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保温层和多个预制支撑体;

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多个预制支撑体贴合,且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多个预制支撑体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多个预制支撑体呈分散排布,以形成预制支撑体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支撑体为点状支撑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点状支撑体在保温层与第一墙体或保温层与第二墙体之间的空间内按列排布,每一列中都包括多个点状支撑体,相邻两列的点状支撑体之间相互错位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点状支撑体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支撑体为柱状支撑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支撑体竖向排布在保温层与第一墙体或保温层与第二墙体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多道相互平行的柱状支撑体列,相邻两道柱状支撑体列中的柱状支撑体之间至少有部分相互错位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支撑体的下端被构造出用于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气泡的导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两个自柱状支撑体下端沿着柱状支撑体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导流面。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支撑体的排布范围包括保温层与第一墙体或保温层与第二墙体之间的空间的底部区域,且位于底部区域的柱状支撑体的下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均保留有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3、5-8中任一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下端留有缺口,用于在现场浇筑时支设模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