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边洞口活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各处临边洞口都需要用钢管或者栏栅进行防护。普遍采用的围护方式是在临边洞口处的楼板或者墙体上安装铁板,用膨胀螺丝固定。在钢板上焊接钢管套管,以固定防护栏杆。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墙体、楼板上钻孔,施工完后还需将膨胀螺丝切除,对墙面进行修补,费时费工。并且在临边洞口处墙体抹灰或其它施工工序施工时,需要将防护装置拆除,施工完后又需要将洞口防护重新恢复,增加施工成本。在临边洞口墙体施工期间,拆除的防护装置如不能当天拆除当天恢复,没有防护的临边洞口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组装拆卸且可循环利用的临边洞口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边洞口活动防护装置,包括预埋于洞口边缘中部的预埋立杆4和垂直于预埋立杆4安装的上下两根水平横杆3,所述的水平横杆3两端各设有一根活动立杆8,所述的预埋立杆4预埋位置平行于洞口方向两侧均预埋一段预埋钢管7,所述的预埋钢管7到预埋立杆4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活动立杆8到预埋立杆4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各横杆与立杆形成的整体框架上安装有密目网6,所述的活动立杆8中插入90°弯钩钢筋1,当90°弯钩钢筋1完全插入活动立杆8内后,所述的90°弯钩钢筋1底部突出于活动立杆8部分长度与预埋钢管7的长度相同,所述的90°弯钩钢筋1顶部弯钩部分贴合于活动立杆8的上端面,所述的90°弯钩钢筋1可在活动立杆8中提起放下。
所述的预埋立杆4与水平横杆3、以及水平横杆3与活动立杆8之间均通过十字钢管扣件5连接,方便拆装,实现防护装置框架的活动连接。
所述的密目网6通过铁丝2与水平横杆3、预埋立杆4和活动立杆8绑定,使得安装拆除方便快捷。
所述的水平横杆3、预埋立杆4和活动立杆8均为厚度3mm,外径48mm的钢管制成,使整体结构稳定且轻便。
所述的预埋钢管7的预埋长度为50mm,供90°弯钩钢筋1插入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与扣件组成防护装置整体框架,以中间立杆为支撑,两端用插销式钢筋固定,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牢固,便于实现;可随施工工作任务,以中间立杆为支点,旋转防护装置,满足施工要求;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拆装方便,各组件都可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90°弯钩钢筋;2-铁丝;3-水平横杆;4-预埋立杆;5-十字钢管扣件;6-密目网;7-预埋钢管;8-活动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临边洞口防护活动装置,包括预埋于洞口边缘中部的预埋立杆4和垂直于预埋立杆4安装的上下两根水平横杆3,所述的水平横杆3两端各设有一根活动立杆8,所述的预埋立杆4预埋位置平行于洞口方向两侧均垂直于地面预埋一段长度为50mm的预埋钢管7,所述的预埋钢管7到预埋立杆4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活动立杆8到预埋立杆4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整体框架上安装有密目网6,所述的活动立杆8中插入90°弯钩钢筋1,当90°弯钩钢筋1完全插入活动立杆8内后,所述的90°弯钩钢筋1底部突出于活动立杆8部分长度与预埋钢管7的长度相同,所述的90°弯钩钢筋1顶部弯钩部分贴合于活动立杆8的上端面,所述的90°弯钩钢筋1可在活动立杆8中提起放下。
所述的预埋立杆4与水平横杆3、以及水平横杆3与活动立杆8之间均通过十字钢管扣件5连接。
所述的密目网6通过铁丝2与水平横杆3、预埋立杆4和活动立杆8绑定。
所述的水平横杆3、预埋立杆4和活动立杆8均为厚度3mm,外径48mm的钢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中间预埋立杆4支撑,两端用插销式90°弯钩钢筋1固定,使得该临边洞口活动防护装置整体安全牢固。当临边洞口两侧墙体或者洞口外部需要施工时,不用整体对防护装置进行拆除,只需将防护装置两端90°弯钩钢筋1抽出,将连接中间预埋立杆4和水平横杆3的十字钢管扣件5松开,以中间预埋立杆4为中心,整体转动防护装置,再将十字钢管扣件5拧紧即可;如需恢复防护装置,只需将中间十字钢管扣件5松开,将防护装置转回初始位置,固定即可恢复原样。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