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1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与停车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为现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尤其在各大城市中更是车满为患,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各种停车场因应而生。

在都市中,停车场是不可或缺的设施。停车场有平面式、立体式、机械式各种。不论何种形式的停车场,大多数停车场的设计都不能满足驾驶者的方便需求,其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停车时,驾驶者都必须亲自找寻停车位以及将车子驶至停车位,无形之中耗费了时间成本。此外,正是因为驾驶者都必须亲自将车子驶至停车位,因此,各停车格在大小规划时都必须考虑驾驶者进出的空间,也因此停车格的大小都略大于车子本身的宽度甚至长度,藉以凸显出停车场空间利用率不佳的缺陷。

针对上述停车场耗费时间成本的缺陷,市面上则有塔式停车设备的设计产生,其虽然可以节省驾驶者都必须亲自找寻停车位以及将车子驶至停车位所耗费的时间,然而,塔式停车设备在进行停车的过程都必须经过入库、旋转台180度回转、升降机上升、横移入停车室、入库完成后空车板取出等动作,取车时亦反向执行前述步骤。其中,在上述入库及取车的过程中,必须透过电力将该旋转台进行180度回转的带动,且电力的耗费将随着车子的重量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须耗费相当高的电力成本,除了不符合经济效益之外,亦不符合现代讲求节能减碳的环保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车子在入库与取车时,不需耗费电力将该车子进行角度的回转,藉以降低电力的耗费,除了符合经济效益之外,亦符合现代讲求节能减碳的环保需求。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包含:一建筑物,具有高度位差的一出入车楼层及一停车楼层、及至少一连通该出入车楼层及停车楼层之间的纵向空间,其中该纵向空间位于该出入车楼层具有一入车口及一对向设置于该入车口的出车口,且该纵向空间位于该停车楼层具有一出入车口;至少一升降单元,能够升降地设置在该建筑物的纵向空间,并具有一载车空间;至少一乘载单元,能够乘载一车辆,并能够被带动地在该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与该停车楼层之间位移;一位移单元,能够带动该乘载单元在该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与该停车楼层之间位移,藉以将该乘载单元及其上车辆由该升降单元内带出并移至该停车楼层预定处,以及将该停车楼层预定处的该乘载单元及其上车辆带至该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

较佳地,其中该建筑物的入车口具有一能够启闭的入车门,该建筑物的出车口具有一能够启闭的出车门,该建筑物的出入车口具有一能够启闭的出入车门。

较佳地,其中该建筑物的纵向空间有复数个,且该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更包含:一辨识单元、一第一显示单元、及一第二显示单元,其中该辨识单元用以辨识该车辆的车牌并获得一辨识讯号,且将该辨识讯号传至该第一显示单元,以告知驾驶朝第几个纵向空间驶入,该第二显示单元设在该入车口处,以显示是否为车辆进入的讯息。

较佳地,其中该乘载单元具有一用以定位或脱离定位该车辆前轮的前轮定位装置及一用以定位或脱离定位该车辆后轮的后轮定位装置。

较佳地,其中该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更包含一充电站,该充电站具有复数个充电位置,该位移单元为复数个,且能够位移至该充电位置进行充电。

较佳地,其中该充电站具有一自动充电器,藉以对电动汽车自动进行充电。

较佳地,其中该位移单元是以坐标定位方式移动。

据此,本实用新型特别将该建筑物的出入车楼层设有一入车口及一对向设置于该入车口的出车口,且该升降单元能够升降地设置在该建筑物的纵向空间,如此,车子在入库与取车时,不需耗费电力将该车子进行角度的回转,藉以降低电力的耗费,除了符合经济效益之外,亦符合现代讲求节能减碳的环保需求。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停车及取车作业时,是藉由该位移单元带动该乘载单元在该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与该停车楼层之间位移,藉以将该乘载单元及其上车辆由该升降单元内带出并移至该停车楼层预定处,以及将该停车楼层预定处的该乘载单元及其上车辆带至该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如此,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停车及取车作业时不需透过人力进行,得以避免工安事故发生、减少停车场废气堆积、避免停车及取车时的壅挤,更得以避免因机械故障让车主无法取车。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辨识单元进行车辆车牌的辨识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第一显示单元告知驾驶朝第几个纵向空间驶入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第二显示单元显示为车辆进入讯息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车辆由建筑物入车口进入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乘载单元乘载车辆由出入车楼层移置停车楼层前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乘载单元乘载车辆由出入车楼层移置停车楼层后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位移单元移至乘载单元下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位移单元带动将乘载单元及其上车辆移至停车楼层预定处的状态。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位移单元带动将乘载单元及其上车辆移至停车楼层预定处后脱离乘载单元的状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位移单元位移至充电位置进行充电的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车辆由升降单元的载车空间及建筑物出车口移出的状态。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显示充电站具有一自动充电器的状态。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建筑物10 出入车楼层11

停车楼层12 纵向空间13

入车口131 出车口132

出入车口133 入车门134

出车门135 出入车门136

辨识单元15 第一显示单元16

第二显示单元17 升降单元20

载车空间21 乘载单元30

前轮定位装置31 后轮定位装置32

位移单元40 充电站50

充电位置51 自动充电器52

充电基座521 充电弯管522

车辆90 车牌91

前轮92 后轮93

电动汽车9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其主要是由一建筑物10、七升降单元20、七乘载单元30、及一位移单元40所组成,其中:

该建筑物10,具有高度位差的一出入车楼层11及一停车楼层12、及七连通该出入车楼层11及停车楼层12之间的纵向空间13,其中该纵向空间13位于该出入车楼层11具有一入车口131及一对向设置于该入车口131的出车口132,且该纵向空间13位于该停车楼层12具有一出入车口133;本实施例中,该停车楼层12是位于该出入车楼层11下方,但不以此为限,该停车楼层12是位于该出入车楼层11上方亦可。该建筑物10的各入车口131具有一能够启闭的入车门134,该建筑物10的各出车口132具有一能够启闭的出车门135,该建筑物10的各出入车口133具有一能够启闭的出入车门136;另外该纵向空间13以显示三个为例;且该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更包含:一设在该出入车楼层11的辨识单元15、一设在该出入车楼层11的第一显示单元16、及一设在该出入车楼层11且位在该纵向空间13之外的第二显示单元17,其中该辨识单元15用以辨识该车辆90的车牌91并获得一辨识讯号,且将该辨识讯号传至该第一显示单元16,以告知驾驶朝第六个纵向空间13驶入,该第二显示单元17设在该纵向空间13之外,即该出入车楼层11的入车口131处,以显示是否为车辆90进入的讯息;本实施例中,该辨识单元15辨识该车辆90的车牌为AAA7777的辨识讯号,且该第一显示单元16显示为「请停6号」的辨识讯号,而设在该第六个纵向空间13之外的第二显示单元17则显示该车辆90的车牌91为AAA7777的停车讯息,而其余纵向空间13之外的第二显示单元17则显示忙碌中或禁止进入的停车讯息。

七该升降单元20,分别对应设置在该纵向空间13内,能够升降地设置在该建筑物10的纵向空间13,并具有一载车空间21,该载车空间21能够对应该建筑物10入车口131、出车口132、及出入车口133。

七该乘载单元30,对应该升降单元20数量设置,各该乘载单元30能够乘载一车辆90,并能够被带动地在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与该停车楼层12之间位移;本实施例中,各该乘载单元30具有一用以定位或脱离定位该车辆90前轮92的前轮定位装置31及一用以定位或脱离定位该车辆90后轮93的后轮定位装置32,当该车辆90驶至该乘载单元30前,该前轮定位装置31及后轮定位装置32未作动,使得车辆90得以无阻碍地驶至该乘载单元30上;当该车辆90驶至该乘载单元30后,控制该前轮定位装置31及后轮定位装置32翘起作动,以分别限制该车辆90的前轮92与后轮93,防止车辆90在升降过程中脱离该乘载单元30;当该车辆90驶至该乘载单元30后进行移车与取车时,控制该前轮定位装置31及后轮定位装置32收回作动,以分别脱离限制该车辆90的前轮92与后轮93,使该车辆90得以从该乘载单元30上驶离。

该位移单元40,能够带动该乘载单元30在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与该停车楼层12之间位移,藉以将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车辆90由该升降单元20内带出并移至该停车楼层12预定处,以及将该停车楼层12预定处的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车辆90带至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本实施例中,该位移单元40是以坐标定位方式移动,且得以被无线控制,由于该位移单元40的作动方式与与已知相同,亦非本实用新型创作重点,因此对于该构件的详细结构与作动方式不再详述。

值得一提的是,该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更包含一充电站50,该充电站50是设在该建筑物10的停车楼层12,并具有三个充电位置51,该位移单元40为三个,且能够位移至该充电位置51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组态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的作动方式说明如下。

参阅图1、图2所示,当驾驶将车辆90驶入停车场时,首先设在该出入车楼层11的辨识单元15会辨识出该车辆90的车牌91为AAA7777的辨识讯号,且该第一显示单元16显示为「请停6号」的辨识讯号,以告知车主将车辆90由第六个纵向空间13驶入。

参阅图3所示,当车主将车辆90驶至第六个纵向空间13前,设在第六个该纵向空间13前的第二显示单元17则显示该车辆90的车牌91为AAA7777的停车讯息,以供车主确认。

参阅图4所示,紧接着,控制第六个该纵向空间13内的升降单元20移至对应该建筑物10的出入车楼层11,并控制对应该建筑物10入车口131的入车门134开启,使得该车辆90得以驶入该第六个纵向空间13内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内,并位在该乘载单元30上。

参阅图5、图6所示,控制该乘载单元30的前轮定位装置31及后轮定位装置32翘起作动,以分别限制该车辆90的前轮92与后轮93,防止车辆90在升降过程中脱离该乘载单元30;随后控制该升降单元20由该建筑物10的出入车楼层11下降至停车楼层12,并控制对应该建筑物10出入车口133的出入车门136开启。

参阅图7及图8所示,控制该位移单元40移至该乘载单元30下方,并与该乘载单元30结合,藉以带动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车辆90由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内移出并移至该停车楼层12预定处。

参阅图9所示,待该位移单元40将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车辆90移至该停车楼层12预定处后,该位移单元40脱离该乘载单元30,并自动移置到该充电站50的充电位置51进行充电,以等待下次的控制作动,其状态如图10所示。据此,即完成该车辆90的自动停车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进行取车作业时,以上述方式反向作动即可。值得说明的是,参阅图11所示,在进行取车作业的过程中,当该升降单元20将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的车辆90由该停车楼层12移置出入车楼层11后,且驾驶欲将车辆90驶离于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以及纵向空间13时,该建筑物10出车口132的出车门135开启,而使该载车空间21与该建筑物10的出车口132连通,如此,即可直接将该车辆90由该建筑物10的出车口132驶离于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以及该建筑物10的出车口132。据此,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功效:

其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该建筑物10的出入车楼层11设有一入车口131及一对向设置于该入车口131的出车口132,且该升降单元20能够升降地设置在该建筑物10的纵向空间13,因此,车子在入库与取车时,不需耗费电力将该车子进行180度回转,才能进行自动停车与将车辆90驶离于该升降单元20,藉以降低电力的耗费,除了符合经济效益之外,亦符合现代讲求节能减碳的环保需求。

其二、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停车及取车作业时,是藉由该位移单元40带动该乘载单元30在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与该停车楼层12之间位移,藉以将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车辆90由该升降单元20内带出并移至该停车楼层12预定处,以及将该停车楼层12预定处的该乘载单元30及其上车辆90带至该升降单元20的载车空间21;如此,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停车及取车作业时不需透过人力进行,得以避免工安事故发生、减少停车场废气堆积、避免停车及取车时的壅挤,更得以避免因机械故障让车主无法取车。

参阅图12所示,该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所包含的充电站50除了能够对位移单元进行充电之外,该充电站50更可设置在该建筑物10停车楼层12的靠墙处,并于该充电站50设有一自动充电器52,藉以对电动汽车95自动进行充电,以提升该停车场的停取车系统的功能性,本实施例中,该自动充电器52是配置在停车楼层12内的顶面处,当然亦可设置在停车楼层12内的壁面处,且该自动充电器52具有一充电基座521、及一连接该充电基座521且可自动找寻该电动汽车95充电口的充电弯管522。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及图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