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利用废玻璃瓶制作的吸音建筑材料,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废玻璃瓶制作的建筑砌块与原有的建筑砌块相比,既减轻了砌块的重量,大量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又增添了装饰艺术效果。专利文献CN104533007A中所公开的利用废玻璃瓶制作的建筑砌块及其制造方法是:切割玻璃瓶,以砌块的尺寸为模数切除玻璃瓶口头端,然后打磨切口并洗净,将处理好的玻璃瓶切口两两对接粘合,粘合时确保玻璃瓶的密闭性;确定废玻璃瓶的组合方式,制定砌块模具,将废玻璃瓶固定在模具底面,封闭模具仅留一面;浇筑混凝土,将配置好的混凝土浇筑模具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脱模成型,即可应用于建筑中。由于废玻璃瓶对声音具有很强的反射,现有技术制作的建筑砌块应用于建筑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切割瓶口、打磨瓶口以及粘合两个废玻璃瓶切口的工作量大,同时切口的接触面有限,很难保证密闭性;房间内会产生复杂的的声音反射,吸音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噪声控制;同时产生了大量废弃玻璃瓶口,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整洁和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玻璃瓶制作的吸音建筑材料,将整个废玻璃瓶与建筑砌块结合起来,避免了切除瓶口和粘贴玻璃瓶切口的大量工作,也避免了废弃瓶口的大量堆积,同时赋予了建筑材料吸音的特性,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是真正环保、可实施的建筑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种吸音建筑材料包括废玻璃瓶、砌块底板、砌块模框和浇筑砌块,砌块底板上嵌设有若干个废玻璃瓶,废玻璃瓶底端面置于砌块底板的下端面。整个废玻璃瓶的利用,避免了切除废玻璃瓶瓶口、打磨瓶口以及粘贴瓶切口的巨大工作。废玻璃瓶瓶口胶接有一层性能优越的中纤板,中纤板与瓶口大小相同,中纤板上设有若干个小孔。
前述的小孔为四个相同大小的圆柱形孔,相邻两个小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孔径不大于1.2㎜。
为了实现吸音建筑材料的有益效果,砌块底板的尺寸为长640㎜,宽230㎜,高20㎜,浇筑砌块长为600㎜,宽为190㎜。
为了达到建筑材料的吸音效果,每个砌块底板上嵌设有10个废玻璃瓶。
进一步的,废玻璃瓶包括市面上出现的啤酒瓶、白酒瓶、红酒瓶或点滴瓶,有效避免了废玻璃瓶的大量堆积。
为了实现建筑材料的更佳吸音效果,废玻璃瓶内设有若干层多孔吸声材料。
进一步的,浇筑砌块的表面粘贴有一层吸声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种建筑材料将整个废玻璃瓶与砌块结合起来,避免了切除废玻璃瓶瓶口、打磨瓶口以及粘贴瓶切口的巨大工作,杜绝了废弃玻璃瓶口的大量堆积。同时在废玻璃瓶内设置了带有小孔的中纤板以及多孔吸声材料,赋予了建筑材料吸音的特性,大大减少了噪音以及废玻璃瓶堆积对环境的破坏,是真正环保、可实施的建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砌块底板与废玻璃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砌块底板、砌块模框与废玻璃瓶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浇注砌块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废玻璃瓶在建筑材料中的剖面视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即多孔吸声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小孔,2-中纤板,3-废玻璃瓶,4-吸声布,5-砌块底板,6-砌块模框,7-浇筑砌块,8-多孔吸声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该种利用废玻璃瓶制作的吸音建筑材料包括废玻璃瓶3、砌块底板5、砌块模框6和浇筑砌块7。砌块底板5上嵌设有若干个废玻璃瓶3,废玻璃瓶3底端面置于砌块底板5的下端面。整个废玻璃瓶3的利用,避免了切除废玻璃瓶3瓶口、打磨瓶口以及粘贴瓶切口的巨大工作。废玻璃瓶3瓶口胶接有一层中纤板2,中纤板2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优越的加工性能,使用寿命比较长。中纤板2的大小与瓶口相同,上面设有四个大小相同、间距相同,孔径为1.2㎜的圆柱形小孔1。该小孔1与废玻璃瓶3相连通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该共振腔能够吸收低频声音,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和隔音效果,避免噪音的干扰。根据实践经验,当砌块底板5长为640㎜,宽为230㎜,高为20㎜,浇筑砌块7长为600㎜,宽为190㎜时,该种建筑材料的尺寸、质量比较合理,便于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根据废玻璃瓶3的不同高度来决定砌块的高度。实践发现,每个砌块底板5上嵌设有10个废玻璃瓶3时,吸音效果更佳,布局更美观。废玻璃瓶3的来源很多,包括市面上出现的啤酒瓶、白酒瓶、红酒瓶或点滴瓶,有效地避免了废玻璃瓶3的堆积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实现了废物利用,对环保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可以在废玻璃瓶3内设有若干层多孔吸声材料8,实现宽频吸声。如果在浇筑砌块7的表面粘贴有一层高性能的吸声布4,建筑材料的吸音效果更佳。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废玻璃瓶3瓶口处用玻璃胶将与瓶口相同大小的带有四个小孔1的中纤板2与瓶口密封胶接,形成一个能够吸收低频声音的亥姆霍兹共振腔。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将废玻璃瓶3置于砌块底板5上,废玻璃瓶3底端面置于砌块底板5的下端面,随后制作好与砌块底板5相配合的砌块模框6,将模具封实如图2所示,仅留一面用以浇筑混凝土。按照混凝土的正常配料与工艺,将混凝土浇筑填满模腔,然后进行脱模、养护,再将砌块表面打磨、清理平整,露出玻璃瓶底,即可形成该种吸音建筑材料。
实施例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砌块底板5上嵌设有若干个废玻璃瓶3,在废玻璃瓶3瓶口处用玻璃胶将与瓶口相同大小的带有四个圆柱形小孔1的中纤板2与瓶口密封胶接,相邻的两个小孔1之间的间距相同、大小相同,小孔1的孔径为1.0㎜。废玻璃瓶3便成为一个具有吸收低频声音的亥姆霍兹共振腔。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将废玻璃瓶3底端面置于砌块底板5的下端面,随后制作好与砌块底板5相配合的砌块模框6,将模具封实,仅留一面用以浇筑混凝土。按照混凝土的正常配料与工艺,将混凝土浇筑填满模腔。按照混凝土的制造工艺进行脱模、养护,再将砌块表面打磨、清理平整,露出玻璃瓶底,制成该建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废玻璃瓶3底端面置于砌块底板5的下端面,制作好与砌块底板5相配合的砌块模框6,将模具封实,仅留一面用以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填满模腔,然后按照混凝土的制造工艺进行脱模、养护,再将砌块表面打磨、清理平整形成该种建筑材料。在废玻璃瓶3瓶口胶接有一层带有小孔1的中纤板2,使得小孔1与废玻璃瓶3相连通形成一种具有吸收低频声音的亥姆霍兹共振腔。在废玻璃瓶3内设有若干层多孔吸声材料8,在浇筑砌块7的表面粘贴有一层高性能的吸声布4,实现了宽频吸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