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7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天花板下方的龙骨组件以及设于龙骨组件下方的装饰面板(1),其特征在于,龙骨组件下方水平固接若干竖向投影错位设置的吕梁,相邻吕梁间垂直设置并拼合形成供装饰面板(1)插置的网格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吕梁下部呈管状,吕梁顶面的两侧长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互为平行的固接卡条(2),所述固接卡条(2)的相向侧壁面顶部、中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沿吕梁长度方向水平贯穿的侧凸筋(3)、平槽(4)以及卡置槽(5),所述固接卡条(2)的背向侧壁面分别与对应的吕梁侧壁形成竖向平整抵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吕梁包括纵梁(6)、互为等距平行且与纵梁(6)垂直布置的横向梁组以及与横向梁组平行且分置在纵梁(6)端部外侧的整体梁(7),所述横向梁组包括呈直线布置且依次夹设在相邻纵梁(6)间的横梁(8),使得横梁(8)端面与纵梁(6)的抵触面间匹配贴合,所述纵梁(6)端面抵触在整体梁(7)的抵触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组件包括与纵梁(6)平行且竖向投影重合的纵向龙骨(10)以及与整体梁(7)平行且竖向投影重合的横向龙骨(9),所述横梁(8)端部、纵梁(6)侧部均通过支撑台(11)与搭接在纵向龙骨(10)顶面的卡置件固接,所述整体梁(7)侧部通过支撑台(11)与搭接在横向龙骨(9)顶面的卡置件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梁(7)通过设于其上的固接卡条(2)与横向龙骨(9)匹配卡接,所述整体梁(7)端面盖合有轮廓匹配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侧面设有与整体梁(7)端口边缘匹配卡接的定位条(13),所述盖板(12)上部盖合对应平槽(4)和卡置槽(5)沿整体梁(7)长度方向开设的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件包括固接在支撑台(11)上的压板(14)、转动夹持在压板(14)和支撑台(11)间的转片(15),支撑台(11)与纵向龙骨(10)顶面等高,卡置件通过摆动的转片(15)在与纵向龙骨(10)顶面竖向搭接的卡置工位以及与纵向龙骨(10)定位竖向错位的闲置工位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片(15)呈L形,包括与纵向龙骨(10)顶面配合的卡置板(18)、与卡置板(18)垂直的限位板(19)以及设于拐角处的凸起(16),所述卡置板(18)背向限位板(19)侧弯折形成一拨片(20),所述压板(14)中部设有供凸起(16)转动连接的转接孔(17),所述压板(14)中部隆起并与支撑台(11)配合形成供转片(15)摆动的空间,压板(14)两端通过紧固件固接在支撑台(11)上实现转片(15)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8)端面通过与纵向龙骨(10)固接的端面固接件贴合抵触在纵梁(6)的侧壁上,所述端面固接件呈U形,包括与平槽(4)卡置连接的底横部、靠近纵梁(6)且自下而上插入对应纵向龙骨(10)的第一竖部(23)以及设有卡置件的第二竖部(24),所述第一竖部(23)顶端朝向第二竖部(24)侧设有端面凸筋(25),所述第二竖部(24)顶端弯折形成供卡置件固接在支撑台(11),第一竖部(23)插入纵向龙骨(10)并通过与纵向龙骨(10)顶面卡置的卡置件实现固接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部上开设沿横梁(8)宽度方向设置的穿槽(21),所述穿槽(21)上贯穿设置端部外露的卡板(22),所述端面固接件通过卡板(22)的外露端插置连接在对应的平槽(4)中实现与横梁(8)竖向定位,位于固接卡条(2)上的平槽(4)等高设置,且由两平行设置的长条板围合形成,所述卡板(22)长度与对应固接卡条(2)间距离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格状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6)和整体梁(7)分别通过其上的固接卡条(2)竖向插接在对应的龙骨组件上,所述固接卡条(2)上设有侧部固接件,所述侧部固接件包括一斜向板(26),所述斜向板(26)底部侧壁且与所述卡置槽(5)匹配插接的卡置条(27),顶部弯折形成供卡置件安装的支撑台(1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