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陶瓷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18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瓷砖,具体涉及一种防潮陶瓷砖。



背景技术:

瓷砖,是由耐火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是半金属氧化物,经过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而成的,它是一种耐酸碱的瓷质物,多用于建筑或者装饰材料,其原材料大多是由粘土和石英砂等混合而成,瓷砖又根据吸水率分为瓷质砖、炻瓷质、细炻质和陶质砖;目前,大多数家庭装修房屋都要用到大量的瓷砖,用来美化房屋,然而大部分的陶瓷砖表面光滑,且不具备防潮功效,在潮湿的地方使用时表面多有水珠,且会很容易使人滑倒,使身体受伤,所以一种能够在潮湿的地方也能铺设的防潮陶瓷砖有待研发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潮陶瓷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陶瓷砖,包括陶瓷砖面层,所述陶瓷砖面层下方设有瓷片层,在瓷片层下方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中设有通孔,所述防潮陶瓷砖最下方设有陶瓷砖基层,在每一层之间都设有粘接层,所述陶瓷砖面层上表面覆盖一层釉。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砖面层上表面呈波纹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在活性炭层中呈均匀分布,且上下对称设有两排。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设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左右之间的间距设为6-8mm。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砖基层下表面设有凹槽,且凹槽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陶瓷砖的每一层之间都由粘接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砖面层上表面采用波纹型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滑功效,解决了潮湿地方的普通陶瓷砖表面光滑易使人摔跤的问题,另外本防潮陶瓷砖中设有活性炭层,实现了瓷砖的防潮功效,解决了普通瓷砖在潮湿地方时防潮效果不佳,表面凝结有水珠的问题,且活性炭层中上下左右均匀分布若干个通孔,实现了瓷砖活性炭层的通风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潮效果更加突出,最后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砖基层下表面设有凹槽,且凹槽均匀分布,强化了陶瓷砖和水泥沙浆凝固时的附着力,解决了有些瓷砖铺设后容易松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从上到下只有四层,结构简单,且具有防滑功效,增强附着力,最主要的防潮功效也特别出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陶瓷砖面层;2-瓷片层;3-活性炭层;4-陶瓷砖基层;5-通孔;6-凹槽;7-粘接层;8-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防潮陶瓷砖,包括陶瓷砖面层1,陶瓷砖面层1上表面呈波纹型设置,具有防滑功效,在陶瓷砖面层1下方设有瓷片层2,在瓷片层2下方设有活性炭层3在活性炭层3中设有通孔5,并且通孔5在活性炭层3中呈均匀分布,且上下对称设有两排,一个通孔5的直径设为2-3mm,两个通孔5左右之间的间距设为6-8mm,它的作用是使得空气流通顺畅,防潮效果更加突出,在防潮陶瓷砖最下方设有陶瓷砖基层4,在陶瓷砖基层4下表面设有凹槽6,且凹槽6均匀分布,凹槽的作用是增强水泥凝固时的附着力,最后防潮陶瓷砖的每一层之间由粘接层连接,使得陶瓷砖更加坚固,且在陶瓷砖面层1上表面覆盖一层釉8,使得陶瓷砖表面光滑美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铺设在潮湿的地方,陶瓷砖中的活性炭层3具有多孔的结构,具有吸水的功能,达到防潮的效果,且活性炭层3中设有的通孔5保持空气流通顺畅,使得陶瓷砖的吸水效果更加突出,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砖面层1上表面波纹型设置,使得本陶瓷砖在潮湿地方具备防滑功效,不易使人摔倒。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