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037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筑的构造柱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程序是需要先砌筑好加气混凝土砌块,留下马牙槎,之后安置模板,浇筑混凝土。其施工工艺复杂,周期长,效率低;而现有的带马牙槎的钢制构造柱中,马牙槎与构造柱均为固定连接的,在使用时,适用范围较窄;且墙拉筋也是预先浇筑的,不方便搬运;而钢制构造柱容易受到自然侵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通过预埋管的设置,可减少施工时对柱体的破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马牙槎的拆卸以及墙拉筋的安全,适用范围广,且便于搬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包括构造柱本体,所述构造柱本体包括钢板层以及包裹在钢板层外的竹纤维带层,所述钢板层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预埋管,还包括马牙槎,所述马牙槎一侧设有若干连接件,另一侧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墙拉筋的螺纹连接口,所述构造柱本体两侧对称安装有若干与连接件相配合的榫槽。

作为优选,所述构造柱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安装榫槽的通孔,榫槽通过高效防火胶层固定安装在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与马牙槎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与马牙槎采用钢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预埋管的设置,可减少施工时对柱体的破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马牙槎的拆卸以及墙拉筋的安全,适用范围广,且便于搬运;竹缠绕层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竹材韧性好、纵向拉伸强度高的材性优势,对包裹在内部的结构起保护和筋箍作用,避免了自然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榫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牙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包括构造柱本体,所述构造柱本体包括钢板层1以及包裹在钢板层1外的竹纤维带层2,所述钢板层1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预埋管3,还包括马牙槎4,所述马牙槎4一侧设有若干连接件7,另一侧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墙拉筋5的螺纹连接口8,所述构造柱本体两侧对称安装有若干与连接件7相配合的榫槽6。

所述构造柱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安装榫槽的通孔,榫槽通过高效防火胶层固定安装在通孔内。

所述连接件7与马牙槎4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件7与马牙槎4采用钢制,且外壁涂抹有防腐蚀层。

其中,所述构造柱本体下端设有固定基座,所述竹质纤维带由竹质纤维带和内衬网格带均匀而连续的通过树脂胶液采用环、纵向平面缠绕的组合形式缠绕而成,所述钢板层1内倾斜焊接有若干用于夹持预埋管3的加强筋,所述高效防火胶包括密胺树脂、磷氮阻燃树脂、抑烟剂、发泡剂和可溶性淀粉,此种高效防火胶防火效果好,且质轻。

本具体实施通过预埋管的设置,可减少施工时对柱体的破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马牙槎的拆卸以及墙拉筋的安全,适用范围广,且便于搬运;竹缠绕层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竹材韧性好、纵向拉伸强度高的材性优势,对包裹在内部的结构起保护和筋箍作用,避免了自然侵蚀。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