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可调节竖向装饰条的单元体幕墙。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幕墙已经大量被使用在建筑外装饰中,为新型的现代建筑提供了一种美观且经久耐用的装饰形式。而单元体幕墙作为一种单元体组件在工厂加工、工地工期短、安装便捷的建筑外装饰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建筑造型的越来越丰富,单元体建筑幕墙的构造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各种弧形的或多边形的建筑不断涌现,而对于体现这些复杂建筑美感的幕墙装饰条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控制调节幕墙装饰条的位置、角度就成为此类幕墙设计的难点。
而现有的单元体幕墙上的装饰条皆是不能对安装位置和角度调节控制的,当幕墙面发生变化时单元体和装饰条就需要重新设计、加工,甚至是开模,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其幕墙立体效果还不一定理想。由此,为节约成本、保证幕墙立体效果、幕墙安装便捷,在单元体幕墙上设置可调节安装位置和角度的装饰条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可调节竖向装饰条的单元体幕墙,能够随着复杂建筑面或者幕墙面的变化而调节竖向外装饰条的安装位置及其角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可调节竖向装饰条的单元体幕墙,包括立柱公件、立柱母件、上横梁、下横梁、转接件、外装饰条和中空玻璃面板,所述外装饰条通过转接件设于立柱公件上,所述立柱公件、立柱母件、上横梁与下横梁构成框架结构,且立柱公件和立柱母件分别通过安装螺栓同时与上横梁、下横梁连接固定,所述中空玻璃面板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立柱公件包括立柱公件室内部分、立柱公件室外部分、隔热条和扣盖;所述立柱公件室内部分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位于室内端的腔体上部设有两个凸出结构、位于室外端的腔体上部开设有一T形槽(一)、位于室外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一),所述每一凸出结构的顶端两面均开设有T形槽(二)且T形槽(二)内填充设有胶条I,所述立柱公件室外部分上同样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二)且梯形槽(二)与梯形槽(一)相对应,所述立柱公件室内部分与立柱公件室外部分之间通过梯形槽(一)、梯形槽(二)卡接两根隔热条,所述扣盖为直角折板结构且其顶端折板上开设有T形槽(三),所述扣盖扣合在中空玻璃面板上且通过在扣盖上穿设有不锈钢浮头机丝与立柱公件室内部分、立柱公件室外部分固定相连,所述T形槽(三)内卡设有密封胶条。
优选地,所述立柱母件包括立柱母件室内部分、立柱母件室外部分、隔热条和扣盖;所述立柱母件室内部分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两腔体之间及位于室内端的腔体外侧开设有两个凹槽结构、位于室外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一),所述两个凹槽结构内分别配合插接有立柱公件室内部分的两个凸出结构,所述立柱母件室外部分上同样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二)且梯形槽(二)与梯形槽(一)相对应,所述立柱母件室内部分与立柱母件室外部分之间通过梯形槽(一)、梯形槽(二)卡接两根隔热条,所述扣盖为直角折板结构且其底端折板上开设有T形槽(三),所述扣盖扣合在中空玻璃面板上且通过在扣盖上穿设有不锈钢浮头机丝与立柱母件室内部分、立柱母件室外部分固定相连,所述T形槽(三)内卡设有密封胶条且其与立柱公件上密封胶条相互配合压紧。
优选地,所述上横梁主要包括上横梁主体、水槽、披水胶条和上玻璃护边;所述上横梁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位于下端的腔体上部设有两个凸出结构、位于上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梯形槽(三),所述两个凸出结构中位于室内一端凸出结构的顶端一面开设有T形槽(四)、位于室外一端凸出结构的顶端两面均开设有T形槽(四),所述T形槽(四)内填充设有胶条I,所述两个凸部结构之间形成一个大的U形槽且U形槽内套设有水槽,所述披水胶条为“L”形结构且其纵向一边卡设在T形槽(四)下方形成的凹槽中、横向一边与上玻璃护边的一端搭接,所述上玻璃护边的另一端卡接在梯形槽(三)内。
优选地,所述下横梁主要包括下横梁主体、下玻璃护边、玻璃托码和胶条II,所述下横梁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两腔体之间及位于室内端的腔体外侧开设有两个U形凹槽结构、位于室外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一梯形槽(三),所述两个U形凹槽结构内分别配合插接有立柱母件室内部分的两个凸出结构,所述下玻璃护边的一端卡设在梯形槽(三)且下玻璃护边的中部开设有T形槽(五),所述T形槽(五)内卡设有胶条II且胶条II的另一端相抵压接在下玻璃护边上,所述玻璃托码为“L”形板结构,所述玻璃托码设于下玻璃护边的上侧,所述玻璃托码的纵向一边上穿设有不锈钢螺钉与下横梁主体固定相连、横向一边伸入设于中空玻璃面板的底部以承受其竖向重力。
优选地,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公件、转接母件、安装转接型材和大扣板。
优选地,所述转接公件为板结构且其一端的下部设有两个倒钩部、另一端为光滑部,所述转接公件的一端通过两个倒钩部套设于立柱公件室内部分的T形槽(一)中并穿设有不锈钢沉头机丝实现固定相连,所述转接母件为由底座和两个筋板构成的筋板槽结构,所述转接公件的另一端通过光滑部套设于转接母件的筋板槽结构中并穿设有不锈钢对穿螺栓实现与转接母件的固定相连,所述大扣板的两端侧边设置有倒钩结构,所述安装转接型材由前端和后端两部分构成,其中前端为一个大的C形槽结构且C形槽口两侧边各设置一凸台,后端为底板且底板上开设有三个螺栓槽,其中位于中间的螺栓槽开口向外、位于两边的螺栓槽的开口则朝C形槽内,所述转接母件的底座套设于安装转接型材的C形槽中并通过穿设有两个不锈钢螺栓I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转接型材C形槽口两侧边的凸台与大扣板两端侧边的倒钩结构卡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框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装饰条包括外装饰立柱、角度调节件、压块和小扣板。
优选地,所述压块为两端设有凸出部的结构,所述压块的凸出面中部设有齿形结构、并且在凸出部的顶表面并排开设有凹槽,所述压块与安装转接型材相互贴合且压块上穿设有不锈钢螺栓II实现与安装转接型材的连接,所述压块的齿形结构上啮合连接有角度调节件,所述压块的凹槽中嵌入设有小扣板;所述角度调节件由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构成,所述底座上相对于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的面上开设有齿形结构且在其中间位置开设有横向长孔,所述齿形结构与压块的齿形结构相互啮合且在底座的横向长孔上穿设有不锈钢螺栓II以实现角度调节件与压块安装位置调节后的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与外装饰立柱相嵌贴合连接;所述小扣板的一端并排设有两凸台、另一端为光板结构,所述两凸台由外至里分别为矩形结构和倒钩结构,所述小扣板一端的凸台嵌入填充到压块的凹槽中实现配合连接,所述小扣板另一端的光板部分插入设于外装饰立柱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外装饰立柱包括外装饰立柱主体、灯具、亮化盖板;所述外装饰立柱主体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三部分,所述外装饰立柱主体的前端由弧形内凹结构、设于弧形内凹结构两侧的两梯形槽、以及设于弧形内凹结构和两梯形槽一侧端的方形腔体结构构成,所述弧形内凹结构与角度调节件的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相互配合嵌入连接且穿设有自攻自钻螺钉以实现外装饰立柱安装角度自由调节后的固定,所述两梯形槽内插入嵌设有小扣板另一端的光板部分以实现外装饰立柱与小扣板的连接,所述外装饰立柱主体的中端包括两相对的灯槽以及设于两灯槽之间的两块筋板,所述两块筋板构成一个空腔,所述两块筋板上分别设有灯具,所述两灯槽的槽口上设有亮化盖板以盖合,所述外装饰立柱主体的后端为一方形腔体结构,此方形腔体结构内部的两侧边和外侧边分别设有一个凸起的弧形筋槽用以上下两个外装饰立柱的对接连接,所述中端的两灯槽分别与前端的方形腔体结构和后端的方形腔体结构相贴合实现外装饰立柱主体连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在单元体幕墙上选择性的安装外装饰条,并且能够随着复杂建筑面或者幕墙面的变化而调节外装饰条竖向的安装位置及其角度,很好的保证了设计师对建筑美感的要求,同时还保证了单元体幕墙立面效果与遮阳及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美观稳固,安装拆卸方便,降低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立面图。
图2是图1中的1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1B剖视图。
图4是图2的爆炸图。
图5是图3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的术语“(一)”、“(二)”、“(三)”、“(四)”、“(五)”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带可调节竖向装饰条的单元体幕墙,包括立柱公件1、立柱母件2、上横梁3、下横梁4、转接件5、外装饰条6和中空玻璃面板7;外装饰条6通过转接件5设于立柱公件1上,立柱公件1、立柱母件2、上横梁3与下横梁4构成框架结构,且立柱公件1和立柱母件2分别通过安装螺栓同时与上横梁3、下横梁4连接固定,中空玻璃面板7安装在框架结构上。
具体的,立柱公件1包括立柱公件室内部分11、立柱公件室外部分12、隔热条13和扣盖14。
其中立柱公件室内部分11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位于室内端的腔体上部设有两个凸出结构111、位于室外端的腔体上部开设有一T形槽(一)、位于室外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一),每一凸出结构的顶端两面均开设有T形槽(二)且T形槽(二)内填充设有胶条I 16,立柱公件室外部分12上同样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二)且梯形槽(二)与梯形槽(一)相对应,立柱公件室内部分11与立柱公件室外部分12之间通过梯形槽(一)、梯形槽(二)卡接两根隔热条13,以降低立柱公件1的导热能力,扣盖14为直角折板结构且其顶端折板上开设有T形槽(三),扣盖14扣合在中空玻璃面板7上且通过在扣盖14上穿设有不锈钢浮头机丝15与立柱公件室内部分11、立柱公件室外部分12固定相连,T形槽(三)内卡设有密封胶条17。
立柱母件2包括立柱母件室内部分21、立柱母件室外部分22、隔热条23和扣盖14。
立柱母件室内部分21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两腔体之间及位于室内端的腔体外侧开设有两个凹槽结构211、位于室外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一),两个凹槽结构211内分别配合插接有立柱公件室内部分11的两个凸出结构111,立柱母件室外部分22上同样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二)且梯形槽(二)与梯形槽(一)相对应,立柱母件室内部分21与立柱母件室外部分22之间通过梯形槽(一)、梯形槽(二)卡接两根隔热条13,以降低立柱母件2的导热能力,从而确保幕墙整体的隔热效果,扣盖14为直角折板结构且其底端折板上开设有T形槽(三),扣盖14扣合在中空玻璃面板7上且通过在扣盖14上穿设有不锈钢浮头机丝15与立柱母件室内部分21、立柱母件室外部分22固定相连,T形槽(三)内卡设有密封胶条17且其与立柱公件1上密封胶条17相互配合压紧,从而保证了立柱公件1与立柱母件2连接部位的密封效果。
上横梁3主要包括上横梁主体31、水槽32、披水胶条33和上玻璃护边34。
其中上横梁31主体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位于下端的腔体上部设有两个凸出结构311、位于上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梯形槽(三),两个凸出结构311中位于室内一端凸出结构的顶端一面开设有T形槽(四)、位于室外一端凸出结构的顶端两面均开设有T形槽(四),T形槽(四)内填充设有胶条I 16,两个凸部结构311之间形成一个大的U形槽且U形槽内套设有水槽32,披水胶条33为“L”形结构且其纵向一边卡设在T形槽(六)下方形成的凹槽中、横向一边与上玻璃护边34的一端搭接,上玻璃护边34的另一端卡接在梯形槽(三)内。
下横梁4主要包括下横梁主体41、下玻璃护边44、玻璃托码42和胶条II45。
其中下横梁主体41包括一体化连接的两腔体结构且两腔体之间及位于室内端的腔体外侧开设有两个U形凹槽结构411、位于室外端的腔体外侧边开设有一梯形槽(三),两个U形凹槽结构411内分别配合插接有立柱母件室内部分21的两个凸出结构211,下玻璃护边44的一端卡设在梯形槽(三)中且下玻璃护边44的中部开设有T形槽(五),T形槽(五)内卡设有胶条II 45且胶条II45的另一端相抵压接在上玻璃护边34上,从而保证了上横梁3和下横梁4连接部位的防水密封效果,玻璃托码42为“L”形板结构,玻璃托码42设于下玻璃护边44的上侧,下玻璃护边44的纵向一边上穿设有不锈钢螺钉43与下横梁主体41固定相连、横向一边伸入设于中空玻璃面板7的底部以承受其竖向重力。
转接件5包括转接公件51、转接母件52、安装转接型材53和大扣板54。
其中转接公件51为板结构且其一端的下部设有两个倒钩部511、另一端为光滑部512,转接公件51的一端通过两个倒钩部511套设于立柱公件室内部分11的T形槽(一)中并穿设有不锈钢沉头机丝57实现固定相连,转接母件52为由底座521和两个筋板522构成的筋板槽结构,转接公件51的另一端通过光滑部512套设于转接母件52的筋板槽结构中并穿设有不锈钢对穿螺栓56实现与转接母件52的固定相连,大扣板54的两端侧边设置有倒钩结构541,安装转接型材53由前端和后端两部分构成,其中前端为一个大的C形槽结构且C形槽口两侧边各设置一凸台531,后端为底板且底板上开设有三个螺栓槽,其中位于中间的螺栓槽开口向外、位于两边的螺栓槽的开口则朝C形槽内,转接母件52的底座521套设于安装转接型材53的C形槽中并通过穿设有两个不锈钢螺栓I55实现固定连接,安装转接型材53的C形槽口两侧边的凸台531与大扣板54两端侧边的倒钩结构541卡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框架结构。
外装饰条6包括外装饰立柱61、角度调节件62、压块63和小扣板64。
其中压块63为两端设有凸出部631的结构,压块63的凸出面中部设有齿形结构、并且在凸出部631的顶表面并排开设有凹槽632,压块63与安装转接型材53相互贴合且压块63上穿设有不锈钢螺栓II 62实现与安装转接型材53的连接,压块63的齿形结构上啮合连接有角度调节件62,压块63的凹槽632中嵌入设有小扣板64;角度调节件62由底座621以及设于底座621上的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622构成,底座621上相对于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622的面上开设有齿形结构且在其中间位置开设有横向长孔,齿形结构与压块63的齿形结构相互啮合且在底座621的横向长孔上穿设有不锈钢螺栓II 62以实现角度调节件与压块安装位置调节后的固定连接,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622与外装饰立柱61相嵌贴合连接;小扣板64的一端并排设有两凸台641、另一端为光板结构,两凸台641由外至里分别为矩形结构和倒钩结构,小扣板64一端的凸台嵌入填充到压块63的凹槽632中实现配合连接,小扣板64另一端的光板部分插入设于外装饰立柱61的前端。
外装饰立柱61包括外装饰立柱主体611、灯具612、亮化盖板613;外装饰立柱主体611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三部分,外装饰立柱主体611的前端由弧形内凹结构6111、设于弧形内凹结构两侧的两梯形槽6112、以及设于弧形内凹结构6111和两梯形槽6112一侧端的方形腔体结构6113构成,弧形内凹结构6111与角度调节件62的两个半月形外凸结构622相互配合嵌入连接且穿设有自攻自钻螺钉66以实现外装饰立柱61安装角度自由调节后的固定,两梯形槽6112内插入嵌设有小扣板64另一端的光板部分642以实现外装饰立柱61与小扣板64的连接,外装饰立柱主体611的中端包括两相对的灯槽6114以及设于两灯槽6114之间的两块筋板6115,两块筋板6115构成一个空腔,两块筋板6115上分别设有灯具612,两灯槽6114的槽口上设有亮化盖板613以盖合,外装饰立柱主体611的后端为一方形腔体结构6116,此方形腔体结构6116内部的两侧边和外侧边分别设有一个凸起的弧形筋槽6117用以上下两个外装饰立柱的对接连接,而中端的两灯槽6114分别与前端的方形腔体结构6113和后端的方形腔体结构6116相贴合实现外装饰立柱主体611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在单元体幕墙上选择性的安装外装饰条,并且能够随着复杂建筑面或者幕墙面的变化而调节外装饰条竖向的安装位置及其角度,很好的保证了设计师对建筑美感的要求,同时还保证了单元体幕墙立面效果与遮阳及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美观稳固,安装拆卸方便,降低成本等优点。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