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建材,尤其涉及一种防火墙系统。
背景技术:
防火墙是由不燃烧体构成,防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能的墙体;在新能源领域、核电行业被广泛应用,由于此类墙体尺寸较大,且要求可拆除性,所以对防火墙系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但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而且抗震等级也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传统的防火墙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防火墙的防火时间无法满足核电设计上的防火3小时;
2、防火墙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抗震等级 ;
3、安装拆卸维护不方便;
4、不能重复使用。
比如:中国专利号201310658009. 7一种节能建筑防火墙,采用了多种建筑材料堆砌实现了防火要求,但是这种结构,不能重复利用,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墙系统,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墙系统,包括第一方钢支撑和第二方钢支撑;所述的第一方钢支撑和第二方钢支撑分别设置在连接体上;所述的第一方钢支撑和第二方钢支撑之间设置有第三方钢支撑和第四方钢支撑,形成四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边形结构内设置有防火墙本体;所述的防火墙本体由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组成;所述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一C形钢和第二C形钢;所述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与第一C形钢和第二C形钢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钢;所述的第一C形钢连接在第一方钢支撑和第二方钢支撑上;所述的第一C形钢和第二C形钢通过L形钢结构连接在第三方钢支撑和第四方钢支撑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与第一方钢支撑和第二方钢支撑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与第一C形钢和第二C形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墙体由第一耐用钢防火板和第一硅酸钙板组成;所述的第一耐用钢防火板接缝处设置有第一镀锌钢带,与第一硅酸钙板接缝错开设置;所述的第一耐用钢防火板与第一镀锌钢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墙体由第二耐用钢防火板和第二硅酸钙板组成;所述的第二耐用钢防火板接缝处设置有第二镀锌钢带,与第二硅酸钙板接缝错开设置;所述的第二耐用钢防火板与第二镀锌钢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槽钢与第一C形钢和第二C形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耐用钢防火板和第一硅酸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耐用钢防火板和第二硅酸钙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C形钢与第一方钢支撑和第二方钢支撑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铆压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L形钢结构与第一C形钢和第二C形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与第三方钢支撑和第四方钢支撑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火墙系统,与传统的结构相比:设置有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连接加强型钢,不但安装拆卸维护方便,可以重复使用,而且结构稳定性,密封性高,防火、防烟、隔离、耐高温和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向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在图中:1.第一方钢支撑、2.第二方钢支撑、3.连接体、4.第三方钢支撑、5.第四方钢支撑、6.防火墙本体、7.第一墙体、7-1.第一耐用钢防火板、7-2.第一硅酸钙板、8.第二墙体、8-1.第二耐用钢防火板、8-2.第二硅酸钙板、9.第一C形钢、10.第二C形钢、11.连接槽钢、12.L形钢结构、13.密封结构、14.第一镀锌钢带、15.第二镀锌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一种防火墙系统,包括第一方钢支撑1和第二方钢支撑2;所述的第一方钢支撑1和第二方钢支撑2分别设置在连接体3上;所述的第一方钢支撑1和第二方钢支撑2之间设置有第三方钢支撑4和第四方钢支撑5,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四边形结构内设置有防火墙本体6;所述的防火墙本体6由第一墙体7和第二墙体8组成;所述的第一墙体7和第二墙体8之间设置有第一C形钢9和第二C形钢10;所述的第一墙体7和第二墙体8与第一C形钢9和第二C形钢10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钢11;所述的连接槽钢11与第一C形钢9和第二C形钢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所述的第一C形钢9与第一方钢支撑1和第二方钢支撑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铆压连接;所述的第一C形钢9连接在第一方钢支撑1和第二方钢支撑2上;所述的第一C形钢9和第二C形钢10通过L形钢结构12连接在第三方钢支撑4和第四方钢支撑5上;所述的L形钢结构12与第一C形钢9和第二C形钢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与第三方钢支撑4和第四方钢支撑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的第一墙体7和第二墙体8与第一方钢支撑1和第二方钢支撑2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13。
所述的第一墙体7由第一耐用钢防火板7-1和第一硅酸钙板7-2组成;所述的第一耐用钢防火板7-1接缝处设置有第一镀锌钢带14,与第一硅酸钙板7-2接缝错开设置;接缝处采用CP601S灰色弹性防火密封填充,伸缩率为25%,防火时效为4小时,保证了结构强度的稳定性,隔音,气密性能优越;所述的第一耐用钢防火板7-1与第一镀锌钢带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所述的第一耐用钢防火板7-1和第一硅酸钙板7-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所述的第二墙体8由第二耐用钢防火板8-1和第二硅酸钙板8-2组成;所述的第二耐用钢防火板8-1接缝处设置有第二镀锌钢带15,与第二硅酸钙板8-2接缝错开设置;接缝处采用CP601S灰色弹性防火密封填充,伸缩率为25%,防火时效为4小时,保证了结构强度的稳定性,隔音,气密性能优越;所述的第二耐用钢防火板8-1与第二镀锌钢带1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所述的第二耐用钢防火板8-1和第二硅酸钙板8-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1.所述的第一墙体7和第二墙体8与第一C形钢9和第二C形钢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沿着墙体板材垂直和水平方向,螺钉的最大间距为250mm。
2.第一耐用钢防火板7-1和第二耐用钢防火板8-1的导热系0.131W/m.k,平均抗弯强度90Mpa,抗冲击强度2793J,表面镀锌防腐蚀;第一硅酸钙板7-2和第二硅酸钙板8-2导热系数为0.242W/m.k。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