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558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踢脚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板。



背景技术:

踢脚板,又称为脚踢板或地脚线,是楼地面和墙面相交处的一个重要构造节点。踢脚板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作用,遮盖楼地面与墙面的接缝,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二是装饰作用,在居室设计中踢脚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

现有的踢脚板的连接方式为:首先在墙面上固定一个板体,再将踢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板体上。

现有踢脚板的缺点为:1、踢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板体上,当出现损坏现象时拆卸不便;2、在将踢脚板固定在板体上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水平仪多次调整,保证踢脚板的水平状态。

同时,为了保持室内整齐,现有的电线多从墙面内侧穿过,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踢脚板,使得电线从踢脚板中穿过,那么无疑会赋予踢脚板更多的功能,同时方便电线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建筑装饰用踢脚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板,包括固定部和设置于固定部侧面上的连接部;

固定部包括与墙面螺接的固定板,固定板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和两个铁板,凹槽和铁板均沿固定板长度方向设置;

连接部包括基板和铰接于基板上的盖板,盖板和基板之间设置有空腔;

基板内侧面上设置有插板和磁性层;插板配合凹槽设置,且插板插设于凹槽中;磁性层配合铁板设置,且磁性层和铁板在磁力的作用下相贴合;

基板外侧面上设置有位于空腔中的至少1个固线部,固线部中穿设有电线,固线部沿基板长度方向设置;同时,各个固线部沿基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相邻固线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材质的隔板。

固线部由至少1个沿基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线夹组成;

线夹包括两个均为L形的夹体,夹体具有弹性,两个夹体上下设置,且两个夹体的末端相对。

两个夹体的末端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大于2mm,且小于5mm。

盖板横截面呈圆弧形,盖板一端与基板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体与基板连接。

连接体包括通过磁力连接的磁铁和铁条,磁铁和铁条分别设置于盖板和基板上。

基板外侧面上设置有绝缘涂层。

两个铁板分别为位于固定板上部的上铁板和位于固定板下部的下铁板;上铁板上方和下铁板下方均设置有L形的勾板。

勾板材质为橡胶。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插板和凹槽实现了基板在固定板上的定位,安装迅速;同时,设置的磁性层和铁板实现了基板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拆装迅速对基板和固定板没有损坏;设置于基板上的固线部实现了基板上穿设电线的目的,方便了电线的维护。

2.相邻固线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材质的隔板,从而避免因相邻固线部中的电线贴合而出现短路的现象。

3.固线部由至少1个沿基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线夹组成;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线夹方便了电线的固定,同时也方便了将电线从夹体中取出。

4.两个夹体的末端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大于2mm小于5mm,从而可以轻易将电线放置于两个夹体之间,实现电线的固定。

5.盖板横截面呈圆弧形,盖板一端与基板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体与基板连接,设置的盖体实现了固线部的遮盖,保证了踢脚板的整齐性和安全性。

6.连接体包括通过磁力连接的磁铁和铁条,磁铁和铁条分别设置于盖板和基板上,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将盖板掀起,或者在磁铁和铁条磁力作用下实现盖板在基板上的固定。

7.基板内壁上设置有绝缘涂层,防止漏电引发安全事故。

8.上铁板上方和下铁板上方均设置有L形的勾板,从而通过勾板将基板固定在固定板上,进一步提高了基板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性。

9.勾板材质为橡胶,具有弹性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将基板从固定板上取下,使用方便,拆装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板,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固定板2,固定板2的宽度方向与墙面1的高度方向相同,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与墙面1的长度方向相同。在固定板2上贯穿设置有至少4个螺栓11,固定板2通过螺栓11螺接于墙面1上。在实施的时候,螺栓11可以选择膨胀螺栓,从而保证固定板2和墙面1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固定板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和两个铁板21,凹槽和铁板21均沿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凹槽没有在图中标示;两个铁板21分别位于固定板2的上部和下部,其中位于固定板2上部的为上铁板,位于固定板2下部的为下铁板。在上铁板上方设置有L形的勾板6,下铁板下方也设置有L形的勾板6,勾板6具有弹性,勾板在实施的时候可以选择橡胶材质。勾板6一端与固定板2的外侧面固连,另一端悬空,且两个勾板6的悬空端相对设置。

在固定板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基板4,在基板4的内侧面上配合固定板2上的凹槽设置有插板3,插板3插设于凹槽中。其中,插板3和凹槽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插板3和凹槽的数量均为3个。通过设置插板3和凹槽,方便了基板的定位,在安装的时候省去了不断找平的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安装速度。

在基板4的内侧面上还配合铁板21设置有磁性层41,磁性层41和铁板21在磁力的作用下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基板4在固定板2上的固定;通过磁力的方式连接,拆卸过程比较快,同时,避免了对基板和固定板的伤害。其中,磁性层41的数量和铁板21的数量相等均为两个,磁性层41沿基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保证了基板4在磁力作用下可以稳定的吸在固定板2上。

为了方便电线的穿设,在基板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1个固线部,固线部中穿设有电线,电线没有在图中显示,本实施例中固线部为3个。每个固线部均沿基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同时3个固线部沿基板4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为了避免相邻电线之间相互作用,在相邻固线部之间设置有隔板8,隔板8是绝缘材质的,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相邻两个固线部中的电线贴合在一起而出现短路的现象。

其中,固线部的结构为:固线部由至少1个沿基板4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线夹组成;线夹包括两个均为L形的夹体7,夹体7具有弹性,夹体7在实施的时候可以选用橡胶。两个夹体7上下设置,且两个夹体7的末端相对;同时,两个夹体7的末端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大于2mm,且小于5mm。两个相对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夹体7可以将电线夹在其中,使用方便;两个夹体7末端之间的间隙大于2mm小于5mm,从而方便了电线的放置和取出。

为了避免因电线漏电出现危险事故,在基板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绝缘涂层,绝缘涂层没有在图中显示。在实施的时候,绝缘涂层可以选用陶瓷层。

为了防止电线外露,在基板4上铰接有盖板5,盖板5沿基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盖板5横截面呈弧形,从而在盖板5和基板4之间预留出空腔51,使得固线部可以位于空腔51中从而避免了固线部的外露;同时,盖板5横截面呈圆弧形,其外侧面也会比较平滑,可以避免出现锋利的顶角,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盖板5一端与基板4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体与基板4连接。其中,为了方便基板4上电线的维护,连接体包括磁铁9和铁条10,磁铁9和铁条10分别设置于盖板5和基板4上,其中磁铁9沿盖板5的长度方向设置,铁条10沿基板4的长度放心设置。配合设置的磁铁9和铁条10通过磁力的作用使得基板4和盖板5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当需要维护电线时,将盖板5掀开即可。

在使用的时候,如果电线仅仅是在室内穿过,那么通过以上方式即可,如果电线需要向上引,那么工人可以将电线通过盖板5的端部穿出来再使用即可。

在安装的时候,首先通过膨胀螺栓将固定板2固定在墙面1上;然后,掀开盖板5,在基板4的固线部中穿入电线,再在磁力作用下使得基板和盖板实现固定;最后,利用插板和凹槽的配合将基板4放置于固定板2上,在勾体和磁力的作用下,基板4在固定板2上贴合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插板和凹槽实现了基板在固定板上的定位,安装迅速,同时,设置的磁性层和铁板实现了基板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拆装迅速对基板和固定板没有损坏;设置于基板上的固线部实现了基板上穿设电线的目的,方便了电线的维护,使用起来工人劳动强度低,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