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072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制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制砖机。



背景技术:

墙体材料是我国建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材市场上的墙体材料种类繁多,尤其是砌墙用砖,例如:粘土砖、空心水泥砖、免烧砖以及红砖,等等;但是,上述砌墙用砖通常具有质量较重、布线不便的缺点。

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通常会用墙体将大的空间隔成一个个小的空间,此时,若一根导线需要贯穿两个空间,若为了减小布线的距离以及避免由布线引起的杂乱,通常会在墙体上穿孔,导线从该孔内通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类能够不用打孔即可满足布线要求的墙砖,即,在生产墙砖的过程中,事先在墙砖上预留布线通道;制作此种墙砖,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做法为:首先采用普通的制砖机生产出普通的墙砖,之后再使用打孔、布线机器在墙砖上制作出布线通道,上述制作方法步骤繁琐、效率较低,不能达到批量、快速生产地需求。而且,目前的墙砖表面都是平整的,没有任何的花纹装饰,这也限制了墙砖的应用,导致其不能满足新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可预先在墙砖表面形成沟槽或花纹的制砖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砖机,包括:

支架;

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提供浆料;

成型机构,其包括由一个底板以及两个侧板和一个后板围合而成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上方敞开,所述下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成型腔的斜上方,所述成型腔的前侧具有出砖通道,所述后板连接至第一气缸,所述其中一个侧板的内壁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成型板,所述第一成型板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凸筋;

压砖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压砖机构位于所述成型腔的正上方,所述压砖机构连接至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压砖机构向下运动,以将所述成型腔内的浆料压制成砖体,之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后板向前运动将所述砖体推出所述成型腔。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所述其中一个侧板连接至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其中一个侧板移动,以对所述成型腔内的砖体进行压制。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所述第一成型板的背部设置有柱形突起,所述其中一个侧板上形成有柱形孔,所述第一成型板的柱形突起卡入至所述柱形孔内,从而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其中一个侧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另一个侧板的内壁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成型板,所述第二成型板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凸筋。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所述后板的外壁面的下边缘设置有一刮条,所述刮条为由毛毡制成,在所述后板受到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沿着所述成型腔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刮条与所述成型腔的底板保持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制砖机提供了一个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的其中一个侧板具有可拆卸的第一成型板,该第一成型板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凸筋,在压制过程中使转体表面形成沟槽或花纹,从而提高了墙砖的生产效率,使墙砖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制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成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砖机,包括:支架6;下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架6上,用于提供浆料;成型机构,其包括由一个底板以及两个侧板和一个后板3围合而成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上方敞开,所述下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成型腔的斜上方,所述成型腔的前侧具有出砖通道,所述后板3连接至第一气缸,所述其中一个侧板10的内壁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成型板4,所述第一成型板4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凸筋7;压砖机构1,其设置于所述支架6上,且所述压砖机构1位于所述成型腔的正上方,所述压砖机构连接至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压砖机构向下运动,以将所述成型腔内的浆料压制成砖体,之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后板向前运动将所述砖体推出所述成型腔。

本发明生产时,将浆料通过下料机构输入成型腔内;之后压砖机构1向下运动,对成型腔内的浆料进行压制,以促使其成型,形成一个砖体。其中一个侧板10的第一成型板4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凸筋7,第一凸筋按压在砖体的表面,从而在砖体的表面加工形成沟槽或花纹。当不需要形成沟槽或花纹时,就将第一成型板从其中一个侧板上拆下。当需要改变沟槽或者花纹的形状时,则可以对第一成型板进行更换。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所述其中一个侧板10连接至第三气缸5,所述第三气缸5驱动所述其中一个侧板10移动,以对所述成型腔内的砖体进行压制。本发明还使其中一个侧板连接至第三气缸。在压制过程中,第三气缸会驱动其中一个侧部移动,从而对砖体施加更大的压力,进而促使砖体表面的沟槽或花纹的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所述第一成型板4的背部设置有柱形突起,所述其中一个侧板10上形成有柱形孔,所述第一成型板4的柱形突起卡入至所述柱形孔内,从而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其中一个侧板上。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成型板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也便于更换。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另一个侧板9的内壁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成型板2,所述第二成型板2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凸筋。为了在墙砖的两面均加工形成沟槽或花纹,还可以将另一个侧板也设计成具有可拆卸地第二成型板的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砖机中,所述后板3的外壁面的下边缘设置有一刮条8,所述刮条8为由毛毡制成,在所述后板3受到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沿着所述成型腔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刮条与所述成型腔的底板保持接触。为了使砖体加工完成后,对成型腔内进行清洁,避免少量浆料粘接在成型腔的底板,还设计了刮条。在后板向后撤的过程中,刮条对成型腔的底板进行刮除,将少量剩余浆料刮除,避免对剩余浆料干扰下一次的砖体压制。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