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电气线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气线管预埋是在混凝土楼板浇筑前,把线管按照图纸的回路布置好,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内。目前电气线管预埋需穿梁敷设线管,一般需先用开孔机凿穿模板在梁底模板开洞后,再敷设线管,将线管插入穿越整个梁体。模板支撑体系需采用木方固定,模板开孔时看不到木方,若碰到木方会导致无法凿穿模板,每处穿越梁底线管都需多次开凿,工序繁琐,导致降低施工效率,而模板开洞会减少模板循环次数,且开洞时如打不穿模板会造成多个洞口增加工序浪费人力、物力;线管模板开洞处漏浆影响成品外观质量;废弃洞口封堵难度大、数量会严重影响梁体施工质量,造成梁体成品质量缺陷。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施工质量缺陷及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该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施工质量缺陷及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包括:
将预埋线管底部封堵完好;
将所述预埋线管抵住梁底模板,并在所述预埋线管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预埋线管抵住梁底模板,并在所述预埋线管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之后包括:将后续施工线管与所述预埋线管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将预埋线管底部封堵完好之前包括:在电气线管末端加工出预留管路连接件的连接余量;将所述电气线管与所述管路连接件连接成所述预埋线管。
优选地,所述管路连接件为管箍,将所述管路连接件末端抵住所述梁底模板。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预埋线管抵住梁底模板,并在所述预埋线管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之后包括:将后续施工线管的套丝插入所述管箍内。
优选地,所述预埋线管底部采用胶布封堵完好。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包括:将预埋线管底部封堵完好,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流入线管内。将预埋线管抵住梁底模板,梁底模板表面与预埋线管底部端面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能流入混凝土,保证预埋线管的丝口内露于梁底,在梁底模板之上预埋线管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线管预埋入梁体中,免去对模板多次开洞,工序简洁,提升效率;不在模板开洞,增加模板循环利用次数,减少成本;并且,梁体底部无洞口漏浆,减少梁体质量缺陷,降低浇筑梁体线管洞口所造成的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预埋阶段示意图;
图2为后续施工线管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预埋线管、2-管箍、3-梁体、4-后续施工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该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施工质量缺陷及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预埋阶段示意图;图2为后续施工线管连接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包括:将预埋线管1底部封堵完好,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流入线管内。将预埋线管1抵住梁底模板,比如,当预埋线管1为PVC线管时,将预埋线管1底部抵住梁底模板,梁底模板表面与预埋线管1底部端面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能流入混凝土,保证预埋线管1的丝口内露于梁底,在梁底模板之上预埋线管1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3,将预埋线管1浇筑于混凝土内,于混凝土表面露出丝口,用于后续施工时连接线管。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线管预埋入梁体3中,免去对模板多次开洞,工序简洁,提升效率;不在模板开洞,增加模板循环利用次数,减少成本;并且,梁体3底部无洞口漏浆,减少梁体3质量缺陷,降低浇筑梁体3线管洞口所造成的质量隐患。
上述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将预埋线管1抵住梁底模板,并在预埋线管1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3之后包括将后续施工线管4与预埋线管1连接,当需要接入后续施工线管4时,将后续施工线管4与预埋线管1对接,无需在模板开洞,直接连接后续施工线管4,连接方便,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进行若干改变,在将预埋线管1底部封堵完好之前包括:在电气线管末端加工出预留管路连接件的连接余量,将电气线管与管路连接件连接成预埋线管1,此时预埋线管1包括电气线管和管路连接件,在加工时预留出加设管路连接件余量后,在电气线管末端加设管路连接件,增加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线管预埋入梁体3中的适用范围,可以适用于需要与管路连接件的后续施工线管4,适用性较强,实用性较为广泛。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管路连接件为管箍2,将管路连接件末端抵住梁底模板,此时电气线管可以为镀锌线管,还可以为其它适宜的线管,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将预埋线管1抵住梁底模板,并在预埋线管1的外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3之后包括:将后续施工线管4的套丝插入管箍2内,易于连接,可拆卸,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管穿梁时的施工方法,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预埋线管1底部采用胶布封堵完好,胶布较薄,可以保证梁底模板表面与预埋线管1底部端面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能流入混凝土;并且,胶布封堵性较好,易于封装,便于拆除,较为方便。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