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75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



背景技术:

建筑物中,窗洞的内壁一般留有安装窗户的预留孔。一般情况下,在建筑过程中窗洞在安装窗户前为裸露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安装窗户,原因为考虑需要通过开口较大的窗洞向建筑物内运输建筑材料。这样在室内进行建筑施工时,窗洞成为了安全的隐患,不仅可能施工人员可能由窗洞跌落,也可能会造成施工物品掉落砸伤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包括四个L型的固定座、至少四个内置螺纹的套管和安装设备,固定座的截面为匚字形,每个固定座的内底开设数个通孔,通孔内穿过膨胀螺栓,四个固定座分别安装在窗洞的四角并通过膨胀螺栓与窗洞的预留孔配合;每个套管的侧边均设有带有孔的安装座,其中四个套管的安装座的孔与窗洞的预留孔对应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配合;固定座的两端设有螺孔,螺孔内螺纹配合穿过螺栓,螺栓位于固定座内的端部设有十字凹槽,螺栓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套管螺纹配合;所述的安装设备包括两组固定架和操作筒,固定架的侧部设有两个匚字形的配合座,配合座能够与固定座的侧边插接配合,固定架上安装螺杆旋转电机,两个固定架的螺杆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对,螺杆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十字花杆,十字花杆能够与螺栓的十字凹槽配合,操作筒上安装固定卡,固定卡能够卡主套管,操作筒内安装线轮,线轮的转轴与操作筒内壁配合安装,线轮的转轴伸出至操作筒的外侧并安装摇柄,线轮上缠绕设有两股拉线,两股拉线的端部分别由操作筒的两端伸出各连接一个固定架;套管上开设固定片,固定座的侧边和固定片上均设有走线孔,其中窗洞中上下对应的固定座之间、上下对应的套管之间、左右对应的固定座之间、左右对应的套管之间均连接防护线,防护线闯过走线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所述的固定架上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伸入至操作筒内并与操作筒配合,拉线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架。

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所述的固定架上安装膨胀螺栓旋转电机,膨胀螺栓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朝向固定座的内侧的膨胀螺栓,膨胀螺栓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安装膨胀螺栓螺丝刀,膨胀螺栓螺丝刀能够与膨胀螺栓配合,膨胀螺栓旋转电机的后端连接推拉杆,固定架上开设配合孔,推拉杆穿过配合孔,推拉杆的外周套装弹簧,推拉杆的端部安装手持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和手持座连接,弹簧始终给手持座一个向外的推力。

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所述的配合座的内侧固定设有内凸块,固定座的外沿固定设有外凸条,配合座的内凸块位于外凸条的外侧。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施工中可以临时作为防护窗使用,适用于矩形的窗洞,并且能够根据窗洞的大小自由调整。本发明将临时不进行安装的窗洞堵住,形成防护窗。本发明中与窗洞的固定结构(固定座、套管等)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网状的防护线具有阻挡作用,也方便拆卸,在安全的条件下,可以方便通过窗洞作为临时运输的通道。配合本发明专用的安装设备,能够快速的将本发明安装在对应的窗洞中,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两侧的螺栓同步向内旋入,保持安装的同步性,同一步操作即可完成相邻两组的固定座与套管之间的连接,整体安装过程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A向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固定座 2套管 3通孔 4膨胀螺栓 5安装座 6螺孔 7螺栓 8十字凹槽 9固定架 10配合座 11膨胀螺栓旋转电机 12螺杆旋转电机 13十字花杆 14操作筒 15固定卡 16线轮 17摇柄 18拉线 19连接杆 20膨胀螺栓螺丝刀 21推拉杆 22配合孔 23弹簧 24手持座 25走线孔 26固定片 27防护线 28内凸块 29外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建筑施工防护窗,如图所示,包括四个L型的固定座1、至少四个内置螺纹的套管2和安装设备,固定座1的截面为匚字形,每个固定座1的内底开设数个通孔3,通孔3内穿过膨胀螺栓4,四个固定座1分别安装在窗洞的四角并通过膨胀螺栓4与窗洞的预留孔配合;每个套管2的侧边均设有带有孔的安装座5,其中四个套管2的安装座5的孔与窗洞的预留孔对应并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配合;固定座1的两端设有螺孔6,螺孔6内螺纹配合穿过螺栓7,螺栓7位于固定座1内的端部设有十字凹槽8,螺栓7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套管2螺纹配合;所述的安装设备包括两组固定架9和操作筒14,固定架9的侧部设有两个匚字形的配合座10,配合座10能够与固定座1的侧边插接配合,固定架9上安装螺杆旋转电机12,两个固定架9的螺杆旋转电机12的输出轴相对,螺杆旋转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十字花杆13,十字花杆13能够与螺栓7的十字凹槽8配合,操作筒14上安装固定卡15,固定卡15能够卡主套管2,操作筒14内安装线轮16,线轮16的转轴与操作筒14内壁配合安装,线轮16的转轴伸出至操作筒14的外侧并安装摇柄17,线轮16上缠绕设有两股拉线18,两股拉线18的端部分别由操作筒14的两端伸出各连接一个固定架9;套管2上开设固定片26,固定座1的侧边和固定片26上均设有走线孔25,其中窗洞中上下对应的固定座1之间、上下对应的套管2之间、左右对应的固定座1之间、左右对应的套管2之间均连接防护线27,防护线27闯过走线孔25。本发明施工中可以临时作为防护窗使用,适用于矩形的窗洞,并且能够根据窗洞的大小自由调整。本发明将临时不进行安装的窗洞堵住,形成防护窗。本发明中与窗洞的固定结构(固定座1、套管2等)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网状的防护线27具有阻挡作用,也方便拆卸,在安全的条件下,可以方便通过窗洞作为临时运输的通道。配合本发明专用的安装设备,能够快速的将本发明安装在对应的窗洞中,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两侧的螺栓7同步向内旋入,保持安装的同步性,同一步操作即可完成相邻两组的固定座1与套管2之间的连接,整体安装过程更为便捷。

具体而言,为了在旋转螺杆过程中更加稳定,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架9上安装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端部伸入至操作筒14内并与操作筒14配合,拉线18通过连接杆19连接固定架9。操作筒14能够给连接杆19一个导向作用,从而保持固定架9为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实现在螺杆直线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具体的,为了方便拆装膨胀螺栓4,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架9上安装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朝向固定座1的内侧的膨胀螺栓4,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安装膨胀螺栓螺丝刀20,膨胀螺栓螺丝刀20能够与膨胀螺栓4配合,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的后端连接推拉杆21,固定架9上开设配合孔22,推拉杆21穿过配合孔22,推拉杆21的外周套装弹簧23,推拉杆21的端部安装手持座24,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9和手持座24连接,弹簧23始终给手持座24一个向外的推力。通过调整固定架9的位置,将膨胀螺栓螺丝刀20与膨胀螺栓4配合,通过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转动将膨胀螺栓4旋入,从而实现有效的固定,拆卸过程使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反转。将膨胀螺栓4旋入后,放开向内的推力,在弹簧23的作用下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复位,避免旋转的膨胀螺栓螺丝刀20在于膨胀螺栓4配合,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为了使固定座1与固定架9之间配合更加紧密,本实施例所述的配合座10的内侧固定设有内凸块28,固定座1的外沿固定设有外凸条29,配合座10的内凸块28位于外凸条29的外侧。外凸条29对于内凸块28具有向外侧的限定作用,避免固定架9上的配合座10脱轨,有效提高稳定性。

本发明适用于矩形的窗洞,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四个L型的固定座1分别与窗洞的四角向配合,通过固定架9上的膨胀螺栓旋转电机11、膨胀螺栓螺丝刀20等,将膨胀螺栓4穿过通孔3插入至预留孔中,从而将固定座1固定。再将套管2进行固定,套管2的为多种长度,一般根据相邻的固定座1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长度的套管2,即能够使得螺栓7与套管2和固定座1同时连接即可。使用安装设备操作时,将安装设备的固定架9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座1相配合,将操作筒14上的固定卡15与套管2配合,操作筒14安装在套管2的中间。线轮16先放线,再调整固定架9使十字花杆13与螺栓4相配合后,将线轮16收紧。同步启动螺杆旋转电机12,两个螺杆旋转电机12的转动应当相同,保持固定架9不与固定座1分离,转动摇柄17收线,同时拉动固定架9向内侧移动,同时能够将螺栓7旋入至套管2内部。再将防护线27在窗洞处形成网状的防护结构,从而形成一个临时的防护窗。拆卸本发明是,采用安装设备中对应的电机翻转,将螺栓4与套管2分离,将固定座1、套管2拆卸即可,也可以不讲螺栓4与套管2分离,只是将固定座1和套管2在窗洞中拆下,安装到同等规格的窗洞内继续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