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798阅读:9724来源:国知局
预埋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构建,具体涉及预埋件。



背景技术:

预埋件是建筑施工中用到的关键部件,在结构浇注时进行安置,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

在现有的预埋件施工中,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所示,保温板和预埋件一起与混凝土进行浇注,浇注完后,预埋件的工作面与墙体平齐,但被保温板遮挡住。为了将预埋件的工作面裸露出来,需要对遮挡部位的保温板进行切割移除,而切割移除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成本。

由此可见,目前的预埋件存在增加后期工作量、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预埋件存在增加后期工作量、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预埋件,包括:

埋入件,包括钢板和设置在所述钢板一侧的钢筋;

预留件,包括焊接在所述钢板另一侧的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槽露出,其工作面与覆在墙体外侧的保温板的外侧面平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钢筋设置为相对的两排,两相对所述钢筋的末端分别朝向对方弯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钢筋至少为两个,且关于所述钢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槽钢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槽钢的两端开口设有钢质封板,所述开口槽上设有可拆卸的塑料封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塑料封板由一端滑入所述开口槽内,且所述钢质封板的边沿相接。

本实用新型,包括埋入件和预留件,施工时埋入件可同墙体和保温板一同浇筑并最终隐藏,但预留件的开口槽裸露,工作面与覆在墙体外侧的保温板的外侧面平齐,因此后续可直接施工,无需在对保温墙板进行切割,在保证预埋件强度的同时,避免了预埋件的工作面被保温板遮挡的问题,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需要对预埋件施工时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埋件,包括埋入件和预留件,埋入件包括钢板21和设置在钢板21一侧的钢筋23;预留件包括焊接在钢板21另一侧的槽钢22,槽钢22的开口槽露出,其工作面与覆在墙体30外侧的保温板10的外侧面平齐。

施工时,将埋入件与墙体30、保温板10一同浇筑固定,使得钢板21的外侧面与墙体30外侧面设置在同一个平面,预留件的工作面与覆在墙体30外侧的保温板10的外侧面平齐,那么槽钢22的整个结构都会裸露出来,槽钢22的外周面就能与保温板10紧密贴合,不仅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且能直接施工,无需额外对保温板10进行操作,大大减小了工作量。

优选地,钢筋23设置为相对的两排,两相对钢筋23的末端分别朝向对方弯折。这种结构方式能加大钢筋23与墙体30之间的粘合程度,增大预埋件对各种方向的剪切力等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施工的牢固程度。

优选地,钢筋23至少为两个,且关于钢板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钢筋23对称设置,避免受力时产生过大集中应力。槽钢22沿钢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槽钢22的两端开口设有钢质封板,开口槽上设有可拆卸的塑料封板。利用钢质封板能有效避免浇筑时保温材料进入开口槽内,影响后续的施工,塑料封板在施工完毕后还能避免灰尘等落入开口槽内,而且需要施工时塑料板也方便拆掉。

优选地,塑料封板由一端滑入开口槽内,且钢质封板的边沿相接。由于槽钢22的开口槽的边沿向内弯折,因此从正前方直接安装十分不便,而从侧面滑动安装则十分方便,并能检查是否与钢质封板相接,密封性是否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包括埋入件和预留件,施工时埋入件可同墙体和保温板一同浇筑并最终隐藏,但预留件的开口槽裸露,工作面与覆在墙体外侧的保温板的外侧面平齐,因此后续可直接施工,无需在对保温墙板进行切割,在保证预埋件强度的同时,避免了预埋件的工作面被保温板遮挡的问题,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方便施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