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承重墙体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82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块状建筑部件,尤其是一种非承重墙体保温砖。



背景技术: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的、提高墙体保温性能,人们通常采用粘钉结合的做法,将隔热板材附着在原有的墙体外侧作为保温层。目前,常规的粘钉结合法是在经平整的墙体上粘贴内层网格布,将隔热板材粘贴在内层网格布上,使用锚固钉将隔热板材连同内层网格布钉紧固定在混凝土墙面上,再在平整的隔热板材外侧挂抹底面砂浆,将外层网格布铺贴在底面砂浆上,最后在外层网格布外侧挂抹罩面砂浆。但是,上述粘钉结合法为墙体增设保温层具有以下不足:一是工人需要高空悬吊作业且工艺复杂,其劳动强度高;二是墙体与保温层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造成两者受力不稳定,保温层易脱落,其使用寿命有限;三是隔热板材多为易燃材料,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其使用不安全。为此,广大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将保温层置于两砖块之间的墙体保温砖。例如,2015年1月28日公开的CN104314226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就公开了这样一种“非承重砌块”,该砌块为三层结构,两砖块及保温板之间通过若干根非导热材料制作的钎杆装订连接。但是上述结构的砌块,其砖块外表平整,其挂抹水泥砂浆存在两者粘结不可靠,水泥砂浆易脱落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温砌块挂抹水泥砂浆存在粘结不可靠、易脱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水泥砂浆粘结可靠的的非承重墙体保温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承重墙体保温砖,其包括两砖块和一保温板,所述的保温板经胶粘剂固定在两砖块之间,在所述的两砖块上分别对应设有若干固定通孔,穿接钉穿经对应固定通孔将两砖块与保温板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一砖块的外侧面开有若干燕尾槽。

所述的燕尾槽水平开设在砖块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固定通孔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的穿接钉的钉头没入该沉头孔中。

所述的保温板的四端面均由两砖块之间伸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砖块和一保温板,其中,保温板经胶粘剂固定在两砖块之间,保温板不能与火源接触,其使用安全且寿命长;在两砖块上对应开设若干固定通孔,穿接钉穿经固定通孔将两砖块与保温板连接固定,其设计合理;在每一砖块的外侧面开有若干燕尾槽,水泥砂浆挂抹进入燕尾槽内,其挂抹施工方便,水泥砂浆粘结可靠,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砖块,2.保温板,3.胶粘剂,4.固定通孔,5.穿接钉,6.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非承重墙体保温砖,其包括两砖块1和一保温板2,其中,保温板2经胶粘剂3固定在两砖块1之间。

如图1所示,保温板2的四端面均由两砖块1之间伸出。在多个墙体保温砖垒砌时,由于保温板2的支撑作用,相连两墙体保温砖同侧的砖块1之间留有缝隙,该缝隙便于水泥砂浆的粘结。

为提高两砖块1与保温板2之间的连接程度,如图1所示,在两砖块1上分别对应设有若干固定通孔4,穿接钉5穿经对应固定通孔4将两砖块1与保温板2连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通孔4的数量是根据实际固定要求设定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通孔4设有四个,其均布在砖块1上。为使砖块1外侧面平整,固定通孔4上开设有沉头孔,穿接钉5的钉头没入该沉头孔中。

为使水泥砂浆对砖块1粘结牢固,在图1中,在每一砖块1的外侧面均开有若干燕尾槽6。考虑到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如图1所示,燕尾槽6是水平开设在砖块1的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水泥砂浆挂抹进入燕尾槽6内而粘结可靠,不易脱落,并且挂抹施工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