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通风设备,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各类楼房楼层之间的通用、防串味、防串烟的新型排气烟道。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住宅中通常使用排气烟道来对烟气进行排放,各住户通过主管道上的进气口分别将室内的烟气排入到主管道中,再通过主管道集中排出,但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上层的烟气反入下层住户室内的现象,当风大时,也可能会出现烟气从下层反入上层住户室内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变压式的排气烟道,通过控制各段的压力,形成压力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串烟和串味的现象,但是仍存在着排烟效率较低和安装较为困难等诸多问题。
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排气烟道,在具备防串味、防串烟、不反烟等优点的同时,具有排气效率高且安装简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排气烟道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排气烟道,包括主管道1、进气管2、安装模块、进气导向部件3;所述进气管2固定于主管道1的侧壁上,所述进气导向部件3设置于进气管2周围,其内部与进气口安装模块连通,顶部设置向上的开口;所述进气管2包括设置主管道1中的直径较大的排气段和设置于主管道1之外的直径较小的进气段;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弧形固定板21、单向板22、滑轴23、固定架24;所述弧形固定板21通过螺栓活动固定于进气管2进气段的外壁上;所述单向板22为圆形板,其直径与进气管2的进气段内径匹配,单向板22通过其圆心处的滑孔滑动固定于滑轴23上,所述滑轴23通过与固定于进气管2排气段侧壁上的固定架24固定于进气管上,所述单向板22和固定架24之间设置有嵌套于滑轴23上的弹簧25。
优选的,所述新型排气烟道还包括变压部件4,所述变压部件4设置于主管道内壁上,位于进气导向部件3的对侧。
优选的,所述变压部件的侧向纵剖面为上下底边竖直的梯形。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采用镀锌钢丝网作为骨架,骨架外设置有机械模具水泥灌浆一次成型的管道壁,所述管道壁厚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采用R形的立壁加强角。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排气烟道,通过设置进气导向部件,可以有效的使进入的烟气,顺利的向主管道上方进行运动,有效的控制烟气的方向;通过设置安装模块,可以有效的兼容不同用户所使用的不同直径和厚度的排气管;只需调节弧形固定板即可实现进气口管道的安装;此外,安装模块带有控制烟气流向的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气体的倒流和串味;用户进行烟气排放时,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力和摩擦力使单向板从进气段向内侧移动至排气段,烟气通过单向板与排气段之间的缝隙排出;当排放结束后,在弹簧力作用下,单向板恢复至进气段的位置,使进气管处于关闭状态,能防止主管道内的气体流入进气管。经过进气管进入主管道的气体在进气导向部件的作用下向上方进行导流;通过设置变压部件,可以使得进气导向部件上部的的气流流速加大,从而迅速带走由进气管中进入的烟气,提高排气效率。此外,本新型中的新型排气烟道使用蒸汽进行养护,过程简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排气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排气烟道进气管和安装模块的侧视图。
图3为新型排气烟道进气管和安装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新型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排气烟道,包括主管道1、进气管2、安装模块、进气导向部件3;所述进气管2固定于主管道1的侧壁上,所述进气导向部件3设置于进气管2周围,其内部与进气口安装模块连通,顶部设置向上的开口;所述进气管2包括设置主管道1中的直径较大的排气段和设置于主管道1之外的直径较小的进气段;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弧形固定板21、单向板22、滑轴23、固定架24;所述弧形固定板21通过螺栓活动固定于进气管2进气段的外壁上;所述单向板22为圆形板,其直径与进气管2的进气段内径匹配,单向板22通过其圆心处的滑孔滑动固定于滑轴23上,所述滑轴23通过与固定于进气管2排气段侧壁上的固定架24固定于进气管上,所述单向板22和固定架24之间设置有嵌套于滑轴23上的弹簧25。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排气烟道,不同于实施例1的是,所述新型排气烟道还包括变压部件4,所述变压部件4设置于主管道内壁上,位于进气导向部件3的对侧;所述变压部件的侧向纵剖面为上下底边竖直的梯形;所述主管道采用镀锌钢丝网作为骨架,骨架外设置有机械模具水泥灌浆一次成型的管道壁,所述管道壁厚度为1.5cm;所述主管道采用R形的立壁加强角。
以上的实施例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来说,在不脱离本新型的前提下进行的部分改进,仍处于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