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空心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038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空心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心砖,特别是一种保温空心砖。



背景技术:

空心砖是一种以粘土、页岩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烧结制成的空心砖头,空心砖具有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理想填充材料。

现有的空心砖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保温空心砖[申请号:201520771963.1;授权公告号:CN 205046749 U],包括长方体形的砖体,砖体的短边一端中心处设有矩形的凸块,另一端中心处设有矩形的凹槽,凸块与凹槽的尺寸均相等,砖体顶面至底面设有两个尺寸相同的三角孔,两三角孔均为通孔,且两三角孔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均分别和砖体截面的长边和短边平行,两三角孔内均填充有保温填充料。

上述的空心砖通过设置额外的保温填充料,大大提高了该空心砖的保温效果。但这一空心砖还是存在两个问题:1、保温材料只设于砖体两侧,保温效果不佳;2、现有的保温填充料的硬度多比较低,而上述的空心砖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同时挖两个三角孔,导致整个砖体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强度高的保温空心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温空 心砖,包括呈方筒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四周的外侧壁的中部上均设有一个呈长方形的凹槽,且每个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本体的轴线延伸方向相一致,凹槽的底壁中部具有呈长条状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沿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连接部的两端均位于凹槽的内壁上;连接部上套有呈长条状且截面呈凹字形的保温框,保温框包括与凹槽的长边正对的两侧壁和位于两侧壁之间的底壁,上述的两侧壁以及保温框的两端面分别与凹槽的四周内壁相贴靠,且所述的底壁与本体的外侧壁相齐平;所述的保温框与本体相固定,保温框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的连接部和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在本体的四周侧壁上设置凹槽且每个凹槽内均设置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框,对气体流动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从而有效隔绝房子内外气体的交换,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通过在凹槽内设置连接部且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短边相连,起到一个较好的轴向支撑的作用,以提高本空心砖的轴向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其次,连接部和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增强连接部与本体的连接牢靠性,使连接部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

在上述的保温空心砖中,所述的本体内具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本体的轴线相垂直,支撑块的四周侧壁分别与本体的四周内侧壁相连,且支撑块和本体由同一材料一次性成型,所述的支撑块至少有两块且沿本体的轴向均布。

通过在本体的内部设在支撑块,以起到一个径向支撑的作用,来提高本空心砖的径向承载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同时,又由于支撑块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使支撑块始终对本体起到一个较好的支撑效果,以有效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

在上述的保温空心砖中,所述的凹槽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具有呈柱状凸出的限位部,所述的保温框上对应设有与限位部相匹配 的限位孔,且限位部嵌于限位孔内。

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增加保温框与本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保温框与本体连接的牢靠性,以确保本保温空心砖的保温效果。

在上述的保温空心砖中,所述的连接部的两侧均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

采用上述的结构,对连接部插入到保温框内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以方便本空心砖的组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保温空心砖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本体的四周侧壁上设置凹槽且每个凹槽内均设置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框,对气体流动起到较好的阻挡作用,从而有效隔绝房子内外气体的交换,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

2、通过在凹槽内设置连接部且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短边相连,起到一个较好的轴向支撑的作用,以提高本空心砖的轴向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其次,连接部和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增强连接部与本体的连接牢靠性,使连接部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

3、通过在本体的内部设在支撑块,以起到一个径向支撑的作用,来提高本空心砖的径向承载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同时,又由于支撑块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使支撑块始终对本体起到一个较好的支撑效果,以有效提高本空心砖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保温空心砖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a、连接部;1a1、导向面;1b、限位部;1c、支撑块;2、保温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保温空心砖包括呈方筒状的本体1,且在实际加工时,本体1一般由粘土、混泥土等原材料加工而成。

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本体1内具有支撑块1c,且支撑块1c与本体1的轴线相垂直。支撑块1c的四周侧壁分别与本体1的四周内侧壁相连,且支撑块1c和本体1由同一材料一次性成型,以对本体1起到较好的径向支撑作用。进一步说明,支撑块1c至少有两块且沿本体1的轴向均布。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支撑块1c有两块。

如图2所示,本体1的四周的外侧壁的中部上均设有一个呈长方形的凹槽,且每个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本体1的轴线延伸方向相一致。凹槽的底壁中部具有呈长条状凸出的连接部1a,连接部1a沿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连接部1a的两端均位于凹槽的内壁上,即连接部1a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短边相连,以对本体1起到较好的轴向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a和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

保温框2呈长条状且其截面呈凹字形。每个连接部1a上均套有上述的保温框2,且保温框2与本体1相固定。具体来说,保温框2由保温材料制成,比如石膏、保温岩棉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保温块由保温岩棉材料制成。每个保温框2均包括与凹槽的长边正对的两侧壁和位于两侧壁之间的底壁,其中,保温框2的两侧壁以及保温框2的两端面分别与凹槽的四周内壁相贴靠,且保温框2的底壁与本体1的外侧壁相齐平。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框2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本体1相固定。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连接部1a的两侧均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1a1,以对连接 部1a插入到保温框2内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从而方便本空心砖的组装。

如图2所示,凹槽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具有呈柱状凸出的限位部1b,且限位部1b与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保温框2上对应设有与限位部1b相匹配的限位孔,且限位部1b嵌于限位孔内。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保温框2与本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保温框2与本体1连接的牢靠性,以确保本保温空心砖的保温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