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线箱洞口预制过梁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135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线箱洞口预制过梁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洞口处装配线箱和过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线箱装配和线管安装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在墙体砌筑完成后,在原来砌筑好的墙体上开孔割缝及破除过梁开孔,待装配线箱和管线完成安装后再人工进行墙体表面的隐蔽施工。这种施工办法,不但降低了过梁的承载力,并且一旦隐蔽面开裂,则会降低墙面的感官质量,还需再进行后期修补,造成二次劳动力的损失、降低工人的劳动率以及施工成本额外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线箱洞口预制过梁连接构造,要解决常规的线管安设时需对墙体进行开孔割缝以及对过梁开孔破坏,造成过梁承载力降低,墙面后期抹灰面开裂降低墙面的感官质量,存在二次劳动力的损失、工人的劳动效率低和施工成本额外支出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线箱洞口预制过梁连接构造,包括墙体、墙体上的洞口、洞口顶部的预制过梁、装配线箱和管线,所述预制过梁的梁体中部开有搁置装配线箱的凹槽,凹槽处的梁体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所述装配线箱置于凹槽之中,所述管线自装配线箱伸出、直接通过凹槽开口向上穿设预埋于墙体内。

所述侧板的宽度为30-50mm,侧板的长度较洞口的长度长至少200mm。

所述底板的厚度为30-50mm。

所述预制过梁的纵向钢筋至少设置四根,包括至少两根顶部钢筋和至少两根底部钢筋。

所述顶部钢筋穿过侧板的顶部,每个侧板设置至少一根。

所述底部钢筋穿过底板,底板的两端各自设置至少一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过梁,梁体中部预留搁置装配线箱的凹槽,可以直接将装配线箱和线管放入,然后再进行墙体砌筑,管线从预制过梁留设的凹槽开口向上穿过预埋在砌筑的墙体中间。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线管线安装过程中二次对墙体开孔割缝及破除过梁开孔,避免了二次劳动的损失,解决了降低过梁承载力及防止墙体开裂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配线箱和洞口预制过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体、2-洞口、3-预制过梁、3.1-侧板、3.2-底板、4-装配线箱、5-管线、6-凹槽、7-纵向钢筋、7.1-顶部钢筋、7.2-底部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一种装配线箱洞口预制过梁连接构造,包括墙体1、墙体上的洞口2、洞口顶部的过梁3、装配线箱4和管线5,所述过梁的梁体中部开有搁置装配线箱的凹槽6,凹槽处的梁体包括两个侧板3.1和一个底板3.2,所述装配线箱4置于凹槽6之中,所述管线5自装配线箱4伸出、直接通过凹槽开口向上穿设预埋于墙体1内。

所述侧板3.1的宽度为30-50mm,侧板3.1的长度较洞口的长度长至少200mm。

所述底板3.2的厚度为30-50mm。

所述过梁的纵向钢筋7至少设置四根,包括至少两根顶部钢筋7.1和至少两根底部钢筋7.2。

所述顶部钢筋7.1穿过侧板3.1的顶部,每个侧板设置至少一根。

所述底部钢筋7.2穿过底板3.1,底板的两端各自设置至少一根。

本实施例中纵向钢筋设有四根,两根顶部钢筋7.1和两根底部钢筋7.2。

本实用新型预制过梁的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一、整理预制场地;

步骤二、支设过梁的底模;

步骤三、安装过梁的纵向钢筋;

步骤四、支设过梁的侧模及凹槽的侧模;

步骤五、浇筑过梁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凹槽的侧模,然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步骤六、在洞口处安装过梁;

步骤七、将装配线箱放入凹槽内;

步骤八、施工墙体,并将线管穿设预埋于墙体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