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加气块的圈梁或板带及预制砖的技术。
背景技术:
加气块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加气块的圈梁和板带施工中往往需要支模、安放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到达设计要求后拆模并继续进行圈梁或板带以上部分的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中圈梁或板带的支模及混凝土的养护无疑给项目工程建设带来一定拖延和滞后,在当前提倡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施工背景下,以往施工方法明显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气块的圈梁或板带,所述板带或圈梁在施工中,无需支模和等待养护,预制砖施工操作灵活简单,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块的圈梁或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块的圈梁或板带包括砌筑在加气块上的带凹槽的预制砖,所述预制砖凹槽口朝上,砌筑完成后各预制砖形成一贯通的凹槽,在贯通的凹槽内布置有受力钢筋,并在贯通的凹槽内浇筑混凝土。
在贯通的凹槽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形成的圈梁或板带的上层的加气块砌筑于所述带凹槽的预制砖上。
所述带凹槽的预制砖由预制砖加工模具制作而成,所述预制砖加工模具,采用拼块制作:由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以及底下带手柄的钢内模组合而成,其中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分别为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带手柄的钢内模置于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之间,钢内模使成型的预制砖形成所述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制砖,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成本低。
一种预制砖,其特征在于该预制砖用于加气块的板带或圈梁的施工,所述预制砖上设有凹槽,凹槽内用于布置受力钢筋与浇筑混凝土。
所述预制砖砌筑于加气块上,且凹槽口朝上,各预制砖完成砌筑后形成贯通的凹槽,圈梁或板带的受力钢筋按设计要求布置在所述贯通的凹槽内,并在贯通的凹槽内浇筑混凝土。
所述预制砖由预制砖加工模具预制而成,所述预制砖加工模具,采用拼块制作:由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以及底下带手柄的钢内模组合而成,其中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分别为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带手柄的钢内模置于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之间,钢内模使成型的预制砖形成所述凹槽。
所述预制砖是一种带凹槽的混凝土预制砖。
本发明加气块的板带或圈梁,通过在预制砖的凹槽上放置受力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形成圈梁或板带。该预制砖两端能支起上层的加气块,在布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后能继续进行圈梁或板带上层的施工。本发明在圈梁或板带的施工中无需支模和等待混凝土养护,且施工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预制砖的加工模具横向剖面图;
图2本发明预制砖的加工模具纵向剖面图;
图3本发明预制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的预制砖的实际应用图。
如图1-图4所示,1为横向模板撑脚、2为钢内模手柄、3为钢内模、4为混凝土板带预制砖、5为横向钢侧模、6为纵向模板撑脚,7为纵向钢侧模、8为中部隔断模板、9为加气块、10为砌筑砂浆、11为钢筋、12为浇筑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加气块上砌筑带凹槽的预制砖,预制砖凹槽口朝上,砌筑完成后各预制砖形成一贯通的凹槽,在贯通的凹槽内布置受力钢筋,并在贯通的凹槽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加气块的圈梁或板带。在贯通的凹槽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形成的圈梁或板带的上层的加气块砌筑于所述带凹槽的预制砖上。
带凹槽的预制砖由预制砖加工模具制作而成,所述预制砖加工模具,采用拼块制作:由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以及底下带手柄的钢内模组合而成,其中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分别为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带手柄的钢内模置于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之间,钢内模使成型的预制砖形成所述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专用的预制砖,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成本低:该预制砖用于加气块的板带或圈梁的施工,所述预制砖上设有凹槽,凹槽内用于布置受力钢筋与浇筑混凝土。预制砖砌筑于加气块上,且凹槽口朝上,各预制砖完成砌筑后形成贯通的凹槽,圈梁或板带的受力钢筋按设计要求布置在所述贯通的凹槽内,并在贯通的凹槽内浇筑混凝土。预制砖由预制砖加工模具预制而成,所述预制砖加工模具,采用拼块制作:由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以及底下带手柄的钢内模组合而成,其中两边带撑脚的钢侧模分别为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带手柄的钢内模置于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之间,钢内模使成型的预制砖形成所述凹槽。该预制砖是一种带凹槽的混凝土预制砖。
本发明所述预制砖是一种带凹槽的混凝土预制砖,砌筑在加气块上,并通过在预制砖的凹槽内放置受力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形成圈梁或板带,同时由于该预制砖两端能支起上层的加气块,圈梁和板带的施工无需支模和等待混凝土养护,不影响圈梁和板带的上层结构继续施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同时此预制砖施工操作灵活简单,极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且安全可靠。
对照附图,具体说明。
本发明中的预制砖加工模具,包括左侧模、右侧模和内模,左侧模、右侧模相对设置,左侧模与右侧模之间设有间隔距离,内模设在左侧模与右侧模之间,内模与左侧模之间设有间隔距离,内模与右侧模之间设有间隔距离,内模使成型的预制砖形成有凹槽。左侧模与右侧模均带有撑脚,左侧模与右侧模由各自的撑脚支撑固定而垂直立起,所述内模上带有手柄。左侧模为左钢侧模,右侧模为右钢侧模,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各自带有的撑脚称为横向模板撑脚1,内模为钢内模3,其上的手柄为钢内模手柄2。所述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为前述横向钢侧模5,分别为一条形侧板,左钢侧模及其撑脚焊接连接在一底座上,右钢侧模及其撑脚焊接连接在一底座上,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的两端部设置有端部钢侧模即纵向钢侧模7,端部钢侧模带有撑脚且焊接连接在一底座上,沿着左钢侧模与右钢侧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隔板,即为中部隔断模板8,端部钢侧模带有的撑脚即为纵向模板撑脚6。
如图4,在加气块的板带或圈梁的施工,混凝土板带预制砖4的外长、宽的尺寸可根据圈梁或板块设计要求确定;所述预制砖砌筑于加气块上,且凹槽口朝上;预制砖完成砌筑后,圈梁或板带的受力钢筋按设计要求布置在各预制砖形成的贯通的凹槽内;并在贯通的凹槽内浇筑混凝土;由于预制砖的凹槽两侧壁为支承,这样在凹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圈梁或板带上层的加气块可立刻砌筑于预制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