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领域,尤其涉及拉绳伸缩环及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在帐篷在搭建时,需要先把帐篷主体撑开并竖立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拉绳组件固定。拉绳组件包括拉绳和拉绳伸缩装置,拉绳组件把帐篷向四周拉开时需要调整拉绳伸缩装置来控制拉绳的长度。传统的拉绳伸缩装置采用塑料制成的直板状的基体,基体上设置有并排排列的三个穿孔,拉绳以一定的方式分别穿过三个穿孔,从而达到调节拉绳长度的目的。传统拉绳伸缩装置的缺点在于1、塑料制成的基体的强度差,容易老化,寿命短;2、伸缩环的禁锢效果较差,拉绳在固定好后容易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禁锢效果好、调节方便的拉绳伸缩环及帐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拉绳伸缩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基体,环状基体上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定拉绳尾端的限位孔、供拉绳穿过的穿入孔和穿出孔,限位孔和穿入孔分布在环状基体的两侧,穿出孔位于限位孔和穿入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限位孔与穿入孔的连线和限位孔与穿出孔的连线的夹角为35~55度;限位孔与穿出孔的连线和穿入孔与穿出孔的连线的夹角为80~100度;穿入孔与穿出孔的连线和限位孔与穿入孔的连线的夹角呈35~55度。三个孔按此方位设置既能够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又能够方便调节拉绳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环状基体由厚度均匀的侧壁围绕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环状基体的呈圆形。伸缩环的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限位孔和穿入孔的连线穿过环状基体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环状基体的由铝制材料制成。材质坚硬、生产成本低。
帐篷,包括蓬体和固定撑开后蓬体的拉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组件包括拉绳和拉绳伸缩环,所述的拉绳伸缩环包括环状基体,环状基体上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定拉绳尾端的限位孔、供拉绳穿过的穿入孔和穿出孔,限位孔和穿入孔分布在环状基体的两侧,穿出孔位于限位孔和穿入孔之间;拉绳从限位孔引出,先通过穿入孔从环状基体外侧进入环状基体内侧,再通过穿出孔从环状基体内侧到环状基体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穿出孔一端的拉绳连接帐篷,所诉的限位孔和穿入孔之间的拉绳连接于拉绳的固定桩。限位孔和穿入孔之间的拉绳呈U型,套入到拉绳的固定桩上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拉绳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并在末端打结防止拉绳滑出。打结的拉绳和限位孔构成限位结构,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限位孔与穿入孔的连线和限位孔与穿出孔的连线的夹角为35~55度;限位孔与穿出孔的连线和穿入孔与穿出孔的连线的夹角为80~100度;穿入孔与穿出孔的连线和限位孔与穿入孔的连线的夹角呈35~55度。三个孔按此方位设置既能够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又能够方便调节拉绳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限位孔、穿入孔和穿出孔三个孔设置在环状基体的侧壁上,拉绳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三个孔内穿过,三个孔把拉绳分成了若干段,相连两段拉绳的角度不同,拉绳挤压三个孔的内壁形成一定的磨差力;当拉绳拉紧时,通过调节限位孔和穿入孔之间的拉绳的长短来控制整个拉绳的长度,调整到所需位置后被磨差力固定住,禁锢效果好;相连两段拉绳呈一定角度,调整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拉绳伸缩环立体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拉绳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拉绳伸缩环立体图二;
图5为拉绳伸缩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拉绳伸缩环1,包括环状基体2,环状基体2上的侧壁3上设置有限定拉绳4尾端的限位孔5、供拉绳4穿过的穿入孔6和穿出孔7,限位孔5和穿入 孔6分布在环状基体2的两侧,穿出孔7位于限位孔5和穿入孔7之间。
如图5所示,优选的,限位孔5与穿入孔6的连线和限位孔5与穿出孔7的连线的夹角呈45度;限位孔5与穿出孔7的连线和穿入孔6与穿出孔7的连线的夹角呈90度;穿入孔6与穿出孔7的连线和限位孔5与穿入孔6的连线的夹角呈45度。三个孔按此方位设置既能够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又能够方便调节拉绳的长度。如图1、图2所示,环状基体2由厚度均匀的侧壁围绕而成。环状基体侧壁的厚度为1毫米,限位孔、穿入孔和穿出孔的孔径均为3毫米。环状基体2的侧壁比较薄,成本较低;三个孔略大于常规的帐篷的拉绳4,装配和调节比较顺畅。环状基体2的宽度为8毫米。环状基体2的呈圆形。伸缩环1的生产成本较低。限位孔5和穿入孔6的连线穿过环状基体2的圆心。环状基体2直径为19毫米。环状基体2的由铝合金制成。材质坚硬、生产成本低。
如图3所示,帐篷(附图未显示),包括蓬体(附图未显示)和固定撑开后蓬体的拉绳组件8,拉绳组件包括拉绳4和拉绳伸缩环1,拉绳伸缩环1包括环状基体2,环状基体2上的侧壁3上设置有限定拉绳4尾端的限位孔5、供拉绳穿过的穿入孔6和穿出孔7,限位孔5和穿入孔6分布在环状基体2的两侧,穿出孔7位于限位孔5和穿入孔6之间;拉绳4从限位孔5引出,先通过穿入孔6从环状基体2外侧进入环状基体2内侧,再通过穿出孔7从环状基体2内侧到环状基体2外侧。
如图3所示,穿出孔7一端的拉绳8连接蓬体,限位孔5和穿入孔6之间的拉绳连接于拉绳8的固定桩(附图未显示)。限位孔5和穿入孔6之间的拉绳8呈U型,套入到拉绳8的固定桩上比较方便。拉绳8的一端穿过限位孔5并在末端打结防止拉绳滑出。打结的拉绳8和限位孔5构成限位结构,结构比较简单,安装方便。限位孔5与穿入孔6的连线和限位孔5与穿出孔7的连线的夹角呈45度;限位孔5与穿出孔7的连线和穿入孔6与穿出孔7的连线的夹角呈90度;穿入孔6与穿出孔7的连线和限位孔5与穿入孔6的连线的夹角呈45度。三个孔按此方位设置既能够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又能够方便调节拉绳的长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及帐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