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594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为了满足建筑结构抗震需求,同时提高结构的建设效率,提供了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



背景技术:

随着整个社会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对建筑产品的建造将会朝着高品质、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方向发展。传统手工操作式的建筑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建筑产品的这种需求,实现建筑工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因而预制装配式隔墙逐渐进入各建设单位的视野。虽然预制隔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在我国预制隔墙的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并且与传统填充墙相同,目前的预制隔墙或多或少的都会改变原有主体结构的各种性能指标。

为了满足我们对生活环境(包括对抗震、隔声、耐火、耐水等)的需要,所述建筑结构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添加一些用于分割建筑的墙体即隔墙。例如现有技术CN101386501A和CN104314204A。已有技术的主要问题及缺陷在于:由于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影响主体结构的局部刚度,不利于结构抗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

具体的通过以下优选方案来实现: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由多块预制墙板拼接而成,其中,一块预制墙板的一侧具有内层圆弧凸起,可与另一块预制墙板凹槽拼接,并且拼接后可采用螺栓连接进行固定。

所述预制墙板优选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优选方案之一为其中3块预制墙板一体,包括两块正方形预制墙板和一块长方形预制墙板,形成凹形形状预制墙板,并且在3块预制墙板的同一侧具有3个内层圆弧凸起,可与另外3块一体的预制墙板凹槽拼接,并且拼接后可采用螺栓连接进行固定。

上述预制墙板尺寸优选为900mm的倍数。

所述预制墙板尺寸包括但不限于900mm*900mm,3600mm*2700mm,4500mm*2700mm,5400mm*2700mm,5400mm*3600mm等。

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圆弧突起的尺寸优选为弦长H为600mm,弦高h为200mm。

所述螺栓优选设置在圆弧突起的中心,其尺寸优选为D(直径)=24mm。

优选所述预制墙板在竖向预留预应力钢绞线孔洞,即在安装时可张拉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的安装方法,包括,将一块预制墙板的一侧具有内层圆弧突起与另一块预制墙板凹槽拼接,优选在拼接时填充较薄的阻尼弹性材料,竖向采用墙板层层错缝连接,并张拉钢绞线进行面外稳定性的双重保障。

所述预制墙底部及竖向采用轨道连接方式,轨道与墙体相连的缝隙处填充阻尼弹性材料,预制墙顶部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不同高度的挂板。进一步优选在主体结构底部及顶部在适当位置需要预留预应力钢绞线挂钩。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预制隔墙体积不大,且容易拼接,方便施工。

2、可以在工厂直接加工制作,实现清洁生产。

3、施工周期短,可以产业化发展。

4、使用该隔墙不会影响主体结构抗震,而且可以增加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设计的建筑隔墙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设计的建筑隔墙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设计的建筑隔墙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与主体接触左侧部分预制墙板立体示意图,其中4A与4B为中间部分预制墙大样示意图,4C为钢绞线细部构造,钢绞线外部可包裹阻尼弹性材料,以减缓其应力集中。

图5为一种与主体接触右侧部分预制墙板立体示意图,其中5A与5B为与柱相邻的预制墙大样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与主体接触右侧部分预制墙板立体示意图,其中6A与6B为与柱相邻的预制墙大样示意图

图7为建筑隔墙与主体连接示意图,其中7A为轨道剖面详图,7B为预制隔墙与主体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其中,1为预制隔墙,2为轨道,3为阻尼弹性材料

图8为建筑隔墙与顶部连接示意图,其中,4-多孔材料,5-预应力钢绞线挂钩,6-预应力钢绞线,7-挂板,8-螺栓

图9为预制墙板尺寸详图,图中,H为弦长,h为弦高,D为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事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4A、4B和4C,5A和5B,6A和6B所示,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由多块预制墙板拼接而成,其中,一块预制墙板的一侧具有内层圆弧凸起,可与另一块预制墙板凹槽拼接,并且拼接后可采用螺栓连接进行固定。

所述预制墙板优选为正方形。

上述预制墙板尺寸优选为900mm的倍数。

实施例2

如图1、2、3、4A、4B和4C,5A和5B,6A和6B所示,一种增强结构耗能的产业化建筑隔墙,由多块预制墙板拼接而成,其中,一块预制墙板的一侧具有内层圆弧凸起,可与另一块预制墙板凹槽拼接,并且拼接后可采用螺栓连接进行固定。

其中3块预制墙板一体,包括两块正方形预制墙板和一块长方形预制墙板,形成凹形形状预制墙板,并且在3块预制墙板的同一侧具有3个内层圆弧凸起,可与另外3块一体的预制墙板凹槽拼接,并且拼接后可采用螺栓连接进行固定。

上述预制墙板尺寸优选为900mm的倍数。

所述正方形预制墙板尺寸包括但不限于900mm*900mm,3600mm*2700mm,4500mm*2700mm,5400mm*2700mm,5400mm*3600mm等。

实施例3

参照图9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圆弧凸起的尺寸优选为弦长H为600mm,弦高h为200mm。

所述螺栓优选设置在圆弧突起的中心,其尺寸优选为D(直径)=24mm。

优选所述预制墙板在竖向预留预应力钢绞线孔洞,即在安装时可张拉钢绞线。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3的方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安装,如图7A、7B和8所示。

1.预制隔墙板之间的连接

所述预制隔墙板采用圆弧及螺栓连接方式,并且在连接处涂抹一层较薄的阻尼弹性材料,施工方便,竖向采用墙板层层错缝连接,并张拉钢绞线进行面外稳定性的双重保障。施工时需要预先预留预应力钢绞线孔洞,且预留孔比钢绞线稍大,同时在钢绞线孔洞中填充阻尼弹性材料。该做法可以消耗由于地震产生的能量。

2.预制墙的尺寸,及应用范围

该预制墙板的主要尺寸为900mm*900mm,但是与主体接触的预制墙板尺寸及做法略微有所不同。对于建筑尺寸3600mm*2700mm,4500mm*2700mm,5400mm*2700mm,5400mm*3600mm等的隔墙可以直接使用,而不是900mm的倍数的墙体可以采用挂板等方式来填补空隙。

3.预制隔墙与主体之间的连接

该预制墙底部及竖向采用如图7A和7B所示的轨道连接方式,轨道与墙体相连的缝隙处填充弹性材料。预制墙顶部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不同高度的挂板,挂板做法详图8。(注:另一优选方法为主体结构底部及顶部在适当位置需要预留预应力钢绞线挂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