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11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步调都在不断的加快,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还是人们的生活都都实现了现代化和智能化,人们对各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当前大多数的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制造,其整个工期较长,且对天气的要求较高,一旦气温较低,混凝土容易冰冻,将无法正常施工,从而严重的影响工程的工期,同时,钢筋混凝土建筑所需的材料较多,所需的人工也较多,增加施工的成本。

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大多都是在建筑的表面进行油漆粉刷,或者在其表面贴上瓷砖,油漆使用的时间有限,时间长后易褪色,从而影响其美观和对气候的抵御能力,如果在建筑的表面贴上瓷砖,那么其整个工程较为浩大,且,后期容易脱落;且,由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本身的特性,其所建造的建筑大多都是中规中矩的,建筑师的很多美好的设想、设计由于混凝土建筑一砖一砖的垒砌的局限性很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现,这样就会让建筑物从设计到后期的施工都受着诸多的约束,长期将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其外围没有任何的遮挡,其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其长期裸露也易造成其老化,时间长了,会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大大降低其对自然灾害以及外界破坏的抵御能力,因而现有的建筑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起到很好的美观作用,对主体建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包括:外罩结构和屋盖结构,其中,所述外罩结构为拉花结构体系;所述拉花结构体系包括拉花结构,所述拉花结构的顶部设有外钢环梁,所述拉花结构和外钢环梁之间通过悬挑钢管连接,所述外罩结构设于建筑主体的外围;所述屋盖结构由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以及屋面构成,所述屋面中设有张拉体系,所述张拉体系设于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之间,三者形成平衡结构系统,所述屋盖结构设于外罩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屋盖结构和外罩结构之间通过斜撑结构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其通过在建筑主体的外部设置外罩结果和屋盖结构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效果,其中,所述外罩结构采用拉花结构,不仅让其更加的美观,同时有效的避免建筑主体直接长期裸露在外,从而对建筑主体起到很好的防护和保护作用,有效的延长其使用的寿命,提高其后期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结构为箱型截面的拉花结构,其由拉花节点和支座拉花构成,所述拉花节点通过拉花系杆与支座拉花连接,利用拉花的特性,提高外罩的保护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节点包括下翼缘板和上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设于下翼缘板的上方,所述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中间设有隔板,所述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的边缘通过腹板连接。,大大的提高对外界的抵御能力,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让其更好的满足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受拉内环由上内环、下内环、刚性撑杆和斜向拉索组成,所述上内环设于下内环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设于上内环和下内环之间,所述斜向拉索斜拉于两刚性撑杆的对角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受压外环中设有钢管桁架,所述钢管桁架与侧面支承结构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屋面部分由上弦层、下弦层组成以及屋盖索膜结构组成,所述上弦层由菱形网格索网组成,所述下弦为肋向布置的拉索结构,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所述屋盖索膜结构设于双层结构体系的上方,该屋面结构,能够大大的提高其稳定性和牢固性,进一步提高其施工以及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屋盖索膜结构包括索桁架和索膜构架,所述索桁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和建筑主体连接,所述索膜构架设于索桁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结构包括钢斜撑和钢斜柱,所述钢斜撑一端与外钢环梁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上,所述钢斜柱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上,且,所述钢斜柱设于两钢斜撑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工艺,具体的安装工艺如下:

(1):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利用钢筋混凝土把建筑主体建好;

(2):待建筑主体建好后,开始对其外围的外罩结构和屋盖结构进行安装;

(3):先在地面对拉花结构中的X型节点进行组装,在此同时对临时支撑也一起进行搭建;

(4):待上一步骤中拉花结构中的X型节点以及临时支撑搭建完成后,开始对X型节点进行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拉花结构整体向外侧倾斜10°,整体结构立面与地面水平夹角呈80°;

(5):在吊装的过程中,采用“地面预先定位再高空定位”的方案,即:先在地面上场地找平,铺上路基板或刚性平台,呈水平状态,并在其上划好X节点定位轴心线;竖立胎架立柱,安装定位拉花节点(34),最后拆除立柱与胎架基础间的连接将已定位的拉花节点(34)连带立柱吊装至高空定位;

(6):待拉花节点定位好后,再将支座拉花吊装至合适的位置,并通过拉花系杆对两者进行连接,再采用嵌补的方式安装定位;

(7):重复上述步骤(4)至(6)将建筑主体的拉花安装完成,再在拉花结构的顶部安装外钢环梁,在安装外钢环梁的过程中,通过悬挑钢管将其与拉花结构连接,即外罩结构成型;

(8):待上述外罩结构成型后,再通过斜撑结构对外罩结构与建筑主体进行固定,即所述钢斜撑一端与外钢环梁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上,所述钢斜柱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上,且,所述钢斜柱设于两钢斜撑之间;至此外罩结构安装完成;

(9):然后对屋盖结构进行安装,即先对受拉内环进行安装,上内环设于下内环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设于上内环和下内环之间,所述斜向拉索斜拉于两刚性撑杆的对角线上;

(10):然后对受压外环进行安装,当受压外环安装完成后,对屋面进行安装;

(11):在屋面安装的过程中,即先依次对上弦层、下弦层进行安装,然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

(12):然后将屋盖索膜结构中的索桁架和索膜构架进行安装,即索桁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和建筑主体连接,所述索膜构架设于索桁架上,至此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完成;

(13):最后对上述安装的 “拉花”钢结构体系进行检查即可。

进一步的,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工艺,其中“拉花”具体安装工艺如下:

(1):在刚性平台上划出拉花节点的中心线及外轮廓线,并根据线型搭设胎架;沿长度方向中间部位的胎架位置应根据拉花节点在空间位置及临时支撑上的位置来确定,其间距不应超过相应支撑平台的宽度;

(2):将拉花节点吊上胎架进行定位,即:节点在胎架上定位过程本身就是安装定位过程,仅仅是空间高度位置不同;定位时,严格控制节点各端口位置的安装精度,并检测节点中心位置上弦的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3):当节点安装定位完成后,进行可靠的固定,并由专职检查员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中采用锤线法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

(4):在上述检测合格后拆除中间部位胎架立柱与刚性平台间的连接,拆除两端胎架立柱模板与节点间的连接,并将马脚打磨后补涂底漆;

(5):然后对拉花节点进行脱胎,在此过程中其中中间部位的胎架连在拉花节点上,吊装至临时支撑上平台上安装定位:;

(6):待上述拉花节点安装定位完成后,开始对支座拉花分段;竖立临时支撑,并采用缆风绳等进行固定;

(7):将预先地面定位合格的拉花节点吊上临时支撑平台上进行定位;

(8):然后通过拉花系杆对上述定位好的拉花节点和支座拉花进行连接;

(9):然后再安装上部拉花节点,再通过拉花系杆对上部拉花节点和支座拉花进行连接,至此完成一个拉花构件的安装;

(10):当上一步骤中拉花构件安装完成后,将其徐徐下落到接近安装部位时,起重工方可伸手去触及构件,并利用临时支撑辅助安装,吊装就位后用卡板固定以防端部移位;

(12):就位后根据拉花构件间的装配口和临时支撑顶部的测量定位轴线及时找正,拉花节点部位与胎架临时固定,对接口处用定位焊固定;

(13):拉花构件的定位控制:吊装前每根拉花构件分段标出构件上的全站仪定位点和对接口中心线,拉花构件就位时确保其对接口的中心线对齐,使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并校正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其通过在建筑主体的外部设置外罩结果和屋盖结构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效果,其中,所述外罩结构采用拉花结构,不仅让其更加的美观,同时有效的避免建筑主体直接长期裸露在外,从而对建筑主体起到很好的防护和保护作用,有效的延长其使用的寿命,提高其后期使用的安全性。

2、本发明中所述屋面部分由上弦层、下弦层组成以及屋盖索膜结构组成,所述上弦层由菱形网格索网组成,所述下弦为肋向布置的拉索结构,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所述屋盖索膜结构设于双层结构体系的上方,该屋面结构,能够大大的提高其稳定性和牢固性,进一步提高其施工以及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3、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工艺,其通过在建筑主体的外围安装了拉花状的外罩结构,并在建筑主体的顶部设置了屋盖结构,让其既起到很好的美观作用,同时也能够对建筑主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整个安装工艺简单,易实现,且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钢结构体系的质量,从而大大的提高其后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开发商以及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X节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X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X节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罩结构-1、屋盖结构-2、上内环-21、下内环-22、刚性撑杆-23、斜向拉索-24、拉花结构体系-3、拉花结构-31、外钢环梁-32、悬挑钢管-33、拉花节点-34、支座拉花-35、拉花系杆-36、下翼缘板-341、上翼缘板-342、上翼缘板-343、隔板-344、腹板-345、索桁架-6、索膜构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外罩结构1和屋盖结构2,其中,所述外罩结构1为拉花结构体系3;

所述拉花结构体系3包括拉花结构31,所述拉花结构31的顶部设有外钢环梁32,所述拉花结构31和外钢环梁32之间通过悬挑钢管33连接,所述外罩结构1设于建筑主体4的外围;

所述屋盖结构2由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以及屋面构成,所述屋面中设有张拉体系,所述张拉体系设于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之间,三者形成平衡结构系统,所述屋盖结构2设于外罩结构1的上方,且,所述屋盖结构2和外罩结构1之间通过斜撑结构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结构31为箱型截面的拉花结构,其由拉花节点34和支座拉花35构成,所述拉花节点34通过拉花系杆36与支座拉花3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节点34包括下翼缘板341和上翼缘板342,所述上翼缘板343设于下翼缘板341的上方,所述上翼缘板343和下翼缘板341之间设有加强筋板343,所述加强筋板342中间设有隔板344,所述上翼缘板342和下翼缘板341之间的边缘通过腹板345连接。

进一步,所述受拉内环由上内环21、下内环22、刚性撑杆23和斜向拉索24组成,所述上内环21设于下内环22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23设于上内环21和下内环22之间,所述斜向拉索24斜拉于两刚性撑杆23的对角线上。

进一步,所述受压外环中设有钢管桁架,所述钢管桁架与侧面支承结构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屋面部分由上弦层、下弦层组成以及屋盖索膜结构组成,所述上弦层由菱形网格索网组成,所述下弦为肋向布置的拉索结构,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所述屋盖索膜结构设于双层结构体系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屋盖索膜结构包括索桁架6和索膜构架7,所述索桁架6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1和建筑主体4连接,所述索膜构架7设于索桁架6上。

进一步,所述斜撑结构4包括钢斜撑51和钢斜柱52,所述钢斜撑4一端与外钢环梁4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所述钢斜柱52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4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且,所述钢斜柱52设于两钢斜撑51之间。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外罩结构1和屋盖结构2,其中,所述外罩结构1为拉花结构体系3;

所述拉花结构体系3包括拉花结构31,所述拉花结构31的顶部设有外钢环梁32,所述拉花结构31和外钢环梁32之间通过悬挑钢管33连接,所述外罩结构1设于建筑主体4的外围;

所述屋盖结构2由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以及屋面构成,所述屋面中设有张拉体系,所述张拉体系设于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之间,三者形成平衡结构系统,所述屋盖结构2设于外罩结构1的上方,且,所述屋盖结构2和外罩结构1之间通过斜撑结构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结构31为箱型截面的拉花结构,其由拉花节点34和支座拉花35构成,所述拉花节点34通过拉花系杆36与支座拉花3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节点34包括下翼缘板341和上翼缘板342,所述上翼缘板343设于下翼缘板341的上方,所述上翼缘板343和下翼缘板341之间设有加强筋板343,所述加强筋板342中间设有隔板344,所述上翼缘板342和下翼缘板341之间的边缘通过腹板315连接。

进一步,所述受拉内环由上内环21、下内环22、刚性撑杆23和斜向拉索24组成,所述上内环21设于下内环22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23设于上内环21和下内环22之间,所述斜向拉索24斜拉于两刚性撑杆23的对角线上。

进一步,所述受压外环中设有钢管桁架,所述钢管桁架与侧面支承结构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屋面部分由上弦层、下弦层组成以及屋盖索膜结构组成,所述上弦层由菱形网格索网组成,所述下弦为肋向布置的拉索结构,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所述屋盖索膜结构设于双层结构体系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屋盖索膜结构包括索桁架6和索膜构架7,所述索桁架6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1和建筑主体4连接,所述索膜构架7设于索桁架6上。

进一步,所述斜撑结构4包括钢斜撑51和钢斜柱52,所述钢斜撑4一端与外钢环梁4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所述钢斜柱52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4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且,所述钢斜柱52设于两钢斜撑51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工艺,具体的安装工艺如下:

(1):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利用钢筋混凝土把建筑主体4建好;

(2):待建筑主体4建好后,开始对其外围的外罩结构1和屋盖结构2进行安装;

(3):先在地面对拉花结构31中的X型节点进行组装,在此同时对临时支撑也一起进行搭建;

(4):待上一步骤中拉花结构31中的X型节点以及临时支撑搭建完成后,开始对X型节点进行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拉花结构整体向外侧倾斜10°,整体结构立面与地面水平夹角呈80°;

(5):在吊装的过程中,采用“地面预先定位再高空定位”的方案,即:先在地面上场地找平,铺上路基板或刚性平台(呈水平状态)并在其上划好X节点定位轴心线;竖立胎架立柱,安装定位拉花节点34,最后拆除立柱与胎架基础间的连接将已定位的拉花节点34连带立柱吊装至高空定位;

(6):待拉花节点34定位好后,再将支座拉花35吊装至合适的位置,并通过拉花系杆36对两者进行连接,再采用嵌补的方式安装定位;

(7):重复上述步骤(4)至(6)将建筑主体4的拉花安装完成,再在拉花结构31的顶部安装外钢环梁32,在安装外钢环梁(32)的过程中,通过悬挑钢管33将其与拉花结构31连接,即外罩结构1成型;

(8):待上述外罩结构1成型后,再通过斜撑结构4对外罩结构1与建筑主体4进行固定,即所述钢斜撑4一端与外钢环梁4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所述钢斜柱52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4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且,所述钢斜柱52设于两钢斜撑51之间;至此外罩结构1安装完成;

(9):然后对屋盖结构2进行安装,即先对受拉内环进行安装,上内环21设于下内环22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23设于上内环21和下内环22之间,所述斜向拉索24斜拉于两刚性撑杆23的对角线上;

(10):然后对受压外环进行安装,当受压外环安装完成后,对屋面进行安装;

(11):在屋面安装的过程中,即先依次对上弦层、下弦层进行安装,然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

(12):然后将屋盖索膜结构中的索桁架6和索膜构架7进行安装,即索桁架6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1和建筑主体4连接,所述索膜构架7设于索桁架6上,至此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完成;

(13):最后对上述安装的 “拉花”钢结构体系进行检查即可。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外罩结构1和屋盖结构2,其中,所述外罩结构1为拉花结构体系3;

所述拉花结构体系3包括拉花结构31,所述拉花结构31的顶部设有外钢环梁32,所述拉花结构31和外钢环梁32之间通过悬挑钢管33连接,所述外罩结构1设于建筑主体4的外围;

所述屋盖结构2由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以及屋面构成,所述屋面中设有张拉体系,所述张拉体系设于受拉内环、受压外环之间,三者形成平衡结构系统,所述屋盖结构2设于外罩结构1的上方,且,所述屋盖结构2和外罩结构1之间通过斜撑结构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结构31为箱型截面的拉花结构,其由拉花节点34和支座拉花35构成,所述拉花节点34通过拉花系杆36与支座拉花3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花节点34包括下翼缘板341和上翼缘板342,所述上翼缘板343设于下翼缘板341的上方,所述上翼缘板343和下翼缘板341之间设有加强筋板343,所述加强筋板342中间设有隔板344,所述上翼缘板342和下翼缘板341之间的边缘通过腹板315连接。

进一步,所述受拉内环由上内环21、下内环22、刚性撑杆23和斜向拉索24组成,所述上内环21设于下内环22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23设于上内环21和下内环22之间,所述斜向拉索24斜拉于两刚性撑杆23的对角线上。

进一步,所述受压外环中设有钢管桁架,所述钢管桁架与侧面支承结构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屋面部分由上弦层、下弦层组成以及屋盖索膜结构组成,所述上弦层由菱形网格索网组成,所述下弦为肋向布置的拉索结构,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所述屋盖索膜结构设于双层结构体系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屋盖索膜结构包括索桁架6和索膜构架7,所述索桁架6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1和建筑主体4连接,所述索膜构架7设于索桁架6上。

进一步,所述斜撑结构5包括钢斜撑51和钢斜柱52,所述钢斜撑51一端与外钢环梁4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所述钢斜柱52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4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且,所述钢斜柱52设于两钢斜撑51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工艺,具体的安装工艺如下:

(1):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利用钢筋混凝土把建筑主体4建好;

(2):待建筑主体4建好后,开始对其外围的外罩结构1和屋盖结构2进行安装;

(3):先在地面对拉花结构31中的X型节点进行组装,在此同时对临时支撑也一起进行搭建;

(4):待上一步骤中拉花结构31中的X型节点以及临时支撑搭建完成后,开始对X型节点进行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拉花结构整体向外侧倾斜10°,整体结构立面与地面水平夹角呈80°;

(5):在吊装的过程中,采用“地面预先定位再高空定位”的方案,即:先在地面上场地找平,铺上路基板或刚性平台(呈水平状态)并在其上划好X节点定位轴心线;竖立胎架立柱,安装定位拉花节点34,最后拆除立柱与胎架基础间的连接将已定位的拉花节点34连带立柱吊装至高空定位;

(6):待拉花节点34定位好后,再将支座拉花35吊装至合适的位置,并通过拉花系杆36对两者进行连接,再采用嵌补的方式安装定位;

(7):重复上述步骤(4)至(6)将建筑主体4的拉花安装完成,再在拉花结构31的顶部安装外钢环梁32,在安装外钢环梁32的过程中,通过悬挑钢管33将其与拉花结构31连接,即外罩结构1成型;

(8):待上述外罩结构1成型后,再通过斜撑结构4对外罩结构1与建筑主体4进行固定,即所述钢斜撑4一端与外钢环梁4作可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所述钢斜柱52的一端通过调节扣设于两外钢环梁4之间,另一端固定于建筑主体4上,且,所述钢斜柱52设于两钢斜撑51之间;至此外罩结构1安装完成;

(9):然后对屋盖结构2进行安装,即先对受拉内环进行安装,上内环21设于下内环22的上方,所述刚性撑杆23设于上内环21和下内环22之间,所述斜向拉索24斜拉于两刚性撑杆23的对角线上;

(10):然后对受压外环进行安装,当受压外环安装完成后,对屋面进行安装;

(11):在屋面安装的过程中,即先依次对上弦层、下弦层进行安装,然所述上弦层、下弦层之间用拉索形成双层结构体系;

(12):然后将屋盖索膜结构中的索桁架6和索膜构架7进行安装,即索桁架6的两端分别与外罩结构1和建筑主体4连接,所述索膜构架7设于索桁架6上,至此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完成;

(13):最后对上述安装的 “拉花”钢结构体系进行检查即可。

一种用于体育场周边的“拉花”钢结构体系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拉花”具体安装工艺如下:

(1):在刚性平台上划出拉花节点34的中心线及外轮廓线,并根据线型搭设胎架;沿长度方向中间部位的胎架位置应根据拉花节点34在空间位置及临时支撑上的位置来确定,其间距不应超过相应支撑平台的宽度;

(2):将拉花节点34吊上胎架进行定位,即:节点在胎架上定位过程本身就是安装定位过程,仅仅是空间高度位置不同;定位时,严格控制节点各端口位置的安装精度,并检测节点中心位置上弦的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3):当节点安装定位完成后,进行可靠的固定,并由专职检查员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中采用锤线法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

(4):在上述检测合格后拆除中间部位胎架立柱与刚性平台间的连接,拆除两端胎架立柱模板与节点间的连接,并将马脚打磨后补涂底漆;

(5):然后对拉花节点34进行脱胎,在此过程中其中中间部位的胎架连在拉花节点34上,吊装至临时支撑上平台上安装定位:;

(6):待上述拉花节点34安装定位完成后,开始对支座拉花35分段;竖立临时支撑,并采用缆风绳等进行固定;

(7):将预先地面定位合格的拉花节点34吊上临时支撑平台上进行定位;

(8):然后通过拉花系杆36对上述定位好的拉花节点34和支座拉花35进行连接;

(9):然后再安装上部拉花节点34,再通过拉花系杆36对上部拉花节点34和支座拉花35进行连接,至此完成一个拉花构件的安装;

(10):当上一步骤中拉花构件安装完成后,将其徐徐下落到接近安装部位时,起重工方可伸手去触及构件,并利用临时支撑辅助安装,吊装就位后用卡板固定以防端部移位;

(12):就位后根据拉花构件间的装配口和临时支撑顶部的测量定位轴线及时找正,拉花节点34部位与胎架临时固定,对接口处用定位焊固定;

(13):拉花构件的定位控制:吊装前每根拉花构件分段标出构件上的全站仪定位点和对接口中心线,拉花构件就位时确保其对接口的中心线对齐,使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并校正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