ⅱ上的孔与挑边Ⅰ上的凸起相连接,连接时所述圆柱体Ⅰ插入所述圆柱体Ⅱ中的圆柱形凹槽中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

优选地,所述的用于支撑组合芯模的底座由定位块和底盘组成,所述的底盘为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的上半模顶板与所述下半模的底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抗压筋。

优选地,所述的至少两个抗压筋以所述的圆柱体Ⅰ和/或圆柱体Ⅱ为中心成米字型。

优选地,所述的顶板、底板、侧壁Ⅰ和侧壁Ⅱ均分为两层,外层为加强层,内层为阻燃层。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为水泥砂浆和/或脱硫石膏,所述阻燃层为阻燃泡沫和/或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和/或六铝酸钙轻质材料。

一种上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计并规范搭建模板支撑系统;

二、在模板支撑系统上铺设模板;

三、按图纸对所述的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进行定位放线;

四、绑扎底板钢筋(17),形成安放所诉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网格间;

五、将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依次放入底板钢筋绑扎后形成的网格间内,通过连接件(19)将所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下半模上的底座(14)固定连接在底板钢筋(17)上;

六、在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上半模的限位槽中安放抗浮钢筋(18);

七、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的连接件为钢丝和/或铁丝。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浇筑混凝土的速度为0.2m/h~0.3m/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方便生产和运输,两块半模可合成一个完整的芯模,可以节省铝合金模具的开模费;两块半模之间通过圆柱体Ⅰ插入所述圆柱体Ⅱ中的圆柱形凹槽中,安装方便,且整体稳固性强。

2、本发明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顶板和下半模的底板,侧壁Ⅰ和侧壁Ⅱ的外层设有水泥砂浆和/或脱硫石膏加强层,以增强芯模的强度与刚度。

3、本发明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上半模顶板上和下半模的底板上均设有抗压筋,以增强芯模的抗压能力。

4、本发明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下半模底板上设有底座,通过底座直接搁置在模板上,无需使用额外的定位抗浮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

5、本发明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施工方法,通过连接件将芯模下半模上的底座固定连接在底板钢筋上,底座的底盘为橡胶垫,可有效防止芯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向四周移动,操作简单,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半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半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半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半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位本发明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上半模与下半模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芯模的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顶板;2、侧壁Ⅰ;3、支撑柱Ⅰ;4、圆柱体Ⅰ;5、挑边Ⅰ;6、凸起;7、限位槽;8、抗压筋;9、底板;10、侧壁Ⅱ;11、支撑柱Ⅱ;12、圆柱体Ⅱ;13、圆柱形凹槽;14、挑边Ⅱ;15、孔;16、底座;161、定位块;162、底盘;17、底板钢筋;18、抗浮钢筋;1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1、侧壁Ⅰ2和支撑柱Ⅰ3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顶板1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朝箱体内凸的圆柱体Ⅰ4,所述圆柱体Ⅰ4平行于所述支撑柱Ⅰ3,所述圆柱体Ⅰ4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柱Ⅰ3的高度,在所述支撑柱Ⅰ3远离顶板1的端面设有挑边Ⅰ5,所述挑边Ⅰ5上设有凸起6,所述上半模顶板1的外表面上设有一个限位槽7,限位槽用来安装抗浮钢筋,所述下半模由底板9、侧壁Ⅱ10和支撑柱Ⅱ11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底板9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朝箱体内凸的圆柱体Ⅱ12,在所述的圆柱体Ⅱ12上设一个圆柱形凹槽13,所述圆柱体Ⅱ12平行于所述支撑柱Ⅱ11,所述圆柱体Ⅱ12的高度等于所述支撑柱Ⅱ11的高度,所述圆柱形凹槽13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体Ⅰ4的直径,在所述的底板9的底面上均设3个用于支撑该组合芯模的底座16,该3个用于支撑该组合芯模的底座16在底板上的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且底座(16)由定位块161和底盘162组成,底座16便于将组合箱体搁置在模板上,,所述的底盘162为橡胶垫,增加了组合芯模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不易向四周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柱Ⅱ11远离底板9的端面设有挑边Ⅱ14,在挑边Ⅱ14上设有与挑边Ⅰ5上的凸起相嵌合的孔15,所述上半模与所述下半模通过挑边Ⅱ14上的孔15与挑边Ⅰ5上的凸起(6)相连接,连接时所述圆柱体Ⅰ4插入所述圆柱体Ⅱ12中的圆柱形凹槽13中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半模顶板1与所述下半模的底板9上均设有两个抗压筋8,这两个抗压筋8以所述的圆柱体Ⅰ(4)和圆柱体Ⅱ(12)为中心成米字型,这样能增加该组合芯模的承压能力。

本实施例中,顶板1、底板9、侧壁Ⅰ2和侧壁Ⅱ10均分为两层,外层为加强层,内层为阻燃层;其中加强层为水泥砂浆,能增强组合芯模的承压能力,阻燃层为阻燃泡沫和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能很好的起到防燃作用。

一种上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一、设计并规范搭建模板支撑系统;二、在模板支撑系统上铺设模板;三、按图纸对所述的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进行定位放线;四、绑扎底板钢筋(17),形成安放所诉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网格间;五、将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依次放入底板钢筋绑扎后形成的网格间内,通过连接件(19)将所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下半模上的底座(14)固定连接在底板钢筋(17)上;六、在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上半模的限位槽中安放抗浮钢筋(18);七、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其中步骤五中的使用的连接件(19)是将钢丝弯折制成的,步骤七中浇筑混凝土的速度为0.2m/h。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1、侧壁Ⅰ2和支撑柱Ⅰ3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顶板1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朝箱体内凸的圆柱体Ⅰ4,所述圆柱体Ⅰ4平行于所述支撑柱Ⅰ3,所述圆柱体Ⅰ4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柱Ⅰ3的高度,在所述支撑柱Ⅰ3远离顶板1的端面设有挑边Ⅰ5,所述挑边Ⅰ5上设有凸起6,所述上半模顶板1的外表面上平行设有两个个限位槽7,限位槽用来安装抗浮钢筋,所述下半模由底板9、侧壁Ⅱ10和支撑柱Ⅱ11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底板9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朝箱体内凸的圆柱体Ⅱ12,在所述的圆柱体Ⅱ12上设一个圆柱形凹槽13,所述圆柱体Ⅱ12平行于所述支撑柱Ⅱ11,所述圆柱体Ⅱ12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柱Ⅱ11的高度,所述圆柱形凹槽13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体Ⅰ4的直径,在所述的底板9的底面上均设4个用于支撑该组合芯模的底座16,该4个用于支撑该组合芯模的底座16分布在底板的四个角的位置。且底座(16)由定位块161和底盘162组成,底座16便于将组合箱体搁置在模板上,,所述的底盘162为橡胶垫,增加了组合芯模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不易向四周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Ⅱ11远离底板9的端面设有挑边Ⅱ14,在挑边Ⅱ14上设有与挑边Ⅰ5上的凸起相嵌合的孔15,所述上半模与所述下半模通过挑边Ⅱ14上的孔15与挑边Ⅰ5上的凸起6相连接,连接时所述圆柱体Ⅰ4插入所述圆柱体Ⅱ12中的圆柱形凹槽13中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半模顶板1与所述下半模的底板9上均设有三个抗压筋8,这三个抗压筋8以所述的圆柱体Ⅰ(4)和圆柱体Ⅱ(12)为中心成米字型,这样能增加该组合芯模的承压能力。

本实施例中,顶板1、底板9、侧壁Ⅰ2和侧壁Ⅱ10均分为两层,外层为加强层,内层为阻燃层;其中加强层为水泥砂浆,能增强组合芯模的承压能力,阻燃层为阻燃泡沫和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能很好的起到防燃作用。

一种上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一、设计并规范搭建模板支撑系统;二、在模板支撑系统上铺设模板;三、按图纸对所述的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进行定位放线;四、绑扎底板钢筋(17),形成安放所诉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的网格间;五、将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依次放入底板钢筋绑扎后形成的网格间内,通过连接件(19)将所述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下半模上的底座(14)固定连接在底板钢筋(17)上;六、在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上半模的限位槽中安放抗浮钢筋(18);七、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其中步骤五中的使用的连接件(19)是将铁丝弯折制成的,步骤七中浇筑混凝土的速度为0.25m/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