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混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17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混凝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领域中,需要对房屋进行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设计。楼顶隔热层即在屋面上层、房顶上面安装建筑材料进行房顶防晒隔热屋内保温,使最顶楼层不会受太阳辐射而温度过高,提高最顶楼层舒适度。隔热方式包括:放点盆景、木箱式隔热、吊顶隔热、防晒隔热涂料等方式。以上的房屋楼顶隔热方式复杂,费时费力,不能一劳永逸,需即时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房屋屋顶隔热方式复杂,费时费力,不能一劳永逸,需即时维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方式简单,省时省力,能一劳永逸,无需即时维护的屋顶混凝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混凝板包括多个混凝板,多个所述混凝板并列设置于屋顶,所述混凝板包括混凝层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设于所述混凝层,所述混凝板还包括太阳能吸附板,所述太阳能吸附板层铺设于所述混凝板外表面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混凝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板边缘为波浪型边缘,相邻的所述混凝板边缘相互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混凝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多个相邻所述太阳能吸附板之间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屋顶混凝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一、采用多个含有隔热层的混凝板并列设置的设计,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使房屋无论其楼层位置,均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隔热方式简单,省时省力,能一劳永逸,无需即时维护。

二、所述混凝板边缘为波浪型边缘的结构设计,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凝板之间可相互啮合,可增强两相邻所述混凝板之间的衔接程度,避免相邻的所述混凝板移动。

三、所述太阳能吸附板设于所述混凝板外表面一侧,可将所述太阳能吸附板连接到供热设备,充分利用屋顶吸收的阳光热量,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混凝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混凝板1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屋顶混凝板1包括多个混凝板11。多个所述混凝板11并列设置于屋顶。所述混凝板11边缘为波浪型边缘,相邻的所述混凝板11边缘相互啮合。

所述混凝板11包括混凝层111、隔热层112及太阳能吸附板113。所述隔热层112内设于所述混凝层11。所述太阳能吸附板113层铺设于所述混凝板11外表面一侧。多个相邻所述太阳能吸附板113之间电连接。

所述太阳能吸附板113包括供热装置30,所述供热装置30与所述太阳能吸附板11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混凝板1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一、采用多个含有隔热层112的混凝板11并列设置的设计,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使房屋无论其楼层位置,均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隔热方式简单,省时省力,能一劳永逸,无需即时维护。

二、所述混凝板11边缘为波浪型边缘的结构设计,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凝板11之间可相互啮合,可增强两相邻所述混凝板11之间的衔接程度,避免相邻的所述混凝板11移动。

三、所述太阳能吸附板113设于所述混凝板11外表面一侧,可将所述太阳能吸附板113连接到供热设备,充分利用屋顶吸收的阳光热量,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