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很多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砖、砂石及渣土等,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大多将建筑垃圾掩埋或倾倒至固定场所,较为单一且治标不治本,如何将建筑垃圾二次利用才是解决的疏通方法。生态混凝土是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连续空隙的混凝土,由于其多孔结构,可以用来种植植物,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需求与日俱增,绿色建筑屋面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生态、可循环、延长使用寿命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功能。因此,如何将建筑垃圾和生态混凝土结合制取新型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是屋顶绿化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能够有效地将建筑垃圾二次利用,并且与生态混凝土结合,使屋面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能够种植植物,实现建筑屋面的绿色节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包括建筑基层、控制器和回水机构,所述建筑基层上设有天沟,所述建筑基层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温垫层、防水层、阻根层、排水层、过滤层和生态混凝土面层,所述保温垫层为泡沫混凝土,所述排水层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天沟相连,所述天沟下方设有排水管,所述天沟与排水管通过排水口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电动阀,所述天沟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天沟内的水位并向控制器发送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阀的开合,所述回水机构包括回水泵、回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回水泵连接且另一端位于天沟内,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回水泵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生态混凝土面层上,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上设有布水管,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包括再生骨料骨架,所述再生骨料骨架内填充有营养有机基质,所述营养有机基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保水剂层、缓释肥层和营养土层。
所述保温垫层是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
所述建筑基层水平设置,所述天沟包括底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天沟的底边设于防水层上,所述第一侧边与排水槽相连,所述第二侧边的顶端位于保水剂层和营养土层之间。
所述保温垫层厚度为8-10cm。
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厚度为4cm。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垫层为泡沫混凝土,质地轻,避免建筑基层承受过大的载荷,且泡沫混凝土的多孔结构有较佳的保温效果;生态混凝土面层中的再生骨料骨架使建筑垃圾能够二次利用,避免了环境的污染,生态混凝土面层既能够种植植物,又避免了过多使用种植土层引起的土壤流失,保证轻质、透气、透水,使屋面的绿化和保温效果更佳;天沟内的液位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出天沟内的水位,并将水位情况反馈给控制器,控制电动阀的开合程度,确保水正常排出,避免水从天沟溢出,布水管配合回水机构能够保证生态混凝土面层上的植物水分的供给,使屋面结构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2、所述保温垫层是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环保节能。
3、所述建筑基层水平设置,所述天沟包括底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天沟的底边设于防水层上,所述第一侧边与排水槽相连,所述第二侧边的高度位于保水剂层和营养土层之间,防止天沟里的水下渗造成屋面漏水,避免营养土层随雨水流失,同时,在降雨或灌溉结束时,利用天沟内留存的水,对生态混凝土层上的植物进行回灌,节约水资源。
4、所述保温垫层厚度为8-10cm,既避免建筑基层承受较大的载荷,又能够保证保温效果,降低成本。
5、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厚度为4cm,自身重量小,避免对建筑基层的安全及寿命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营养有机基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建筑基层;2、保温垫层;3、防水层;4、阻根层;5、排水层;6、过滤层;7、生态混凝土面层;11、天沟;111、排水口;112、液位传感器;113、底边;114、第一侧边;115、第二侧边;12、排水管;121、电动阀;51、排水槽;81、回水泵;82、回水管;83、出水管;91、保水剂层;92、缓释肥层;93、营养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包括建筑基层1、控制器和回水机构,所述建筑基层1上设有天沟11,天沟11设置在建筑基层1的边缘。所述建筑基层1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温垫层2、防水层3、阻根层4、排水层5、过滤层6和生态混凝土面层7,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温、防水,并且有效预防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3和保温垫层2,避免本实用新型出现漏水的情况。所述保温垫层2为泡沫混凝土,质地轻,避免建筑基层1承受过大的载荷,且泡沫混凝土的多孔结构有较佳的保温效果。所述排水层5上设有排水槽51,排水槽51为多条且纵横交错,能够将排水层5不同部位的水进行汇流,所述排水槽51与天沟11相连,将排水层5汇流的水汇集到天沟11内,所述天沟11下方设有排水管12,所述天沟11与排水管12通过排水口111连通,将天沟1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2排出。所述排水管12上设有电动阀121,所述天沟1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12,所述液位传感器112用于检测天沟11内的水位并向控制器发送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阀121的开合,液位传感器112、控制器和电动阀121之间均为信号连接,液位传感器112能够准确的测出天沟11内的水位,并将水位情况反馈给控制器,控制电动阀121的开合程度。当水位超过天沟11的水位上限时,电动阀121打开,将水排出,当水位在天沟11的正常水位范围内,电动阀121保持闭合状态,将水分保留,用来回灌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植物。所述回水机构包括回水泵81、回水管82和出水管83,所述回水管82的一端与回水泵81连接且另一端位于天沟11内,所述出水管83的一端与回水泵81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设有布水管,对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植物进行灌溉。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7包括再生骨料骨架,所述再生骨料骨架内填充有营养有机基质,所述营养有机基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保水剂层91、缓释肥层92和营养土层93,生态混凝土面层7中的再生骨料骨架使建筑垃圾能够二次利用,避免了环境的污染,营养有机基质既能够种植植物,又避免了过多使用种植土层引起的土壤流失,且能够保留水分和养分,保证植物的生长。生态混凝土面层7轻质、透气、透水,使屋面的绿化和保温效果更佳;回水机构和布水管能够保证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植物水分的供给,并且节约水资源,使屋面结构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种植植物,布水管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水分,当水汇流到天沟11内,液位传感器112将天沟11内水位情况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水位情况来控制电动阀121的开合,当水位超过天沟11的水位上限时,电动阀121打开,将水排出,保证天沟11内水位不超过水位上限。当水位在天沟11的正常水位范围内,电动阀121保持闭合状态,回水机构工作,回水泵81将水从天沟11内浇灌到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所述保温垫层2是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使建筑垃圾得以二次利用,环保节能。
为了能够避免营养土层93随雨水流失且节约水资源,所述建筑基层1水平设置,所述天沟11包括底边113、第一侧边114和第二侧边115,所述天沟11的底边113设于防水层3上,所述第一侧边114与排水槽51相连,所述第二侧边115的顶端位于保水剂层91和营养土层93之间,利用天沟11内留存的水分,对生态混凝土层上的植物进行回灌。
为了避免建筑基层1承受较大的载荷,又能够保证保温效果,所述保温垫层2厚度为8-10cm。
为了避免对建筑基层1的安全及寿命造成影响,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7厚度为4cm,自身重量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包括建筑基层1、控制器和回水机构,建筑基层1既能够为水平设置的平顶结构,也可以倾斜设置。建筑基层1边缘上设有天沟11,天沟11呈U型。建筑基层1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温垫层2、防水层3、阻根层4、排水层5、过滤层6和生态混凝土面层7。保温垫层2是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再生骨料的主要成分为混凝土、砖、砂石及渣土等,粒径为0.5mm,保温垫层2厚度为8-10cm,质地轻,孔隙多,避免建筑基层1承受过大的载荷,且泡沫混凝土的多孔结构有较佳的保温效果,保证屋面保温效果、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防水层3采用砂浆防水剂,有效避免雨水等下渗,防水效果好。阻根层4采用耐穿刺防水卷材,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避免屋面出现漏水现象。排水层5采用塑料排水材料,载荷小,排水层5上设有排水槽51,排水槽51为多条且纵横交错,能够将排水层5不同部位的水进行汇流,排水槽51与天沟11相连,将排水层5汇流的水汇集到天沟11内。天沟11包括底边113、第一侧边114和第二侧边115,天沟11的底边113设于防水层3上,避免天沟11内的水下渗造成建筑基层1漏水。第一侧边114与排水槽51相连,便于将水排进天沟11,当建筑基层1水平设置时,第二侧边115的高度位于保水剂层91和营养土层93之间,避免水位过高时营养土层93随雨水流失。若建筑基层1倾斜设置,第二侧边115的高度不高于位于最下端的生态混凝土面层7的位置,保证天沟11正常排水,又不至于因为天沟11存有过多水分造成建筑基层1承受过大的压力。同时,在降雨或浇灌结束时,利用天沟11内留存的水分,对生态混凝土层上的植物进行回灌,节约水资源。天沟11下方设有排水管12,天沟11与排水管12通过排水口111连通,将天沟1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2排出。排水管12上设有电动阀121,天沟1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12,液位传感器112用于检测天沟11内的水位并向控制器发送信息,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阀121的开合,液位传感器112、控制器和电动阀121之间均为信号连接,液位传感器112能够准确的测出天沟11内的水位,并将水位情况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阀121的开合程度。当水位超过天沟11的水位上限时,电动阀121打开,将水排出,避免水从天沟11内溢出,当水位在天沟11的正常水位范围内,电动阀121保持闭合状态,将水分保留,用来回灌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植物。回水机构包括回水泵81、回水管82和出水管83,回水管82的一端与回水泵81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天沟11内,出水管83的一端与回水泵81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充分利用天沟11内留存的水分对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植物进行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生态混凝土面层7厚度为4cm,自身重量小,避免对建筑基层1的安全及寿命造成影响。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设有布水管,为植物提供水分,避免干旱天气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生态混凝土面层7包括再生骨料骨架,再生骨料骨架使建筑垃圾能够二次利用,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再生骨料骨架内部设有连续的空隙,能够保证植物的根系深入其中,再生骨料骨架内填充有营养有机基质以保证植物的生长,营养有机基质自下而上分别为保水剂层91、缓释肥层92和营养土层93,既能够将水分保留,又不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同时能够持续为植物提供养分,避免了过多使用种植土层引起的土壤流失,生态混凝土面层7轻质、透气、透水,使屋面的绿化和保温效果更佳。生态混凝土面层7下方的过滤层6采用土工布过滤,有效的隔离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物质,避免流失,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回水机构和布水管能够保证生态混凝土面层7上的植物水分的供给,并且节约水资源,使屋面结构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同样能够适用于坡面小型建筑屋面外层及背坡建筑斜外墙上,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绿色节能建筑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