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2417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其在运行时,搅拌桨以及砂石骨料会地机壳的内壁造成较大的磨损,因此,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机壳的内壁上固定磨片,进而利用磨片来与搅拌桨的桨叶以及砂石骨料摩擦,当磨片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只需要进行更换即可。但是,现在的搅拌机都是直接将磨片一个一个的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的内壁上,在需要更换时,需要先将搅拌桨拆卸下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具有方便更换磨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包括上方呈开口设置的机壳、水平设置在机壳内的两根搅拌桨以及设置在机壳外并用以驱动搅拌桨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机壳的底壁以及与搅拌桨平行的内侧壁设置成与搅拌桨同轴的圆弧面;还包括贴合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圆弧面的第一底板,以及贴合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壳的与搅拌桨垂直的内侧壁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搅拌桨的桨叶摩擦的磨片;所述第二底板依次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以及第五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第三板体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分别与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对称;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五板体均为半圆形,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均为扇形,所述第三板体为矩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在更换磨片时,不需要拆下搅拌桨的目的。具体是,在安装第一底板时,先将其底侧插入到机壳的侧壁与搅拌桨之间的空隙中,然后以搅拌桨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向下转动,进而就能够完成第一底板的安装。当要取出第一底板时,只需要沿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底板即可。在安装第二底板时,将第一板体以与安装第一底板相同的方式转动,使圆弧面与机壳的底壁及与搅拌桨平行的侧壁贴合即可;然后再沿垂直于第一板体的直边的方向,将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卡合于搅拌桨的外周;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安装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安装完成后,第二板体与第四板体之间形成供第三板体垂直插入的间隙,因此,只需要将第三板体向下插入到该间隙之间即可。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侧设置有孔耳。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即可通过将螺钉穿入到孔耳内,完成对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与机壳的内侧壁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底壁沿搅拌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底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限位条的存在,能够避免在插入第一底板时,将第一底板插过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机壳的与搅拌桨垂直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与第一板体和第五板体配合的间隙。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插入第一板体时,其能够卡入到上述间隙中,进而在横向受到第一底板的限制,进而其稳定性得到了提升。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以及第五板体两两之间均卡接配合。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第二底板整体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机壳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结构图;

图4为第一底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第一板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第二板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第三板体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壳;11、圆弧面;12、限位条;2、搅拌桨;21、桨叶;3、驱动机构;31、电机;32、齿轮箱;4、第一底板;41、孔耳;5、第二底板;51、第一板体;52、第二板体;53、第三板体;54、第四板体;55、第五板体;56、孔耳;6、磨片;100~400、箭头;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照图1,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包括上方呈开口设置的机壳1、水平设置在机壳1内的两根搅拌桨2以及设置在机壳1外并用以驱动搅拌桨2转动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和齿轮箱32,电机31与齿轮箱32的动力输入部传动连接,两根搅拌桨2的一端伸出机壳1,并与齿轮箱32的动力输出部传动连接。

参照图2,机壳1的底壁以及与搅拌桨2平行的内侧壁设置成与搅拌桨2同轴的圆弧面11。

参照图2、图3,第一底板4设置成圆弧形,能够贴合于上述的圆弧面11上,其板面上用螺钉固定有若干磨片6,顶侧设置有若干孔耳41,进而能够固定在机壳1的内壁上。机壳1的底壁沿搅拌桨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底板4进行限位的限位条12,该限位条12位于圆弧面11的末尾,其厚度等于第一底板4与磨片6的厚度之和。第二底板5用于贴合并于机壳1的与搅拌桨2垂直的内侧壁,即与圆弧面11垂直的侧壁,其板面上也用螺钉固定有若干磨片6,顶侧设置有若干孔耳56,进而能够固定在机壳1的内壁上。

参照图3,第二底板5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第三板体53、第四板体54以及第五板体55;其中,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以第三板体53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分别与第五板体55和第六板体对称;第一板体51和第五板体55均为半圆形,第二板体52和第四板体54均为扇形,第三板体53为矩形。另外,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第三板体53、第四板体54以及第五板体55两两之间均卡接配合,即在相邻的两个板体上分别对应地设置卡槽和卡条,实现两两之间的卡接,此结构未在附图表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参照图4,在安装第一底板4时,先将其底侧插入到机壳1的侧壁与搅拌桨2之间的空隙中,然后以搅拌桨2的转动中心为圆心,沿着箭头100的方向向下转动,进而就能够完成第一底板4的安装。当要取出第一底板4时,只需要沿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底板4即可。

参照图1、图5,在安装第二底板5时,将第一板体51以与安装第一底板4相同的方式转动,即沿箭头200的方向,使圆弧面11与机壳1的底壁及与搅拌桨2平行的侧壁贴合,并卡入到第一板体51和第五板体55配合的间隙7内,形成卡接。

参照图6,然后再沿垂直于第一板体51的直边的方向,即箭头300的方向,将第二板体52与第一板体51卡合于搅拌桨2的外周;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安装第四板体54和第五板体55。

参照图7,安装完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第四板体54以及第五板体55后,第二板体52与第四板体54之间形成供第三板体53垂直插入的间隙7,因此,只需要将第三板体53向下(箭头400的方向)插入到该间隙7之间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