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型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18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型连接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的安装配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在装饰板(包括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板、装饰单板、装饰陶板等)的安装领域中,装饰板之间的连接件,大体分为固定在墙面的L型固定部和插入或卡在装饰板上的装饰板插件。例如,公告号为CN2049835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可调式锚固件”,其包括了安装在外墙上的锚板和与锚板滑动连接的卡夹,卡夹上设置有插入装饰板中的翼片,此种只通过锚板上螺纹孔与卡夹上长条孔螺钉滑动连接的方式存在着缺陷,两个螺钉连接只保证了延长条孔单方向的滑动连接,但是因为两孔道仍然会出现卡夹在锚板上倾斜,无法保证卡夹和锚板延孔道的平行滑动,如此,对于需要保证装饰板安装平整度上难以满足要求,而且对于安装时定位螺钉在固定上也需要调整倾斜卡夹与锚板对齐才能拧紧螺钉,才能保证平整度,不利于连接件的安装定位,影响施工效率。

另外,现有的卡夹为单体单片结构,整体力学性能较差,对于承重要求高的装饰板安装以及力学性能要求高的施工无法满足要求。

另一方面,上述的现在专利卡夹上翼片只从单一形状侧壁上延伸出来,插入装饰板中的整体翼片相对整体连接件的比重较小,插入装饰板中的受力面积小,而且翼片为错位非对称结构,装饰板的定位强度也会有减弱,连接件易于从装饰板中脱落出来,整体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装饰板连接件在滑动时的倾斜问题,单片结构力学性能差以及连接件插入装饰板中的受力面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型连接件,通过在叠型件上设置相互褶叠成一体的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整体叠型板性能得到双倍提高,受压及受力力学性能提高,能够满足承重大,力学性能高的装饰板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在叠型件的第二叠板的两对称侧壁上延伸出弯曲壁,形成一包裹固定件的滑道,以使固定件能延此滑道往复滑动,确保固定件和叠型件滑动准确,保证固定件和叠型件的滑动平行度。再一方面,通过从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的边延线上延伸出同样对称且宽度一致的翼板,使延伸出的翼板面积增大,保证叠型件插入装饰板中时受力均匀且承力大,保证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型连接件,包括与墙体安装固定的固定件和与固定件滑动并紧固连接的叠型件,所述的固定件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固定件的第一板体上设置有一长条形第一通孔,固定件安装于墙体上并可延第一通孔上下滑动到适当位置并螺钉固定,固定件的第二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一螺孔,固定件通过第一螺孔与叠型件螺钉紧固。叠型件上设置有相互褶叠成一体的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

上述的叠型连接件,叠型件上设置的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通过钣金工艺褶叠成一体,保证叠型件整体强度,刚度,并且承重及受力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

上述的叠型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与叠型件延垂直墙面方向滑动连接成限位机构;叠型件200上设置的对称褶板203由第二叠板202两侧壁上向外延伸出来并折弯回来平行于底板形成包裹于固定件的褶板203,使固定件100可延由此形成的滑道上下往复滑动,并可防止叠型件在固定件上倾斜,起到限制叠型件相对固定件在平行墙面方向的倾斜作用。

上述的叠型连接件,叠型件上设置的分布两侧的翼板由第一叠板201和第二叠板202分别沿远离墙体的侧壁上对称等宽延伸折边而成,翼板与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垂直分布,对称等宽延伸的翼板增大了插入装饰板中受力面积,保证其受力均匀和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上述的叠型件上设置有贯通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的至少一个长条形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固定件上的第一螺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钉使固定件和叠型件延第二通孔长边方向滑动并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叠型件上延伸出的两对称褶板起到在满足叠型件延第二孔道上下往复滑动限位的前提下保证了叠型件的整体滑动平行度,排除了叠型件倾斜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相互褶叠成一体,保证叠型件整体强度,刚度,并且承重及受力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叠型件上延伸出与第一叠板和第二叠板对称等宽的翼板在同一条件下相对受力面大,稳定性好,安装效果能够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固定件100;第一板体101;第二板体102;第一通孔103;第一螺孔104;

叠型件200;第一叠板201;第二叠板202;褶板203;翼板204;第二通孔205;

装饰板300;

墙体4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叠型连接件包括固定件100和叠型件200,固定件上设置有垂直连接一体的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第一板体101与墙体400贴紧配合,第一板体101上设置有长条形第一通孔103,首先,将固定件100上第一板体101贴紧墙体400,然后将螺钉通过第一通孔103固定于墙体400内,螺钉可先不拧紧,待固定件100通过第一通孔103调整好位置后再拧紧螺钉形成紧固配合。第二板体102上设置有同一水平轴线的两个第一螺孔104,同时在叠型件200上设置有与第一螺孔104一一对应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通孔 205,通过第一螺孔104和第二通孔205将固定件100和叠型件200用螺钉紧固连接,同时固定件100和叠型件200可延第二通孔205上下往复运动,2个同一水平轴线的第一螺孔104和第一通孔203相互形成限位作用,形成可调式结构。

进一步地,叠型件200上设置有相互褶叠成一体的第一叠板201和第二叠板202,第一叠板201与固定件100的第二板体102紧贴配合,第二叠板202 两侧壁上延伸设置有对称的的两褶板203,包裹形成滑道形状的褶板203将第二板体102紧紧包住,使固定件100只能延两褶板203形成的滑道内上下往复滑动,解决了因为两个第二通孔205之间的平行距离造成的滑动倾斜问题,增加了叠型件200和固定件100间延上下滑动方向的限位,保证叠型件200只能延垂直墙面方向运动,定位准确,安装装饰板300的速度加快。

进一步地,第一叠板201和第二叠板202在远离墙体400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分布两侧对称等宽的翼板204,通过侧壁向两端垂直延伸的方法,两翼板 204的宽度宽待于第一叠板201和第二叠板202,整体受力稳定性较好,翼板 204两侧分布可分别插在相邻装饰板300中,等宽的翼板204能保证插入装饰板300中受力面加大而且两端受力对称均匀,解决连接件脱落装饰板300的情况。

进一步地,通过对所述的对称等宽的翼板204进行倒圆角处理,可以使得叠型件200更容易且方便插入装饰板300中,可以提高装饰板300的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装饰保温一体板的安装施工中,两翼板204是等宽于第一叠板201和第二叠板202并且分别插入相邻两装饰一体板中起到定位固结作用,而且第一叠板201和第二叠板202相互褶叠成一体,整体强度和刚度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两褶板203和两第二通孔205的设置增加了固定件100和叠型件200在安装时的可调式限位,增加了安装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装饰单板中,即装饰板300为较薄的单层板,因为装饰单板较薄,不方便开槽插入翼板204,因此,叠型件200的两翼板204是分别压在相邻两装饰板延边削薄的一侧而非插入装饰板中,同样起到固定作用。同时,由于翼板204是直接压在装饰板300上,而非插在较软的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保温层中,因此受力较均匀,因此本实施例的叠型件200上并未设置褶板203,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 相同,另外,因为翼板204是直接压在装饰板300上,因此翼板204的边缘无需倒圆角处理,这样可以增大受压面积,保证受力均匀,同时装饰板300受力也较稳定。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考虑到已有褶板203的限位作用,所以本实施例在固定件100上只设置了一个第一螺孔104,同时在叠型件200上只设置了一个与第一螺孔104对应的第二通孔205,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叠型件200和固定件100延此第一螺孔104和第二通孔205上下滑动,同时配合褶板203的限位作用,保证装饰板300能够通过此连接件稳定安装固定在墙体400上。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结构基本相同,但在本实施例中,在叠型件200上,褶板203为在第二叠板202的对称两侧壁上向外折直角边,与实施例1所描述的褶板203为折直角边后又再折回与底板平行的滑道结构相区别,同样起到限定叠型件200相对固定件100左右倾斜的作用,同样使固定件100和叠型件200相互上下滑动的滑动轨迹为直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两翼板204 可设置成锯齿形或不平整形这样可以使插入装饰板300中起到限制移动的作用、褶板203延伸转折回来的长度可适当加长以增大叠型件200和固定件100 的接触面保证精确度等技术手段。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效变换或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