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楼宇式农业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861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标准化楼宇式农业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式农业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耕地面积存在逐年减少的趋势,由于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耕地资源,并获得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设施农业是解决耕地利用率低下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用于作物种植的农业设施主要采用各种规格的温室大棚,但是,温室大棚在高度方向上利用率较低,即便设置多层种植基质,仍然受限于大棚的高度,并且温室大棚空间有限,大量的农业设备,机械无法进入作业,而且需要另外安排用于停放、贮藏机械设备的机库,降低了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一种楼宇式农业设施”(公告号CN204282893U,公告日2015.04.22)中,利用“多排间隔排列的横向梁以及设置于相邻横向梁上的多对纵向梁”,以及“每对纵向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种植基板支承梁”构成安装种植基板的框架,这样所存在的问题在于:1)先期铺设阶段,危险性较高,效率较低,种植基板的布置灵活性差;2)楼宇的楼梯间设置于楼宇结构内,使种植基板铺设无法连续分布,不利于规模化种植的开展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标准化楼宇式农业设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楼宇建筑,所述楼宇建筑包括采光楼顶、多层建筑结构以及用于连通多层建筑结构的楼梯间,所述楼梯间位于多层建筑结构外侧,每一层建筑结构包括种植基底结构层、设置于种植基底结构层上的外墙立柱以及与外墙立柱相连的用于形成外墙墙体的透明材料,种植基底结构层采用网格状预制体,种植基板以及防护网按照预先设计的分布方式设置于所述预制体的对应网格中,采光楼顶设置于最高一层建筑结构上。

所述种植基板包括基质盘以及设置于基质盘顶部的水平轨道臂,水平轨道臂的下方设置有与基质盘相连的支撑板。

所述基质盘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防护网包括矩形网架以及设置于矩形网架中的支撑网,矩形网架的其中两对侧边沿设置有支撑臂,另外的两对侧边沿设置有角钢。

所述支撑网采用钢材料制成。

所述采光楼顶由多个水平铺设的窗体拼接而成,所述窗体包括透光平板以及用于固定透光平板的窗框,所述窗框上设置有集水沟槽,各个窗体上的集水沟槽拼接为网状的排水通道。

所述楼梯间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两层建筑结构的缓坡式通道。

所述楼梯间内还设置有与缓坡式通道并行的楼梯及电梯。

所述楼宇建筑的每一层建筑结构上均设置有喷洒管路。

所述楼宇建筑的顶部设置有避雷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网格状预制体,可以对种植基板以及防护网(即透光区)的排布位置进行快速更换,铺设效率高以及安全性高。通过外置楼梯间,使得楼宇内面积连接成片,有利于开展规模化种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左半边为内部,右半边为外部,不含避雷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1横切);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1纵切);

图4为种植基板的俯视图;

图5为种植基板的侧视图(左半边为外部,右半边为剖切);

图6为防护网的俯视图;

图中:1为楼梯间,2为外墙立柱,3为墙体,4为种植基板,5为防护网,6为透光平板,7为集水沟槽,8为喷洒管路,9为网格,10为避雷网,11为基质盘,12为水平轨道臂,13为支撑板,14为网架,15为支撑网,16为支撑臂,17为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标准化楼宇式农业设施包括楼宇建筑,所述楼宇建筑包括采光楼顶、多层建筑结构(自地面向上层叠)以及用于连通多层建筑结构的楼梯间1(一个或多个)。所述楼梯间1位于多层建筑结构外侧,所述楼梯间1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两层建筑结构的缓坡式通道以及并行的楼梯及电梯,人车分流,方便在各层通行。每一层建筑结构包括种植基底结构层、设置于种植基底结构层上的外墙立柱2以及与外墙立柱2相连的用于形成外墙墙体3的透明材料(例如多层玻璃复合体),种植基底结构层的主体为网格状预制体(例如钢筋混凝土预制体,或者轻质高强度材料制成的预制体),网格连续分布,数量可多可少,由此控制种植基底结构层的面积;种植基板4以及防护网5按照预先设计的分布方式设置于所述预制体的对应网格9中,例如,连续多个网格9内布置种植基板4,其周围网格9布置防护网5,防护网5覆盖的网格方便自采光楼顶或外墙墙体3射入的光线向下层传输,采光楼顶设置于最高一层建筑结构上。每层建筑结构中,外墙立柱2固定在网格状预制体上;相邻层建筑结构中,下层建筑结构的外墙立柱2支撑上层建筑结构的网格状预制体,采光楼顶由最高一层建筑结构的外墙立柱2支撑;种植基底结构层(网格状预制体)面积较大时,可以考虑在楼宇内上下两层种植基底结构层之间设置结构层支撑立柱。所述采光楼顶由多个水平铺设的窗体拼接而成,窗体打开,可完成内外通风换气,所述窗体包括透光平板6(玻璃板或透光膜)以及用于固定透光平板6的窗框,所述窗框上设置有集水沟槽7,各个窗体上的集水沟槽7拼接为网状的排水通道,在雨天,雨水经排水通道汇流,以便于引流至存储容器,在需要灌溉时,利用所述楼宇建筑的每一层建筑结构上设置的喷洒管路8对存储容器内的水进行利用,完成灌溉。避雷网10固定在采光楼顶上。

参见图4、图5以及图6,所述种植基板4包括基质盘11(种植作物的基质放置其中)以及设置于基质盘11顶部的水平轨道臂12,相邻种植基板按照同样方向布置,则各自的水平轨道臂12形成对接轨道,可以供农业机械移动使用。水平轨道臂12的下方设置有与基质盘11相连的支撑板13,支撑板13边沿支撑在网格9边沿,以固定整个种植基板4,基质盘11底部可坐入网格9内空间。所述基质盘11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保证基质的良好透水和透气性能。也可以封堵漏水孔,以更好的适用于水田作物(如水稻)的种植。

所述防护网5包括矩形网架14以及设置于矩形网架14中的支撑网15,矩形网架14的左右两对侧边沿设置有支撑臂16,前后两对侧边沿设置有角钢17。所述支撑网15采用钢材料制成,保证支撑强度,提高安全性。防护网5通过支撑臂16以及角钢17支撑在网格9上。

上述楼宇建筑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扩展层数,且楼宇建筑可以向左右以及前后进行面积扩增,受图面限制,图1~图3中用双虚线表示这一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