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装饰绝热面板的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56102发布日期:2018-07-04 03:4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已装饰绝热面板的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或土木构造物等构造物的壁体固定绝热材的方法,特别涉及将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的方法,已装饰绝热面板是在绝热材的表面上设置有装饰材。



背景技术:

以往,在建筑物、土木构造物等构造物中,通过在构造物的壁体使用例如合成树脂制的绝热材,从而提高构造物的绝热性能。

在外绝热工法的情况下,有时使用螺钉等零件将绝热材从构造物的外侧固定到构造物的壁面。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砂浆等涂装材料对固定到壁面之后的绝热材的表面进行装饰。或者,近年来,有时使用在绝热材的表面预先实施了装饰的已装饰绝热面板。

已装饰绝热面板被固定到壁面而成为构造物的装饰,所以有利于现场作业的时间缩短。另外,对绝热材的表面实施装饰的作业通常在工厂等作业厂进行,而不是在现场进行,所以具有效果稳定的优点。

这种已装饰绝热面板的现有例,已在例如日本特开2009-0137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0137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030245号公报等中有所公开。

但是,现有的已装饰绝热面板具有比较复杂的构成,因此,其制作以及在壁面上的固定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已装饰绝热面板的制作以及在壁面上的固定容易化。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已装饰绝热面板的固定方法,将在绝热材的表面设置有装饰材的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壁面上沿着水平方向安装用于承托所述已装饰绝热面板的承托件;然后,使用粘接剂将所述已装饰绝热面板粘贴到所述壁面,已装饰绝热面板在所述壁面上的粘贴通过在所述承托件上载置已装饰绝热面板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已装饰绝热面板的制作以及在壁面上的固定容易进行。

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壁面上沿着垂直方向安装其他承托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加稳定地将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

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壁面上粘贴已装饰绝热面板之前,将固定用的突起部件安装到所述壁面,已装饰绝热面板在所述壁面上的粘贴包括使所述突起部件刺入已装饰绝热面板的绝热材的步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加稳定地将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

在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承托件具备设置于与所述已装饰绝热面板接触的部分、即设置于协调部分的止水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雨水等从协调部分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已装饰绝热面板的剖视图。

图2是承托件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使用承托件将1张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使用承托件将2张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使用具备止水层的承托件将2张已装饰绝热面板固定到壁面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分割式的承托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具备绝热材11和设置于绝热材11的表面的装饰材12。也就是说,在绝热材11的表面实施了装饰。已装饰绝热面板10使用例如图2所示的承托件20被固定到例如建筑物、土木构造物等构造体的壁面(参照图3)。

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例如长方形、正方形这类的矩形。

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大小优选为200mm×200mm以上,优选为1800mm×900mm以下。在200mm×200mm以上的情况下,由于用已装饰绝热面板10覆盖构造体壁面所需的、构造体壁面的每单位面积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张数少,所以能够减少在构造体壁面上固定已装饰绝热面板10耗费的工夫以及时间。在1800mm×900mm以下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辅助工具,也能够容易使用已装饰绝热面板10。

绝热材11是例如多孔质体,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发泡体。或者,可以是将岩棉(rockwool)形成为板状而成,也可以是将由棉状的玻璃纤维构成的玻璃绒(glasswool)形成为板状而成。

作为在合成树脂制的绝热材11中使用的合成树脂的例子,可以是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氯化乙烯树脂、酚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另外,也可以是由二种以上的树脂单体共聚而成。

绝热材11优选尽可能轻量。更详细地说,绝热材11的比重优选为0.01~0.25的范围。在绝热材11的比重为该范围内的情况下,容易使已装饰绝热面板10为轻量且绝热性能优异。

绝热材11的厚度优选为5~200mm。在厚度为5mm以上的情况下,容易使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强度以及绝热性能优异。在绝热材11的厚度为200mm以下的情况下,容易使用已装饰绝热面板10,且容易固定到构造体壁面。

设置于绝热材11的表面的装饰材12可以是瓷砖或者石材,优选是使用了涂料的涂装层。在通过瓷砖、石材或者涂装层进行装饰之前,也可以将砂浆等涂料涂布到绝热材11的表面,或者,将硅酸钙板、石板、墙板等板材、片状表面装饰材使用粘接剂粘贴到绝热材11的表面。或者,已装饰绝热面板10也可以通过将瓷砖、石材或者通过涂装层预先对表面实施了装饰的板材或者片状表面装饰材使用粘接剂粘贴到绝热材11的表面来制作。在这种情况下,由板材或者片状表面装饰材和设置于其上的瓷砖、石材或者涂装层构成装饰材12。片状表面装饰材也可以是将含有合成树脂等结合材和填充材的混合物成形为片状而成。片状表面装饰材例如由含有丙烯酸树脂系的合成树脂乳剂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氢氧化铝粒子(填充材)的混合物形成。片状表面装饰材优选具有可挠性。

用于形成涂装层的涂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涂布到构造物的外壁来使用的一般的涂料。作为这种涂料的例子,可以举出搪瓷涂料、清洁涂料、石材风格涂料等,可以举出例如含有光催化剂、防汚剂、亲水化剂等的功能性涂布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打底涂料(primary)、封闭涂料(sealer)等基底调整材料。

装饰材12不只起到提高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耐候性等耐久性能的作用,还起到提高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色彩、质感、形状等外观性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装饰材12,从而即使在装饰材12的下层具有砂浆、板材、片状表面装饰材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受到其中含有的水泥成分的影响而引起的风化。

装饰材12优选厚度比绝热材11小。具体地讲,优选装饰材12的厚度为1~10mm的范围内。在装饰材12的厚度为该范围内的情况下,容易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设为轻量且高强度。

装饰材12的表面可以平滑,或者也可以在表面存在凹凸。在装饰材12的表面存在凹凸的情况下,装饰材12的最小厚度优选为1mm以上,装饰材12的最大厚度优选为10mm以下。

装饰材12优选比绝热材11轻量。具体地讲,装饰材12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优选为1~10kg/m2的范围内。在装饰材12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为该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构造体壁面时的稳定性。另外,容易使已装饰绝热面板10具有高强度。

在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构造体壁面时使用的承托件20可以是图2中示出的承托件20中的任意一种。承托件20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

图2-a1中示出的承托件20具有平棒状的形状,在其侧缘中的一方、即安装部21沿着水平方向安装到构造体壁面上。在将承托件20安装到构造体壁面时,可以使用螺钉、螺丝等固定部件,也可以使用粘接剂,也可以使用固定部件和粘接剂的双方。在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构造体壁面时,已装饰绝热面板10被载置到安装于构造体壁面的承托件20上。也就是说,已装饰绝热面板10被承托件20的除了安装部21之外的部分、即承托部22支承。

承托件20的长度(即,承托部22的长度)能够根据要被固定到构造体壁面上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大小、厚度、重量而变更,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若是长度为1~5m左右的承托件20,则可以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整个下缘由承托件20支承。或者,若是长度为2~10cm左右的承托件20,则可以只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下缘的一部分由承托件20支承。

承托件20的宽度(更加严谨地说,承托部22的宽度)优选为要固定到构造体壁面上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厚度的至少一半以上,更优选,与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厚度相同或大于该厚度。其中,即使在承托件20的宽度大于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厚度的情况下,从外观方面考虑,优选承托件20的宽度与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厚度之差为10mm以内。

图2-a2、图2-a3以及图2-a4中示出的各承托件20,与图2-a1的承托件2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按压部23。在图2-a2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件20的位于安装部21相反侧的侧缘朝上延伸,通过与配置于承托件20上方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表面接触,从而支承该已装饰绝热面板10。在图2-a3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件20的位于安装部21相反侧的侧缘朝下延伸,通过与配置于承托件20下方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表面接触,从而支承该已装饰绝热面板10。在图2-a4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件20的位于安装部21相反侧的侧缘朝上和朝下延伸,通过与配置于承托件20的上方以及下方的2张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表面接触,从而支承上下双方的已装饰绝热面板10。另外,在图2-a2、图2-a3以及图2-a4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承托件20的除了安装部21和按压部23之外的部分为承托部22。

图2-b1以及图2-c1中示出的各承托件20,与图2-a1的承托件20相比,安装部21的形状不同。也就是说,图2-b1以及图2-c1的各承托件20的安装部21作为与承托部22正交的部分设置。在图2-b1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安装部21从承托部22的侧缘之中的一方朝下延伸。因此,图2-b1的承托件20具有截面l字状。另一方面,在图2-c1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安装部21从承托部22的侧缘之中的一方朝上以及朝下延伸。因此,图2-c1的承托件20具有截面t字状。

图2-b2、图2-b3以及图2-b4中示出的各承托件20,与图2-b1的承托件2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按压部23。在图2-b2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部22的位于设置有安装部21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朝上延伸。在图2-b3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部22的位于设置有安装部21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朝下延伸。在图2-b4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部22的位于设置有安装部21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朝上和朝下延伸。

图2-c2、图2-c3以及图2-c4示出的各承托件20,与图2-c1的承托件2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按压部23。在图2-c2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部22的位于设置有安装部21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朝上延伸。在图2-c3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部22的位于设置有安装部21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朝下延伸。在图2-c4的承托件20的情况下,按压部23从承托部22的位于设置有安装部21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朝上以及朝下延伸。

接着,参照图3来说明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构造体壁面的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壁面31时,首先,在壁面31上沿着水平方向安装承托件20。如图3所示,在使承托件20的安装部21与壁面31接触的状态下,隔着安装部21将螺钉32打入到壁面31,从而将承托件20安装到壁面31。此外,也可以在壁面31与安装部21之间设置粘接剂。另外,图3中示出的承托件20,与图2-b1的承托件20相同,但不限于此。

接着,使用粘接剂,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粘贴到壁面31。具体地讲,在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背面和壁面31之中的至少一方,整体或者局部地涂布了粘接剂之后,以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背面与壁面31对置的状态,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载置到承托件20上、更详细地说为承托件20的承托部22上,保持该状态,使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背面与壁面31接触。其结果,在已装饰绝热面板10和壁面31之间形成粘接剂层33。进而,已装饰绝热面板10被固定到壁面31。

在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粘贴到壁面31时使用的粘接剂可以是含有水泥等无机质粘合剂的无机质粘接剂,也可以是含有聚氨酯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等有机质粘合剂的有机质粘接剂。粘接剂的形态可以是水性型、溶剂型、无溶剂型的任意一种,另外可以是1液型,也可以是2液型。

其中优选的粘接剂为反应固化型粘接剂。在使用了反应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能够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以高粘接强度固定到壁面31。作为反应固化型粘接剂的例子,可以举出将主剂和固化剂混合而固化的2液式反应固化型粘接剂、与大气中的湿气反应而固化的湿气固化型粘接剂、与水混合而固化的水合反应固化型粘接剂等。

能够通过与图3中示出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如图4所示,将多个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壁面31。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多个承托件20安装到壁面31上。由于任何承托件20均沿着水平方向安装,所以承托件20相互平行延伸。在壁面31上相互对置的一对承托件20之间的距离、更正确地说为两个承托件20的承托部22之间的距离,优选与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高度、即从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上缘至下缘的距离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对承托件20之间配置了已装饰绝热面板10时,不只是下侧的承托件20,上侧的承托件20也能够支承已装饰绝热面板10。另外,图4中示出的承托件20与图2-c1的承托件20相同,但不限于此。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已装饰绝热面板10具有比较单纯的构成,所以与以往相比,容易制作。另外,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壁面31上的顺序比较单纯,所以与以往相比,在壁面上的固定也容易。

接着,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不只是在壁面31上沿着水平方向安装承托件20,也可以沿着垂直方向在同一壁面31上安装追加的承托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侧缘之中的一方与追加的承托件接触,从而不只是沿着水平方向安装到壁面31上的承托件20,追加的承托件也能够支承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壁面31。另外,追加的承托件也可以具有与沿着水平方向安装到壁面31上的承托件20相同的构成。也就是说,追加的承托件也可以是图2中示出的承托件20之中的任意一种。追加的承托件的安装优选在壁面31上粘贴已装饰绝热面板10之前进行,但也可以在沿着水平方向将承托件20安装到壁面31上时同时进行,或者也可以在安装承托件20之前或安装之后进行。

·沿着垂直方向安装到壁面31上的追加的承托件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此时,在壁面31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的一对追加的承托件之间的距离优选与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宽度、即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两侧缘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对追加的承托件之间配置了已装饰绝热面板10时,能够用双方的追加的承托件20支承已装饰绝热面板10。

·在壁面31上粘贴已装饰绝热面板10之前,也可以将固定用突起部件安装到壁面31。而且,在壁面31上粘贴已装饰绝热面板10时,可以使突起部件刺入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绝热材11。在这种情况下,刺入到绝热材11的突起部件也支承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固定到壁面31。另外,即使在涂布到已装饰绝热面板10或者壁面31的粘接剂固化之前,也能够防止已装饰绝热面板10相对于壁面31偏移。

·如图5所示,承托件20也可以具有设置于与已装饰绝热面板10接触的部分、即设置于协调部分的止水层5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雨水等从协调部分浸入。止水层51可以是例如将密封剂固化而形成的橡胶弹性体,或者也可以是密封件。止水层51可以在将承托件20安装到壁面31之前设置到承托件20,或者将承托件20安装到壁面31之后设置到承托件20。在图5中,止水层51设置于承托件20的按压部23,替代于此,也可以设置于承托件20的承托部22。或者,止水层51除了承托件20的按压部23之外还可以设置于承托件20的承托部22。另外,图5中示出的承托件20相当于在图2-c4的承托件20上设置了止水层51,但具有止水层51的承托件20的构成不限于此。

·承托件20的按压部23可以作为能够与承托部22连接的独立部件构成。也就是说,承托件20可以是分割式。更具体地讲,例如图6所示,按压部23能够通过嵌合部61而与承托部22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处于在承托部22上没有连接按压部23的状态的承托件20安装到壁面31,接着,使用粘接剂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粘贴到壁面31,然后,在承托件20的承托部22上连接按压部23。在这种情况下,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粘贴到壁面31时,由于承托件20上没有按压部23,所以不会受到按压部23妨碍,能够将已装饰绝热面板10容易地载置到承托部22上。另外,在承托件20的承托部22连接了按压部23之后,能够通过按压部23支承配置于承托件20的上方以及下方的2张已装饰绝热面板10的双方。另外,图6示出的承托件20具有从承托部22的侧缘朝向上方和下方延伸的按压部23,但按压部23也可以变更为只向上侧或者下侧延伸。另外,图6中示出的承托件20具备止水层51,但也可以省略止水层5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