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吊顶压板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两端开口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槽口朝向所述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上背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背向所述固定端,所述卡接槽的槽底外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
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上开设有扣接槽,所述扣接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条形槽;所述扣接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的内侧边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槽壁的内侧边沿设置有挡槽;所述第二槽壁的外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末端与所述扣接槽的槽底的距离大于所述扣接槽的深度,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槽壁位于所述扣接槽的槽底的同侧;
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卡接槽中,所述弹性片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挡槽中,所述卡接槽的与所述挡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片的自由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压板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的内侧边沿开设有旋转槽,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旋转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压板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的内表面为圆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压板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卡接槽的槽底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压板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朝向所述扣接槽的表面为外凸的圆弧面。
6.一种吊顶,包括顶板和立板,所述立板垂直抵接在所述顶板的边沿,所述立板沿长度方向上连接有龙骨,所述龙骨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连接有卡接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压板弹性组件,所述卡接板卡接在所述条形槽内,所述顶板的外侧表面位于所述压板的旋转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外表面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条形槽的槽底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朝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条形槽中远离所述立板的一侧的内槽面重合设置,所述顶板上连接有所述立板的一端的端面抵接在所述限位面上。
9.一种吊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立板的长度方向上连接龙骨,所述龙骨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连接卡接板;
b.将立板抵接在顶板上,使立板垂直抵接在所述顶板的边沿;
c.设置吊顶压板弹性组件,所述吊顶压板弹性组件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两端开口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槽口朝向所述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上背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背向所述固定端,所述卡接槽的槽底外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
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上开设有扣接槽,所述扣接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条形槽;所述扣接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的内侧边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槽壁的内侧边沿设置有挡槽;所述第二槽壁的外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末端与所述扣接槽的槽底的距离大于所述扣接槽的深度,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槽壁位于所述扣接槽的槽底的同侧;
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卡接槽中,所述弹性片的第二端卡接在所述挡槽中,所述卡接槽的与所述挡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片的自由长度;
d.将吊顶压板弹性组件扣接在所述立板与顶板的连接处,使所述卡接板卡接在所述条形槽内,所述顶板的外侧表面位于所述压板的旋转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龙骨的外表面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开设定位槽,所述条形槽的槽底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朝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