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耐磨损墙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54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建筑工程用耐磨损墙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耐磨损墙体装置。



背景技术:

墙砖在镶贴完成、验收完成后需要对其及时进行成品保护,防止其它后续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碰撞到砖角。传统的墙砖阳角的保护方法是:在离地100mm 至2000mm 处,用硬板条或瓦楞纸板从两边将墙砖阳角包覆好,每间隔400mm 用美纹纸粘贴固定。该方法操作比较麻烦,并且不能重复使用,拆除保护用硬板条或瓦楞纸板后会造成大量的垃圾,浪费资源。现有的保护装置长时间定位在阳角上后,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因此不利于阳角的维护与保护。尤其是在夜间或者环境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当有人通过设有墙体阳角的位置时,更加容易撞到该处,从而导致墙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耐磨损墙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耐磨损墙体装置,包括:呈直角角度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彼此垂直设置使其截面形成为“L”形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本体的“L”形截面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侧边分别设有定位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垂直定位脚;

所述定位体沿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定位体为长条形,其与墙体相对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蓝丁胶;

所述垂直定位脚包括与本体可拆卸的连接的伸缩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杆底部的垫片,所述垫片的底表面设有防滑颗粒;

所述第一面或第二面上设有人体接近开关以及和人体接近开关相连的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沥青层、活性炭层、纳米竹炭纤维绒毛层。

优选的,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0.5mm。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层的厚度为1mm。

优选的,所述纳米竹炭纤维绒毛层的厚度为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对的一面设有蓝丁胶。

优选的,所述垫片为吸盘。

优选的,所述防滑颗粒为菱形的网格型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面或第二面上设有人体接近开关以及和人体接近开关相连的报警器,这样能保证任何情况下,当有人解决保护装置使,人体接近开关将通过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避免经过的人撞到或踢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避免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形成的直角面被破坏的问题,在本体侧边分别设定位体,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对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蓝丁胶,并设置至少两个本体之间通过通过伸缩杆连接,并保护装置的底部设置垂直定位脚,使本体通过定位体定位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垂直定位脚通过伸缩杆将保护装置支撑在地面上,使保护装置的位置可以进行上下调整,以利于调整本体的位置,保证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能够被完整的保护好,设置的蓝丁胶能有效避免本体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脱落,同时不会损坏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其可够适应各种墙体的表面,在伸缩杆底部的用以与地面定位的垫片,所述垫片的底表面设有防滑颗粒,也能有效避免本体从倒塌的问题产生,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定,耐用,适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或第二面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保护装置10;本体11;第一面101;第二面102;伸缩杆20;定位体30;垂直定位脚40;垫片401;第一墙体50;第二墙体60;人体接近开关70;报警器80;沥青层801;活性炭层802;纳米竹炭纤维绒毛层80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一种建筑工程用耐磨损墙体装置,包括:呈直角角度设置的第一墙体50和第二墙体60,所述第一墙体50和第二墙体60上设有保护装置10,所述保护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本体11,所述本体11包括彼此垂直设置使其截面形成为“L”形的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所述本体11的“L”形截面之间设有伸缩杆20,所述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的侧边分别设有定位体30,所述本体11的底部还设有垂直定位脚40;所述定位体30沿所述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定位体30为长条形,其与墙体相对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蓝丁胶;所述垂直定位脚40包括与本体11可拆卸的连接的伸缩杆20,以及设置在伸缩杆20底部的垫片401,所述垫片401的底表面设有防滑颗粒;所述第一面101或第二面102上设有人体接近开关70以及和人体接近开关70相连的报警器8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沥青层801、活性炭层802、纳米竹炭纤维绒毛层803,起到了易干,抗潮,清洁性高的效果,当装修人员需要零时需要擦手或者擦鞋的时候,可以通过纳米竹炭纤维绒毛层803对手或鞋进行清洁,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沥青层801的厚度为0.5m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层802层的厚度为1m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竹炭纤维绒毛层803的厚度为3mm。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与第一墙体50和第二墙体60相对的一面设有蓝丁胶。通过蓝丁胶能有效的对保护装置10进行无痕定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垫片401为吸盘。避免保护装置10倒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颗粒为菱形的网格型凸起。使垫片401的抓力更大。

综上所述,在第一面101或第二面102上设有人体接近开关70以及和人体接近开关70相连的报警器80,这样能保证任何情况下,当有人解决保护装置10使,人体接近开关70将通过报警器80发出报警提示,避免经过的人撞到或踢到第一墙体50和第二墙体60,避免第一墙体50和第二墙体60形成的直角面被破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定,耐用,适应性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